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興軍
在成熟的商業(yè)社會,最大的危機莫過于信用破產。即使賈躍亭再長袖善舞,其在商業(yè)世界里,或許他將再難翻身。
近日,有關賈躍亭在廣州耗資數億拿地造車的傳聞被媒體披露,緊接著樂視網便收到了創(chuàng)業(yè)板公司管理部的關注函,責令其對相關情況予以說明。根據“騰訊一線”等媒體的報道,此番拿地或是賈躍亭實控的法拉第未來旗下的關聯(lián)公司睿馳汽車,但坊間所關心的,則是賈躍亭在出國之后對其各個債主所做出的“負責到底”的承諾還能否如約兌現。但現實情況,卻難言樂觀。
樂視網的一季度財報可謂雪上加霜,在繼2017年巨虧116億元之后,再虧3億元。長此以往,樂視網的凈資產有著向負的趨勢。而樂視網的實控人賈躍亭,則還在隔三差五地在其個人微博上披露他的造車夢。
一些賈躍亭曾經的擁躉仍然寄希望于賈躍亭能夠力挽狂瀾,但反觀時下其所處境地,基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在成熟的商業(yè)社會,最大的危機莫過于信用破產。即使賈躍亭長袖善舞,但在商業(yè)世界里,或許他將再難翻身。
資不抵債
賈躍亭所掌控的核心資產,無疑是近些年來被他當做融資及再融資機器的創(chuàng)業(yè)板上市公司樂視網。根據公開數據,賈躍亭持有10.24億股樂視網股份,占股25.67%,為樂視網第一大股東。按照當前市值統(tǒng)計,這部分股份價值不到50億元人民幣。
樂視網在今年3月1日發(fā)布公告稱,賈躍亭所有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已觸及協(xié)議約定的平倉線,且后者所有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均已違約。“賈躍亭股權質押存在因無法及時追加擔保而被相關機構處置的風險,從而可能導致公司實際控制人發(fā)生變更?!睒芬暰W公告稱。
據年初賈躍亭妻子甘薇在公開發(fā)文中透露,賈躍亭的質押股權余額為69億,對應質押股權的平均價格約為6.7元/股。而截至4月上旬,樂視網的股價處于5元以下,已嚴重擊穿質押平倉線。如果不是處于法院凍結狀態(tài),這部分被質押的股權或早已被處置。
生態(tài)無存
樂視不是沒有過輝煌,在2015年前后,風光一時無兩的樂視七大子生態(tài),總估值甚至超過3000億元。淪落到如今這種境地,多少還是令人唏噓。
所謂的樂視七大子生態(tài)是指“云生態(tài)、內容生態(tài)、大屏生態(tài)、手機生態(tài)、汽車生態(tài)、體育生態(tài)和互聯(lián)網金融生態(tài)”。在樂視風頭最盛的時期,這七大子生態(tài)就是賈躍亭在發(fā)布會上頻繁提及的“生態(tài)化反”。而當浮華褪盡,樂視所謂的生態(tài)項目,均如無本之木一般盡顯原形。估值滑坡和“去賈躍亭化”則成了樂視的重頭戲。
3月27日,樂視影業(yè)CEO張昭以內部信的形式宣布樂視影業(yè)進行更名,這是樂視影業(yè)的第二次更名。此前,“樂視影業(yè)”更名為“新樂視文娛”,而這一次,“新樂視文娛”被更名為“樂創(chuàng)文娛”。
過程中艱難超乎張昭的意料,樂視控股質押的影業(yè)股權遲遲未能解凍,直接影響此前影業(yè)并入樂視網的進程;同時樂視控股還有高達17億元的欠款,讓影業(yè)的生產循環(huán)現金流緊張。
