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qū)人民醫(yī)院(518172)李守玉
前列腺電切術(TURP)具有創(chuàng)傷小、切割銳利有效、沖洗體系理想、電凝止血快速等優(yōu)勢,在前列腺疾病臨床治療中應用普遍,且效果良好[1]。然而術后依然會出現尿路感染、膀胱痙攣、出血、電切綜合征等并發(fā)癥,導致治療效果不理想,成為了泌尿外科專科護理的重點與難點。臨床護理路徑是一種基于患者實際情況,制定全面、細致護理服務計劃的綜合護理模式,在臨床中得到了廣泛應用。本文現對我院2014年2月~2017年7月行TURP治療的220例患者進行研究,對比分析常規(guī)護理與臨床護理路徑的實施效果。
1.1 一般資料 將我院2014年2月~2017年7月行TURP治療的220例患者選為研究對象,遵照隨機數表法分為參照組(n=110)、試驗組(n=110)。參照組患者年齡47~80歲,均為男性,合并高血壓22例,2型糖尿病24例;試驗組患者年齡49~80歲,均為男性,合并高血壓19例,2型糖尿病21例。采用SPSS22.0軟件分析兩組患者上述資料,數據對比無顯著性差異(P>0.05)。
1.2 方法 參照組患者實施常規(guī)護理,即向患者介紹病情,說明術前、術后注意事項及手術效果等,同時指導患者進行床上大小便訓練。試驗組患者實施臨床護理路徑,即組建專科護理小組,對患者實際情況進行全面評估,制定護理路徑表,內容包括病情評估、護理診斷、護理計劃、各項檢查等,同時評估患者心理狀態(tài)、精神狀態(tài)、睡眠、飲食、自理能力等,將相關內容記錄在路徑表中,以此確保護理措施全面落實。具體措施如下:①健康宣教: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應向其介紹醫(yī)院環(huán)境、醫(yī)護人員情況等,并借助文字、圖片、視頻等方式向患者普及疾病知識,讓患者及其家屬正確認知疾病,進而積極面對治療。②心理護理:全面評估患者心理狀態(tài),采用傾聽、移情、溝通等方式減輕患者不良情緒,并熱情、真誠地對待患者,以此獲取患者信任,增強患者治療信心。③術前護理:對患者身體狀況與基礎疾病進行評估,并對患者血糖、血壓等指標進行控制,指導患者進行床上排便練習與盆底肌訓練。對于失眠患者而言,可進行熱水泡腳,以此提高睡眠質量。④術后護理:詢問患者是否存在惡心、嘔吐呼吸困難、煩躁等情況,并密切觀察導尿管留置情況,查看引流是否順暢,及時對導尿管附近皮膚進行擦拭、消毒,保持其潔凈狀態(tài)。根據尿液顏色決定膀胱沖洗速度,妥善固定導尿管,以免出現脫落、扭曲等情況[2]。⑤健康照護:保持患者會陰部潔凈;拔管后,叮囑患者多喝水,自然沖洗尿路;制定合理的飲食方案,堅持少食多餐的原則,術后6h可飲水,未出現腹脹,可食用流質食物,術后1~2d未出現腹脹,可恢復正常飲食,保證食物富含膳食纖維,并且清淡、易消化,飲水量>3000mL/d[3]。
1.3 觀察指標 統(tǒng)計對比兩組患者的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尿管留置時間、膀胱沖洗時間及住院時間。并發(fā)癥主要有繼發(fā)性出血、膀胱痙攣、尿道狹窄、深靜脈血栓形成、下尿路感染、便秘。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22.0軟件分析兩組患者觀察數據,用百分比形式表示計數資料,即繼發(fā)性出血、膀胱痙攣、尿道狹窄、深靜脈血栓形成、下尿路感染、便秘發(fā)生率,并對數據實施x2檢驗,用(±s)形式表示計量資料,即尿管留置時間、膀胱沖洗時間、住院時間,并對數據實施t檢驗,如果P<0.05,代表兩組對比差異具有顯著性。
2.1 兩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對比 在繼發(fā)性出血、膀胱痙攣、尿道狹窄發(fā)生率方面,試驗組顯著低于參照組(P<0.05);在深靜脈血栓形成、下尿路感染、便秘發(fā)生率方面,兩組對比無顯著性差異(P>0.05),詳細數據見附表1。
附表1 兩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對比[n(%)]
附表2 兩組患者術后相關康復時間指標對比(±s,d)
附表2 兩組患者術后相關康復時間指標對比(±s,d)
組別 尿管留置時間 膀胱沖洗時間 住院時間試驗組(n=110) 3.1±1.4 2.0±1.1 6.1±1.8參照組(n=110) 4.0±1.7 3.1±1.4 7.5±2.1 t 4.2861 6.4797 5.3087 P 0.0000 0.0000 0.0000
2.2 兩組患者術后相關康復時間指標對比 在尿管留置時間、膀胱沖洗時間、住院時間方面,試驗組顯著短于參照組(P<0.05),詳細數據見附表2。
臨床護理路徑是針對患者住院期間展開的一種護理方式,基于常規(guī)護理制定針對性計劃表,之后按照計劃表內容落實護理工作,以此為患者提供全面、細致的護理服務[4]。實施臨床護理路徑后,不僅可以讓護理人員將工作重心放在患者身上,真正貫徹以患者為中心的理念,還可以為患者提供無縫護理服務,讓患者從入院到出院都能獲得良好的護理服務,從而加快患者康復[5]。
臨床護理路徑具有程序化、規(guī)范化、精細化特點,可做到環(huán)環(huán)相扣,操作有據可依,在TURP患者臨床護理中應用,能夠在確保治療安全的基礎上,有效加快患者康復,控制醫(yī)療成本[6]。本文研究結果顯示:試驗組患者繼發(fā)性出血、膀胱痙攣、尿道狹窄發(fā)生率顯著低于參照組患者(P<0.05);試驗組患者尿管留置時間、膀胱沖洗時間、住院時間顯著短于參照組患者(P<0.05)。與但丹、楊清榮、蔡曾琴等人[7]的文獻報道非常相似,數據為:路徑組繼發(fā)性出血、膀胱痙攣、尿道狹窄發(fā)生率分別為3.31%、14.88%、10.00%,顯著低于常規(guī)組的10.00%、26.67%、22.50%(P<0.05);路徑組尿管留置時間、膀胱沖洗時間、住院時間分別為(3.2±1.5)d、(2.1±1.2)d、(6.2±1.9)d,顯著短于(4.1±1.8)d、(3.2±1.5)d、(7.6±2.2)d(P<0.05)。由此說明,相較于常規(guī)護理,臨床護理路徑的應用價值更高。
綜上所述,TURP患者實施臨床護理路徑的效果更加顯著,不僅可以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還可以加快患者術后康復,值得臨床推廣與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