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宏志
為了應對高考,很多人都在高三下了“血本”,招式層出不窮,但還是難免有遭遇困頓,無計可施的時候。所以,小編“請”來了大名鼎鼎的哲學家老子給大家支著兒,一起來看看吧!
當老子遇上高考
老子,姓李名耳,出生于春秋時期,乃道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也。你有沒有想過,如果老子遇上高考,他會如何應對呢?
正所謂道無處不在,高考這事兒也有它的“道”。不信?我們且來聽聽老子的高考之“道”吧!
NO.1
“無為而無不為”
春秋末期,戰(zhàn)爭不斷,各國統(tǒng)治者都想有所作為,保國安民。老子對此提出了“無為而治”的理念,認為遵循“無為”,便可“無不為”。
對現(xiàn)在的高考備考而言,“無為”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老子不是教你逃避競爭壓力,聽天由命,而是讓你“獨善其身”,即完善自身的知識儲備和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zhì)。當你各方面都無懈可擊時,你的對手自然就拿你沒辦法了。最高明的手段其實就是最簡單的方法,與其刻意去改變外在條件,不如先做好自己。不戰(zhàn)而勝,這才是上乘“手腕”。
NO.2
“善游者,忘水也”
老子曰:“善游者,忘水也?!币粋€人要想在某項技能上達到高超的境界,前提是“忘水”,即超越現(xiàn)實環(huán)境和技術(shù)的束縛。正如寫作不留章法的痕跡,習武不留招式的痕跡,行云流水,任意發(fā)揮,達到最高境界。這何嘗不是一種學習的藝術(shù)?
高三,我們迎來題海之戰(zhàn)。為了快速得出答案,我只有熟悉各種出題套路,總結(jié)各種解題技巧,然后一遍又一遍地按照技巧去解題。這看起來沒什么了不起的,但是后來,很多題目我一看到就能自然而然地按照自己的想法解答出來,再也不用刻意去模仿某種解答技巧了。當你擺脫了技巧的束縛,還有什么能難倒你呢?
NO.3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潛心學習了幾招老子的高考之“道”后,我的成績有所上升。同桌問我有何秘訣,我剛想向他吹噓一番,可話還未說出口,老子便一棒子打在我頭上,說:“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真正知道萬物變化無窮的人,不會向別人描述萬物的本質(zhì);而把萬物的本質(zhì)描述出來的人,往往還沒有真正了解其中的道理。學習也是如此,真正戰(zhàn)無不勝的“學神”都知道學習的境界只可意會不可言傳,而不斷向別人吹噓的人,往往還無法參透學習的奧秘。
我頓感羞愧,低下頭來繼續(xù)踏踏實實地學習。
NO.4
“將欲奪之,必固予之”
面對“紛爭不斷”的高考形勢,老子出了一個“陰招”給我:“將欲奪之,必固予之?!?/p>
今日高考之形勢像極了昔日春秋爭霸之勢,有人“極盛而衰”,亦有人“由衰而盛”,所以現(xiàn)在的考試分數(shù)并不會決定你將來的高考分數(shù)。我高三下學期的幾次模擬考都考得不甚理想,成績被一些人趕超,但我沒有就此泄氣,因為老子他老人家說過“要奪取它,必定先要給予它”。我將來勢必要戰(zhàn)勝他們,現(xiàn)在只是暫時給他們一個趕超的機會而已,嘿嘿,好戲還留在后頭呢!
后來我發(fā)現(xiàn),這種自我安慰的方法取得的效果還是不錯的。
NO.5
“道可道,非常道!”
老子要走了,牽著他那頭大黃牛來跟我告別,說:“功成,身退,天之道也。記著,水灌得太滿,就會溢出來,凡事過猶不及。當你什么都想得到時,最終會發(fā)現(xiàn)自己什么都沒得到;而當你有所舍棄和不為時,反而更能貼近事物本質(zhì),有所收獲。”
“何謂高考之‘道的本質(zhì)?”我趕緊上前追問。
“道可道,非常道!”老頭兒偏在這節(jié)骨眼賣了個關子,大笑一聲,長歌而去。
看著老子遠去的身影,我站立良久。多日來,幸得他老人家指點,我終有所悟:“我道,我求。也罷!也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