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大學附屬鄭州中心醫(yī)院(450000)胡亞輝
本院以瑞舒伐他汀為主要藥品治療CHD患者,并輔助性進行CT檢查,通過抽取104例患有CHD的心內(nèi)科的患者,并施予分組治療,旨在完善CHD檢查、治療工作,促使其轉(zhuǎn)歸,介紹如下。
1.1 臨床信息 抽取104例患有CHD且于2014年12月~2016年10月進入本院心內(nèi)科的患者,隨機分組。50例對照組,年齡:47歲~82歲,均值(60.1±2.08)歲;性別:30例(60.00%,男)/20例(40.00%,女);病程:1年~7年,均值(3.11±0.42)年,該組以阿托伐他汀展開治療。54例研究組,年齡:46歲~83歲,均值(62.4±2.10)歲;性別:31例(57.41%,男)/23例(42.59%,女);病程:1年~8年,均值(3.27±0.36)年,該組以瑞舒伐他汀展開治療,且兩組臨床信息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對比。
1.2 排除與納入 (1)排除。①腎功能異常;②肝功能異常;③處于妊娠階段;④處于哺乳階段;⑤瑞舒伐他汀用藥過敏;⑥拒絕配合檢查、治療。(2)納入。①施予冠脈CT技術(shù)檢查后已確診,且滿足《缺血性心臟病命名及診斷標準》[1]內(nèi)與“CHD”相符的標準;②血脂水平出現(xiàn)異常;③同意接受檢查、治療,已簽訂知情同意書;④醫(yī)學倫理會認可。
1.3 方法
1.3.1 檢查方法 104例CHD患者均接受冠脈CT檢查:(1)設(shè)備選購于東芝公司,型號:Aquilion64型。(2)指導患者行仰臥體位,對心電信號準確連接后,囑咐其吸氣,并于屏氣狀態(tài)下展開掃描,掃描范圍:以患者氣管隆突組織下側(cè)2.0cm處為起點,以其心臟膈面的下側(cè)2.0cm處為掃描終點。(3)以自動觸發(fā)模式進行掃描,CT值選擇200HU。掃描時長:5s~7s,各參數(shù)為:①視野:180mm×180mm~220mm×220mm間;②電壓:120kV~140kV間;③螺距:13.2;④電流:350mA~450mA間;⑤層厚:0.5mm。
1.3.2 治療方法 對照組50例以阿托伐他?。ㄈ疠x制藥;H20051407)展開治療,口服用藥,劑量:10.0mg/次;頻次:1次/d;療程:半年。而研究組54例則以瑞舒伐他?。斈县愄刂扑?;H20080236)展開治療,口服用藥,劑量:10.0mg/次;頻次:1次/d;用藥時機:晚餐后;療程:半年。
1.4 觀察指標 ①CT圖像。詳細記錄CHD患者圖像信息。②血清水平。用藥前/后,對兩組CHD患者NF-κB值及其Vaspin值分別展開測定,以ELISA技術(shù)[2](酶聯(lián)免疫吸附技術(shù))進行,具體參考試劑與設(shè)備說明書。③CT征像臨床變化情況。用藥前/后,對兩組管腔狹窄狀況及其斑塊組織大小分別展開檢查。④血液流變學。用藥前/后,對兩組全血粘度及其血漿粘度作綜合測定:于空腹狀態(tài)抽取患者靜脈血(約3.0ml),置于室溫20min后檢測,3000r/min×6min,將血漿置于-20℃的環(huán)境中,待測[3]。檢測流程同樣參考試劑與設(shè)備說明。
2.1 CT圖像 104例CHD患者接受CT技術(shù)檢查后,其疾病癥狀已確診,冠脈CT圖像發(fā)現(xiàn)10例患者冠脈前降支的中段出現(xiàn)肌橋。
2.2 血清水平 用藥前,兩組CHD患者NF-κB值及其Vaspin值臨床測定結(jié)果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用藥后半年,隨訪發(fā)現(xiàn)兩組血清水平都改善,并且研究組整體改善水平更高,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附表1。
2.3 CT征像臨床變化情況 用藥前,兩組CHD患者管腔狹窄狀況及其斑塊組織大小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用藥后半年,隨訪發(fā)現(xiàn)兩組上述指標都降低,并且研究組降低幅度大,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附表2。
附表1 兩組CHD患者血清水平(±s,ng/ml)
附表1 兩組CHD患者血清水平(±s,ng/ml)
注:組內(nèi)比較,aP<0.05;組間比較,bP<0.05。
組別(n) NF-κB值 Vaspin值用藥前 用藥后 t P 用藥前 用藥后 t P研究組(n=54) 27.00±4.19 17.19±3.12ab 13.926 0.000 0.81±0.19 1.88±0.29ab -22.888 0.000對照組(n=50) 26.86±5.11 21.20±3.55a -6.432 0.011 0.80±0.20 0.93±0.14a 3.765 0.028 t 0.154 6.159 - - 0.262 -21.700 - -P 0.710 0.013 - - 0.729 0.000 - -
附表2 兩組CHD患者CT征像(±s)
附表2 兩組CHD患者CT征像(±s)
注:組內(nèi)比較,*P<0.05;組間比較,#P<0.05。
組別(n) 管腔狹窄(%) 斑塊組織(cm)用藥前 用藥后 t P 用藥前 用藥后 t P研究組(n=54) 47.33±10.26 31.76±9.88*# 8.106 0.003 1.49±0.41 0.81±0.19*# 11.159 0.000對照組(n=50) 47.16±10.27 40.11±10.10* -3.460 0.028 1.49±0.38 1.20±0.51* -3.224 0.029 t 0.085 4.279 - - 0.077 5.284 - -P 0.633 0.017 - - 0.713 0.006 - -
資料顯示,CHD病因十分多樣,年齡因素、高血壓因素、生活方式因素以及感染因素等都可能引起該病,CHD除了會使患者出現(xiàn)胸痛現(xiàn)象,而且癥狀持續(xù)時間長,及時施予專業(yè)檢查、專業(yè)治療已成為改善CHD轉(zhuǎn)歸的主要途徑。Vaspin對于動脈粥樣硬化起著抑制作用,患上CHD后,患者Vaspin值多會顯著降低,通過對其單核細胞組織產(chǎn)生作用,在防止血管平滑肌組織順利增殖的基礎(chǔ)上,會使CHD患者病情加重。而NF-κB對于細胞基因組織的轉(zhuǎn)錄起著調(diào)節(jié)作用,并參與至炎性基因表達、防御基因表達中,當CHD患者病情發(fā)作時,NF-κB會使其心臟表達中炎性因子被大量激活,以至于炎性因子大量釋放,而患者病情同樣會加重,及時用藥瑞舒伐他汀有助于緩解其炎性癥狀。
綜上所述,于CT技術(shù)輔助下,以瑞伐他汀對CHD患者展開治療的有效性高,是促使其血清水平、CT圖像信息及其血液流變學順利改善的重要途徑,建議心內(nèi)科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