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平頂山市第一人民醫(yī)院(467000)苗娜娜
臨床護理風險指患者在醫(yī)院進行治療時因為院方的護理不當導致安全事故的發(fā)生。對此很有必要提前對護理風險進行預知和防范,提高護理質量,從根本上解決問題[1]。本文就神經外科患者的臨床護理做了相關的研究和分析,探討其中的護理風險,為以后的研究和臨床治療提供參考。
1.1 一般資料 從2013年3月~2016年3月在本院接受治療的神經外科患者中選取160例,男112例,女48例,年齡55~72歲,平均年齡為(63.84±7.41)歲。經檢查全體患者在入院前均不存在其他疾病,對本次研究知情同意。
1.2 方法 研究中對在神經外科護理過程中的風險因素進行分析,結果顯示主要的護理風險有:跌落、外皮損傷、窒息、非計劃的拔管、感染、病情變化等。而在將神經外科患者的臨床癥狀以及風險因素相結合考慮之后,針對以上各項因素采取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措施,具體內容如下:①需要對護理人員的專業(yè)度進行強化,多讓護理人員進行學習和交流,不僅要豐富相關的理論知識,還需要強化實際的操作能力。②護理人員應該嚴格按照操作標準去照顧病人,并且注意自身的行為規(guī)范??茖W合理地安排護理人員的排班,不要讓患者正常的治療受到影響。對于護理人員的管理也應該更具人文關懷,讓其可以更加安心地從事工作,幫助病患。③防止非計劃性的拔管出現(xiàn),醫(yī)護人員首先就要對患者及其家屬做好相關的宣教,強調非計劃性拔管的危害,做好防范工作。醫(yī)護人員一定要做好對患者的監(jiān)護工作,在患者情緒極其不穩(wěn)定的情況下,可以給予適量的鎮(zhèn)定劑。④降低窒息發(fā)生率,患者在接受手術后,護理人員一定不要讓患者進行飲食,可以通過鼻飼等其他方法來給予患者所需的營養(yǎng)。⑤預防感染,護理人員在進行操作時一定要確保規(guī)范性和無菌性,同時需要經常為患者更換導管,也要注意對患者用品、房間等進行消毒,讓感染出現(xiàn)的可能性得到降低[2]。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SPSS21.0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數值用均數±標準差表示,均行正態(tài)分布檢驗,采用雙側檢驗,比較用t檢驗。組內護理前后采用配對t檢驗,兩組組間比較則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率用卡方檢驗。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對比實施干預對策前后發(fā)生風險事件的情況 研究結果顯示在實施干預對策之后的風險事件率顯著低于實施干預對策之前(P<0.05)。詳情見附表。
2.2 對比患者干預前后的護理滿意度 研究顯示干預后的患者滿意度(96.25%)顯著高于干預前水平(88.75%)。
附表 對比實施干預對策前后發(fā)生風險事件的情況(n)
臨床上神經外科患者的病情具有極高的危險性,急需要護理工作人員提高認識,加強責任心,避免發(fā)生風險事件威脅患者生命安全。在神經外科中,常見的護理風險主要有:①墜床。因為患者本身所患的疾病就屬于神經類疾病,所以患者的精神和意識狀態(tài)都會受到很大的影響,患者的肢體協(xié)調能力等都會降低,很容易從病床上掉下來或者因為意外而跌落。②皮膚破損。神經外科的很多患者肢體感覺遲鈍,對于外界的刺激等沒有足夠的敏感度,因此很容易出現(xiàn)燙傷、皮膚潰瘍等的情況。③窒息。患者可能會因為手術而造成吞咽能力下降,容易出現(xiàn)嘔吐并可能因為嘔吐物在呼吸道的滯留造成堵塞,從而引發(fā)窒息。④非計劃性的拔管。很多入院治療的神經外科患者往往病情較為嚴重,需要利用很多引流管來幫助治療,如果出現(xiàn)有的計劃外的拔管就可能會對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脅。⑤感染。因為重癥神經外科患者的免疫能力低下,所以在治療中不規(guī)范的操作會對患者的身體健康造成直接的影響,容易出現(xiàn)病情加重以及其他并發(fā)癥的發(fā)生。⑥神經外科的病情種類復雜、病情出現(xiàn)變化的幾率很高并且難以防范,如果醫(yī)護人員的關注度不夠,會導致患者的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