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陽市第一人民醫(yī)院(473000)王夢
本研究分析品管圈對血液透析患者動靜脈內(nèi)瘺穿刺點滲血的護理效果[1],具體如下。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本院2017年1月~2018年3月實施血液透析的患者180例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兩組各90例實施護理干預,對照組男43例,女47例,年齡62~75歲,平均年齡(68.5±5.2)歲。對照組男40例,女50例,年齡57~73歲,平均年齡(65.2±5.6)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上無差異,P>0.05。納入標準[2]:①入選患者均實施了血液透析治療方式。②入選患者無其他嚴重心腦血管疾病。③入選患者積極主動參與研究并且簽署知情同意書。④入選患者具備良好的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
1.2 方法 (1)成立品管圈。采取自助報名的方式組成品管圈,需六名成員,選擇資歷高,專業(yè)知識過硬,工作經(jīng)驗豐富的人任命為輔導員,由其進行品管圈活動內(nèi)容的講解,確保成員清楚每次活動的意義及相關的護理措施。每周一次半小時以上例會,進行探討交流學習。(2)確定活動主題。圈內(nèi)成員進行頭腦風暴,指定活動主題,將其最終確定為“血液透析患者動靜脈內(nèi)瘺穿刺點滲血”,在此基礎上進行交流分析,詳細理解出血點并判斷出滲血原因。(3)商定護理對策。研究對策并根據(jù)實際情況,選取科學合理的方法:①不斷培養(yǎng)穿刺技術,提升效果。②培訓關于拔針、壓迫止血等技術。③指導膠帶固定的方法。(4)實施對策。①反復穿刺。通過臨床實踐進行調(diào)查,培訓護理人員的穿刺手法,嚴格采取階梯式穿刺,避免滲血以及其他意外情況的發(fā)生,借助圖片對透析前后的血管情況進行對比,確保一次性成功穿刺。②壓迫止血法。持續(xù)進行培訓,讓護士熟練掌握這一方法。主要培訓拔針以及壓迫止血的方法,講解細節(jié)及注意事項??上蚧颊甙l(fā)放相關疾病知識的書籍,了解發(fā)生滲血等情況的應對措施[3]。
1.3 觀察指標 統(tǒng)計并對比兩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以及動靜脈內(nèi)瘺的滲血情況。其中,護理滿意度包括十分滿意、比較滿意和不滿意三個方面。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22.0統(tǒng)計分析數(shù)據(jù),計數(shù)資料用%(率)表示,并且用x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對比兩組患者穿刺點滲血的發(fā)生情況實驗組患者穿刺點滲血的發(fā)生情況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見附表1。
2.2 對比兩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 實驗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見附表2。
通過本次的觀察可以發(fā)現(xiàn):實驗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并且實驗組患者滲血的發(fā)生情況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對實施血液透析的患者采取品管圈護理模式,能夠更加科學高效地幫助患者制定護理方案,提高會議的質(zhì)量和護理服務水平,幫助患者降低滲血的發(fā)生率。同時相對于常規(guī)護理來說,品管圈護理模式的提出能夠提高血液透析的治療效果,降低在血管穿刺過程中對于血管造成的壓力,減少患者的血管損傷,更進一步的延長動靜脈內(nèi)瘺的使用時間,減少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所發(fā)生的不良情況,緩解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的疼痛感,盡快幫助患者恢復身體健康,提高患者對于護理工作的滿意度[4]。
附表1 兩組患者穿刺點滲血的發(fā)生情況的比較[n(%)]
附表2 兩組患者對護理滿意度的比較[n(%)]
綜上所述,對實施血液透析的患者實施品管圈護理模式,能夠幫助患者降低動靜脈內(nèi)瘺穿刺點的滲血情況,減少動靜脈穿刺對血管造成的壓力,更好地幫助患者減少生理痛苦,提高患者對于護理的滿意度,更加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