康曉燕
英語作為一種語言,其應用十分廣泛。但是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許多老師只注重英語知識的教學,而忽視了課堂上的一些細節(jié),這些細節(jié)融入了很多的文化內(nèi)容,對學生以后的發(fā)展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來捕捉課堂細節(jié),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文化意識:觀察插圖,展開對話;多元比較,深化思維;查詢資料,輸出生活。
1 觀察插圖,展開對話
英語教材并不是只有英文文字,其中在課開頭的部分,都有很多的插圖,這些插圖的作用不一,有的是為了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對之后的學習內(nèi)容充滿期待;有的是為了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境,讓學生知道知識的用處,從而在學到知識之后可以學以致用……對于這些插圖,我們老師應充分利用,讓學生仔細觀察圖片內(nèi)容。
例如,筆者在教學人教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下冊Unit7“Whats the highest mountain in the world?”的時候,就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插圖,并通過對話的形式對插圖上的內(nèi)容進行闡述。在插圖的上面,有4幅圖片,分別是Qomolangma、the Nile、the Caspian Sea、the Sahara,用漢語表達為珠穆朗瑪峰、尼羅河、里海、撒哈拉沙漠,對于每一個地方都有其特殊的地方,所以才可以在世界上聞名。世界上最高的山是珠穆朗瑪峰,但是對于其他的3個地方,我們老師也不能進行忽視,應該用簡短的一句話來對其進行描述。然后,筆者進行提問:What's the attraction?學生說出地方名稱,之后,筆者再次進行提問:How long/high is it?學生用英文來說出長度和高度。
通過讓學生觀察插圖,并展開對話,學生既可以對圖片上的內(nèi)容進行了解,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意識,又可以讓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對語言進行練習,加以掌握。因此,我們老師應及時充分利用課本上的插圖來進行教學,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
2 多元比較,深化思維
閱讀是學生英語學習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對學生的思維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英語教材的閱讀材料中,包括了多種多樣的文化,其中不僅有中國的文化,還包括外國的文化。中國的文化對學生來說都比較好理解,但是外國文化對學生來說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因此,我們老師可以讓學生將文化進行多元比較,深化學生的思維。
例如,筆者在教學人教版初中英語九年級“Youre supposed to shake hands”的時候,就引導學生對文化進行比較。在不同的國家,人們第一次見面的時候所進行的禮儀是不同的。凡是就講究入鄉(xiāng)隨俗,因此,掌握各個國家的見面禮儀以及生活習俗對學生來說很重要。在本節(jié)課開始的時候,筆者先給學生展示一張世界地圖,并進行提問:Do you know where Brazil/Japan/China is?然后,筆者引領學生在地圖上找尋這些國家。之后,筆者再次詢問學生:Do you know what people do when they meet for the first time ?筆者利用這個問題引起學生的思考,激發(fā)學生探索的熱情。接著,筆者利用多媒體給學生展示了一篇文章,在文章上有各個國家的人們第一次見面的禮儀,并且借此機會,引導學生學習新的單詞:custom、kiss、greet、bow等,讓學生將國家和禮儀結合起來進行學習。
通過對文化進行多元比較,學生認識到各個文化之間的差異,可以對各個文化有一個系統(tǒng)的認識與了解,讓自己對文化的認識也會更加深刻。在比較的過程中,學生的思維也會在潛移默化中得以提升,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3 查詢資料,輸出生活
寫作是進行輸出生活的一項很重要的內(nèi)容,它可以記錄生活中的一些很重要的事情,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也是我們老師必須完成的一項工作。那么,對于教材上有任何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寫作的機會,我們老師都不能輕易放過,應該緊緊抓住這些機會,讓學生查詢相關的資料,之后進行寫作,最終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例如,筆者在教學人教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上冊8“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的時候,就引導學生仔細查詢相關資料,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寫作。本單元主要是關于食物制作的一些話題。因此,在本節(jié)課的最后,筆者給學生展示了一張PPT,在PPT上面有幾張圖片,分別是dumping、moon cakes、rice dumping、noodles等圖片,這些傳統(tǒng)美食對于大家來說都是很常見的。因此,筆者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每個小組3-5人,根據(jù)PPT選擇一種食物來進行寫作,寫出這種美食的制作方法。在寫作之前,學生可以利用各種渠道,比如網(wǎng)絡、問親戚朋友、查詢資料等找出這種食物的制作方法。學生在聽到筆者的要求之下,小組之間展開了激烈的討論,之后再進行寫作。在寫作完之后,筆者讓每個小組派出一位代表來進行發(fā)言,說出自己小組的體驗,與其他小組進行交流。
通過查詢資料,學生對寫作過程中的詞匯以及語法都會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對之后的寫作會有很大的幫助。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可以對文化有一個很深刻的認識,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意識。因此,我們老師要積極引導學生進行寫作,提高學生對文化的認識。
英語文化意識已逐漸受到社會和老師的關注,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文化意識應為每個老師必須思考的一個問題?,F(xiàn)在許多版本的英語教材都包括了很多的文化意識,對此,我們老師不能視而不見,應對課本上以及課堂上的教學細節(jié)進行挖掘,進而在教學的過程中向學生進行滲透,最終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文化意識,促進學生的發(fā)展。
(作者單位:甘肅省武威市民勤縣第六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