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若
● 微課制作背景
筆者是一名職業(yè)高中教師,自接觸微課后,一直思考如何能將微課融入現(xiàn)實教學,提升職業(yè)學校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常規(guī)教學價值的最大化。帶著這些思考,筆者設計制作了微課《兩岸一家親》,掃下面二維碼即可觀看微課。
● 微課設計思路
1.微課選題與分析
微課的知識點選取與分析是決定微課價值的基礎環(huán)節(jié)。在較短的時間內運用最恰當?shù)慕虒W方法和策略講清講透一個知識點,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按自己的學習個性掌握和理解一個有價值的知識點是微課選題與分析的指導思想。
臺灣問題一直是我國政治、外交方面的敏感問題,雖然學生有耳聞,但畢竟年代久遠,學生并不了解臺灣問題的歷史由來,也不清楚我國政府為解決這一問題所做的努力和堅持的原則。特別是2016年臺灣大選后,民進黨的一些言論和表現(xiàn),更容易讓學生迷惑。在這個特殊時期,教師更加有必要讓學生了解臺灣問題的前生今世,認同國家對此問題的政策,履行公民的政治義務。
2.構建完整精練的教學過程
針對本知識點的具體講解過程,筆者遵循了如下指導思想與設計原則。
(1)迅速切入主題
微課時間短,因而在切入課題時力求新穎、迅速、緊湊,直接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在《兩岸一家親》微課中,筆者采用了從生活現(xiàn)象、實際問題引入,設置疑問、懸念進入課題的方式,即在簡要介紹了臺灣與大陸的地理位置、語言文字后,直接拋出問題:“為什么他們使用不同的旗幟和貨幣?這樣的狀況是如何形成的?”將學生帶入本節(jié)微課探究的內容。
這種方法與精選的角度自然而然地引入了學習內容,直接引發(fā)了學生的探究欲望和研究興趣,使學生快速進入了學習狀態(tài)。
(2)圍繞目標線索進行
微課不宜復雜,盡可能只有一條線索,在這一條線索上突出重點。
筆者選用了梳理臺灣問題的歷史脈絡來向學生展示事實(如下圖)。從三國時期到新中國成立為第一階段,其間介紹了幾件標志性的歷史事件,用事實說明臺灣是我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幫助學生理解臺灣問題的實質。從新中國成立到現(xiàn)階段臺灣的國際地位為第二階段,分析了臺灣為什么不是一個合法的政治實體,幫助學生理清臺灣與大陸關系,完成本課重點部分的教學。第三階段是說明我國政府解決臺灣問題的思路與策略,介紹了兩岸經(jīng)貿(mào)往來的破冰行動與成果。這三個階段以時間為脈絡,用事實表明態(tài)度,令人信服。
重點內容講授時論據(jù)是非常必要的,所有論據(jù)筆者都以“精而簡”作為標準,力求論據(jù)充分、準確,不引發(fā)新的疑問。在串聯(lián)幾個階段時,也盡力科學設計引導問題,巧妙啟發(fā)、積極引導,引領學生的注意力和思路,在有限的時間內圓滿完成學習任務。
(3)“鳳尾收場”,升華主題
教學回顧與小結是微課的最后環(huán)節(jié)。微課小結不在于長而在于精,要科學、快捷,提出期望或要求,以達到感染情緒和引發(fā)進一步學習行動的效果。在這個環(huán)節(jié),筆者明確了對臺灣問題的認識,強化了一個中國的原則,引發(fā)學生情感上的共鳴,趁熱打鐵,水到渠成地提出個人履行政治性義務的要求。
● 微課制作方法
微課是一種媒體,媒體的表現(xiàn)力和感染力是非常重要的指標。因而,制作實用、有效的課件是不可或缺的,它能充分創(chuàng)造出一個圖文并茂、有聲有色、生動逼真的教學環(huán)境,有效地突破教學難點,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本節(jié)微課采用“PPT制作+Camtasia錄屏”的方法,尤其是在PPT設計制作方面,筆者花了很多的心思。
筆者平時上課時也經(jīng)常用PPT,但微課用PPT和它有很大的不同,后者更強調對學習內容的“可視化表達”。將要表達的文字內容用適當?shù)膱D片、圖形或者動畫形象化地呈現(xiàn)出來,不僅可以吸引學生注意、激發(fā)興趣,而且能夠讓學生更容易理解和吸收其中的信息和內容。在設計制作每一張PPT的時候,都需要考慮四個方面的內容:
一是簡化,將要表達的內容簡化再簡化,提煉出關鍵詞,確定呈現(xiàn)主題。
二是關聯(lián),抓住邏輯上的要點,找出最能表達關鍵詞含義的圖形、圖片等素材。
三是選擇,對這些可視化素材進行挑選,找到最能夠精確傳達意思的正確類型來展示。
四是美化,依據(jù)整體風格對素材進行放置,進行強調、對齊、著色,以及添加文字說明等,最后完成排版布局。
例如,在說明“臺灣為什么不能稱之為一個國家,只能稱為一個地區(qū)”這部分內容時,筆者簡化出的關鍵語句是“不具有被聯(lián)合國承認、被世界主流民意承認的國家主權”,確定呈現(xiàn)出的主題是“國家主權”。那么用什么素材來體現(xiàn)“國家主權”的含義呢?筆者想到了皇冠、權杖、玉璽、華表等很多具體的形象,考慮到中華文化,最終選擇了“鼎”。又依據(jù)PPT整體風格選用了古風風格的圖片。簡約的畫面配上簡單的文字說明,極好地傳達了學習內容。
內容排版完成后,還需要設計恰當、精彩的動畫。學生喜愛看動漫,抓住這一興趣點,用漫畫和動畫增強吸引力,用美感和創(chuàng)意增強情感感召力,進一步突出主題。
除了畫面設計外,微課中的“聲音”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huán)。在配音方面,筆者嘗試了三個版本,最終選擇了學校朗誦社團一名男生的版本,讓聲音也具備較強的表現(xiàn)力與感染力。此外,筆者還采用了大氣、渾厚的背景音樂來烘托氣氛。
總之,內容與形式的完美統(tǒng)一,能夠大大增加教學內容的表現(xiàn)力和情境的感染力。
● 微課應用效果及反思
此次的微課設計與制作是筆者第一次嘗試,從內容到技術,一邊學習一邊實踐,歷經(jīng)三個月才最終完成。在此過程中,筆者認識到,微課的設計制作不僅是一次媒體技術的運用,更是一項先進教育理念支持下的教學活動的精細創(chuàng)意,是對教學創(chuàng)造性的探索。
微課設計和制作的重心是對其內容選題、過程設計、方法策略、問題引領、活動實施等核心環(huán)節(jié)的研究。沒有對學生人生和學習心理的體察入微、沒有對文本課程價值的認識挖掘、沒有先進教學設計理念支持的微課,就會演變?yōu)橐粓鰮Q湯不換藥的陳舊課堂的花樣表演。
所以,作為教師,需要不斷地更新教學理念,深入了解學生,不斷挖掘課程內涵,才能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為優(yōu)質的教學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