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鄉(xiāng)市中心醫(yī)院(453000)趙保艷
腦梗死是一組由腦部血液循環(huán)異常引發(fā)的短暫或永久性腦功能障礙疾病。該疾病病發(fā)后,輕者會存在自理能力缺失或障礙,重者或會死亡[1]。鑒于此,我院實施了情志護理干預,旨在觀察并總結其在腦梗死患者負性情緒改善和治療依從性提高方面所發(fā)揮的積極作用。現將相關臨床研究進行如下匯總和分析。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接診的84例腦梗死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男女患者分別有51例、33例,年齡64~85歲;按照單雙號分組法將其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兩組例數比例為1∶1。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給予神經內科常規(guī)護理措施,護理措施有:常規(guī)事項檢查,個人衛(wèi)生護理,心理護理等。研究組給予神經內科常規(guī)護理聯(lián)合早期情志護理干預,具體方法如下:①相關健康知識宣教:患者在患病期間由于對該病情了解較少,常會出現抑郁、焦慮、恐懼等負面情緒;因此,護理人員要根據患者的自身情況,選擇患者容易接受的方式向患者詳細講解相關疾病知識,以此激發(fā)其生存的欲望。②心理護理:研究患者個體的心理特點,究其情緒變動的具體緣由并妥善處理;注意傾聽患者的個人訴求,在權限范圍內予以滿足;視情況為患者施以音樂療法,安撫其內心,避免應激反應過度;鼓勵患者積極參與社會活動,叮囑家屬、朋友等主動關心患者,使其感受到來自社會各界的關愛。③用藥指導:護理人員要詳細向患者及家屬講解正確服藥方法以及相關注意事項,提高其治療效果。④飲食護理:幫助患者制定合理的飲食方案,告知患者多食用低脂、低鹽、富含維生素的食物,適量地食用些新鮮的瓜果蔬菜。⑤氣功調神:患者病情穩(wěn)定后,指導患者氣功調神方法,自我調節(jié)呼吸,逐步過渡到腹式呼吸,氣沉丹田,每天堅持20min。⑥功能訓練:正確指導患者健康功能訓練,依次進行翻身、屈伸關節(jié),抬舉肢體等活動。⑦出院指導:叮囑患者嚴格規(guī)范自己的生活習慣,每天保持良好的心情,堅持康復功能訓練,及時到醫(yī)院進行檢查。
1.3 觀察指標 應用抑郁自評量表(SDS)、焦慮自評量表(SAS)評價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焦慮、抑郁情況,并進行比較;同時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前后治療治療依從性和護理效果。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軟件進行數據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焦慮、抑郁評分情況 護理前研究組分別為(48.66±6.56)分、(58.59±8.58)分,對照組分別為(47.40±4.99)分、(57.42±7.55)分;護理后研究組分別為(39.56±5.34)分、(42.11±6.34)分,對照組分別為(44.13±4.72)分、(50.42±5.21)分,差異顯著,P<0.05。
2.2 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前后治療依從性及康復效果 詳見附表。
附表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治療依從性及康復效果比較
腦梗死臨床表現為偏癱、失語、行動不便等功能障礙[2],患者在患病期間往往會出現抑郁、焦慮、緊張、恐懼等不良情緒,造成應激反應過度,致使治療效果欠佳。相關資料顯示: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會引發(fā)人體陰陽失衡,影響人體臟腑氣機,不利于病情的恢復??梢?,情志護理實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本次研究中,護理人員針對患者個體施行針對性的情志護理,取得了滿意的效果。研究結果顯示,護理干預后研究組患者的焦慮評分及抑郁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研究組患者治療依從性、神經功能缺損評分平均降低均明顯高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早期情志護理方案能夠明顯改善患者負性心理和神經功能缺損狀態(tài),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其療效顯著,值得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