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奕青
現金分紅是價值投資的一個重要基石。在監(jiān)管壓力下,有不少近20年從未分紅的“鐵公雞”收到了關注函,這些關注函反映了監(jiān)管層強化市場現金分紅、倡導價值投資的決心。
近日,資本市場中發(fā)生了兩件好玩的事,一件是貴州茅臺強悍分紅方案亮相:10派109.99元;另一件是深交所針對廣濟藥業(yè)連續(xù)十年不分紅的現象,發(fā)出了近期首份專門針對上市公司未進行現金分紅的關注函,要求公司對不分紅方案說明“具體原因及合理性”??梢韵胂?,當這兩家上市公司的投資者看到這兩則新聞的時候多么截然不同的心情。
劉士余一年前的喊話
目前,A股上市公司年報進入密集發(fā)布期。Wind數據顯示,截至3月25日,滬深兩市共有545家公司發(fā)布2017年年報,其中435家公司擬現金分紅,占比達79.81%。
現金分紅是公司回報投資者的重要方式,保護了投資者合法權益,現金分紅有利于讓投資者去投資那些具有價值的優(yōu)質成長股。尤其是連續(xù)保持現金分紅的公司,從一定程度上釋放了財務和經營狀況穩(wěn)定的信號。
近年來,在監(jiān)管部門的積極引導下,A股上市公司現金分紅漸成常態(tài),公司數量及分紅金額均逐年增長。數據顯示,2014至2016年,上市公司現金分紅率穩(wěn)定在30%以上,處于國際中等水平。2016年度,滬深兩市有2053家公司現金分紅,占比約67.27%,分紅金額8307.77億元;1128家上市公司連續(xù)5年現金分紅,占比43.2%;1415家上市公司連續(xù)3年現金分紅,占比46.7%。2017年度,滬深兩市有2451家公司實施現金分紅,占比為70.3%,分紅金額9792.79億元。
由此可以看到,A股市場已形成了一批持續(xù)、穩(wěn)定分紅的公司。不過,也有部分公司自上市以來就從未分過紅。
根據公開信息統(tǒng)計:截止2017年底,在A股市場3505家上市公司中,歷史上從未進行過現金分紅的公司有32家。
“從長期看,如果上市公司不對股東分紅,就是擊鼓傳花,……有家上市公司1994年上市至今沒有分紅,無正當理由不分紅極有可能是財務造假,證監(jiān)會要支持分紅上市公司,對不分紅的“‘鐵公雞要嚴肅處理?!?/p>
一年前的4月8日,證監(jiān)會主席劉士余的上述發(fā)言刊載在證監(jiān)會官方網站上。
自劉氏語錄火了之后,監(jiān)管部門開始頻頻敲打A股“鐵公雞”。劉主席說的鐵公雞到底是誰其實并不重要,因為這樣的上市公司并不止一家。
“鐵公雞”將被監(jiān)管
被深交所發(fā)關注函的廣濟藥業(yè),已經連續(xù)十年未進行現金分紅(2008年-2017年),盡管截至2017年期末,廣濟藥業(yè)的未分配利潤已達到3.68億元,但仍選擇在2017年不進行現金分紅。
在深交所關注函下發(fā)之后,3月30日,廣濟藥業(yè)披露回復問詢函的公告稱,公司目前債務重,資產負債率較高,“公司融資成本高、資金壓力大,2018年度預期資金非常緊張”。事實上,上市20年來,廣濟藥業(yè)僅有3次全年報的分紅記錄,而這其中大多時候有利潤可分紅卻并未施行。
此外,中國天楹,1994年4月8日在深交所上市,至今24年來雖然有過4次送轉股份,但并未進行過一次現金分紅,可謂是鐵公雞中的戰(zhàn)斗機。其前身是中國科健,是深交所首批高科技上市公司之一。在功能手機時代,科健手機曾經是國產手機的一面旗幟,但后來因為激烈的市場競爭,陷入虧損。2014年5月,中國天楹借殼上市之后,公司主營業(yè)務已從通信及相關設備制造業(yè)變更為生活垃圾焚燒發(fā)電等。
財報顯示:2014年、2015及2016年中國天楹的凈利潤分別高達1.75億元、2.28億元和2.12億元,未分配利潤分別達到了3.05億元、5.11億元及7.04億元。截止2017年第三季度,凈利潤總額為1.14億元,未分配利潤已達8.45億。
分紅很吝嗇,但向資本市場伸手要錢,無論是現在的中國天楹還是過去的中國科健都不手軟。數據顯示,上市以來,中國天楹累計募資61.43億元,其中直接融資金額為38.64億元,包括配股和定增等股權再融資金額合計超過32億。
在A股的鐵公雞集中營里,上市超過20年從未分紅的還有很多。
實際上,證監(jiān)會對個別長期不分紅上市公司已做了監(jiān)管安排:分兩批對具備分紅能力而不分紅的部分公司進行監(jiān)管約談。2017年,證監(jiān)會對連續(xù)三年具備現金分紅條件而未分紅的24家公司,及其國有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進行了約談,向上市公司傳達我會倡導現金分紅的理念,督促其盡快研究推出現金分紅方案;要求上市公司國有股東扛起督促上市公司現金分紅責任,支持上市公司履行現金分紅義務,通過實際行動切實回報投資者。
證監(jiān)會相關人士表示,下一步將繼續(xù)完善上市公司現金分紅相關監(jiān)管規(guī)則,強化現金分紅的約束力,督促上市公司健全投資者回報機制,對有能力分紅而長期沒有分紅的“鐵公雞”嚴格監(jiān)管,切實保護投資者特別是中小投資者的合法權益。
監(jiān)管層在行動
頂著20年從未分紅“鐵公雞”帽子的浪莎股份,近日,收到了上交所的《監(jiān)管工作函》。函件顯示,上交所要求浪莎股份董事會向投資者說明長期不能實施現金分紅的原因。
但對于這,浪莎股份似乎早有所準備,其反應也相當迅速。當晚回復上交所的問詢公告中,浪莎股份表示,預計公司2017年年度經營成果經審計后,達到現金分紅能力。
至于長期未能分紅的原因,浪莎股份解釋稱,2007年公司重組前,母公司遺留虧損44746.48萬元。截至2007年年末,母公司分配利潤為-16090.55萬元,即歷史形成-1.6億元的未分配利潤。直到2017年,這一狀況出現逆轉。
隨著A股向更多成長型、創(chuàng)新型公司敞開懷抱,業(yè)績差的殼資源公司,其市場價值在下降。當“鐵公雞”這個帽子成為績差殼資源公司的代名詞時,未來其將進一步被邊緣化。
值得關注的是,對于部分長期、惡意不分紅的上市公司來說,未來或將受到更嚴格的監(jiān)管壓力。對投資者而言,自然會“用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