去年12月25日,樂視網曾公告,融創(chuàng)旗下的天津嘉睿擬對樂視影業(yè)增資,增資完成后,天津嘉睿持有樂視影業(yè)40.75%股權,成為第一大股東,樂視控股持有16.3592%股權,為第二大股東。在此之前,樂視控股21.81%股權位列樂視影業(yè)第~股東,就是這部分股權已質押給了融創(chuàng),同時又被司法凍結。如此看來,樂視控股所掌控的股權已經處于資不抵債的狀態(tài),在處置完成之后也勢將與賈躍亭完成切割。據孫宏斌透露,今年五六月份,融創(chuàng)還將對樂創(chuàng)文娛進行第二輪增資。
曾吸引眾多投資,全球范圍內不計成本地大手筆搶奪重要體育賽事版權的樂視體育,從橫空出世到迅速隕落,也僅用三年時間。根據公開媒體報道,樂視體育B+輪融資時投后估值為240億元,海航資本、中澤文化、普思投資、平銀能礦、東方匯富、新湃資本、云鋒基金等均參與次輪融資。但如今,不僅估值無法兌現,甚至還因拖欠版權費等遭遇來自海內外的多個版權方及合作對象訴訟。
從樂視影視的近20億元借款到樂視體育的B輪融資,以及此前鬧得不可開交的易到用車借款,賈躍亭以近乎釜底抽薪的方式,從控股公司大規(guī)模占用資金。
根據4月9日樂視網發(fā)布的公告,已將所持新樂視智家股權質押,如若公司因無法按時償還債務導致質押股權被依法處置,公司將面臨失去新樂視智家控股權的可能。
公告還稱,新樂視智家將按照90億估值以現金及債權增資不超過人民幣30億元,本次增資計劃主要以引入新投資者為主。按照上述增資計劃完成后,樂視網持有新樂視智家股份占比有所下降。同時,樂視網放棄對本次增資同比例優(yōu)先認購權。
這同樣意味著,以樂視電視等智能設備生產為主業(yè)的新樂視智家的估值相比之前大幅降低,并且樂視網持有股份的比例進一步降低。
復盤上述最初撐起樂視千億估值的主要子生態(tài),除了其孤注一擲的汽車之外,其他子生態(tài)公司均處于凍結狀態(tài),其估值亦都難逃腰斬抑或滑坡的命運。時下,賈躍亭所能冀望的翻身砝碼就只剩下了“欲遮還羞”的汽車板塊。
信用破產
事實上,賈躍亭造車伊始就面臨著來自各界的質疑。一方面,有指其利用樂視網大規(guī)模套現投入看不清未來的汽車產業(yè);另一方面,也有人認為賈躍亭利用造車平臺,行其轉移資產之目的。但總體而言,無論賈躍亭造車的初衷如何,現實中其寄予厚望的汽車產業(yè)卻并未帶來實質突破。如今,距離其2017年1月3日在美國拉斯維加斯全球消費電子展(CES)發(fā)布量產電動車FF91以來,能夠聽到的聲音皆是其融資失敗、人才流失等負面新聞。
業(yè)界人士質疑的一個邏輯,是造車的門檻之高。先不論造車所需要的人才、技術門檻和巨額的資金需求,就連特斯拉這樣已經深耕了多年的明星企業(yè),至今都難言成功。賈躍亭憑借違規(guī)套現所得的那數十億美金,即使他是真的造車,也未見得能砸出多少聲響。
而更為關鍵的,則是賈躍亭如今所處的信用困境。在令人眼花繚亂的財務技巧被屢屢披露之后,賈躍亭曾經胯下的“生態(tài)化反”海口已經更多地被認為是龐氏騙局,讓數以十萬計的個人投資者和機構投資者虧損嚴重。如今,造成了此種結果的賈躍亭則選擇一遁了之,只是留下了一個會負責到底的空話。
記得財經作家吳曉波在一篇文章中喊話賈躍亭時說道:“比資本更重要的是企業(yè)靈魂,比暫時失敗更要命的是信用喪失,如果樂視真的清盤破產了,你覺得那個偉大的樂視汽車可以在中國市場賣出幾臺?”
最近,知名經濟學家宋清輝也評論稱,資本市場最看重信用,不管是公司或者個人,只要失信了就毫無立足之地。
“樂視網的信用體系已經受損,直接導致融資渠道不暢,很難再從市場上面借到一分錢了?!彼吻遢x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