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燕敏 劉慧芝 周艷梅 姚柳媚
斷指再植術是一類難度極高的外科手術, 患者在術后還需進行一段時間的康復鍛煉, 臨床中為提升患者康復鍛煉的依從性, 保障其手術療效, 提升其生活質(zhì)量, 往往還需輔以積極有效的護理干預[1,2]。本次實驗分析護理干預在斷指再植患者術后功能鍛煉中的應用效果, 現(xiàn)報告如下。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4年7月~2017年12月收治的68例斷指再植患者納入本次實驗, 采取隨機雙盲法將其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 各34例。觀察組男21例, 女13例;年齡18~65歲, 平均年齡(39.5±9.9)歲;受傷至入院時間0.5~6.0 h,平均受傷至入院時間(1.7±1.5)h;致傷原因:機械絞傷13例, 電鋸傷9例, 爆炸傷7例, 其他外傷5例。對照組男19例, 女15例;年齡18~61歲, 平均年齡(40.3±7.2)歲;受傷至入院時間0.5~7.0 h, 平均受傷至入住院時間(1.8±1.9)h;致傷原因:機械絞傷14例, 電鋸傷10例, 爆炸傷6例, 其他外傷4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本次實驗征得本院醫(yī)院倫理委員會的批準, 所有患者均簽署了實驗知情通知書。
1. 2 方法
1. 2. 1 對照組 實行常規(guī)護理。術后加強病情監(jiān)護, 給予抗凝藥物和血管擴張藥物, 行隨機口頭宣教, 給予常規(guī)出院指導。
1. 2. 2 觀察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實行護理干預, 具體如下。
1. 2. 2. 1 心理護理 患者及其家屬因?qū)πg后功能鍛煉不了解而出現(xiàn)極大的心理負擔, 在臨床中需給予其恰當?shù)男睦砀深A, 對其進行安慰和鼓勵, 向其介紹功能鍛煉的重要性, 囑咐其積極參與功能鍛煉。為患者提供舒適的住院環(huán)境, 以緩解其不良情緒。
1. 2. 2. 2 康復護理 需指導患者循序漸進地進行功能鍛煉,鍛煉時間需由短至長, 鍛煉強度需由弱至強, 并從被動鍛煉逐步過渡到主動鍛煉。在康復中后期患者都已出院, 護理人員需囑咐患者堅持進行自我鍛煉, 囑咐患者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戒煙酒, 注意保暖, 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
1. 2. 2. 3 社會及家庭支持干預 護理人員加強與患者家屬和工作單位的聯(lián)系、配合, 對患者功能鍛煉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討論, 并向患者家屬介紹及講解相關護理技巧, 囑咐其監(jiān)督患者持續(xù)進行功能鍛煉。
1. 2. 2. 4 出院隨訪 患者出院后對其隨訪3個月, 隨訪方式主要為電話、微信、上門家訪等, 通過隨訪了解患者術后康復情況, 并給予針對性的健康指導, 及時解答其疑問。
1. 3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①比較兩組患者指功能恢復情況。采取中華醫(yī)學會手外科學會提出的斷指再植功能評定標準評估兩組患者指功能恢復情況, 評估結(jié)果分為優(yōu)、良、中、差4項, 優(yōu)良率=(優(yōu)+良)/總例數(shù)×100%。②比較兩組患者術前和術后2周Harris評分和Barthel指數(shù)評分。Harris評分包括疼痛、關節(jié)活動度、畸形、關節(jié)功能4個方面, 得分以高者為佳。Barthel指數(shù)評分判定兩組患者日常生活活動能力, 得分以高者為佳。
1. 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1 兩組患者指功能恢復情況對比 觀察組患者指功能恢復優(yōu)良率為73.5%, 高于對照組的47.1%,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見表 1。
2. 2 兩組患者術前和術后2周Harris評分、Barthel指數(shù)評分對比 兩組患者術前Harris評分、Barthel指數(shù)評分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后2周, 兩組患者Harris評分、Barthel指數(shù)評分均高于術前,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Harris評分、Barthel指數(shù)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指功能恢復情況對比[n(%), %]
表2 兩組患者術前和術后2周Harris評分、Barthel指數(shù)評分對比(±s, 分)
表2 兩組患者術前和術后2周Harris評分、Barthel指數(shù)評分對比(±s, 分)
注:與對照組對比, aP<0.05 ;與術前對比, bP<0.05
組別 例數(shù) Harris評分 Barthel指數(shù)評分術前 術后2周 術前 術后2周觀察組 34 38.4±7.4 79.9±7.7ab 27.1±7.0 47.9±7.4ab對照組 34 39.0±7.6 62.0±7.2b 27.5±7.2 33.2±7.3b t 0.330 9.901 0.232 8.246 P 0.743 0.000 0.817 0.000
斷指再植術是一類高精細手術, 手術成功不僅需要精湛的手術技巧和綜合治療, 還與護理服務緊密相關。常規(guī)的護理模式無法滿足患者的護理需求, 患者術后功能鍛煉依從性不佳, 延緩了病情的康復, 無法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質(zhì)量[3-5]。王躍萍等[6]的研究認為對斷指再植患者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實行護理干預可有效提升其功能鍛煉依從性, 促進指功能的恢復, 縮短住院時間, 減輕家庭經(jīng)濟負擔。對斷指再植患者實行護理干預首先需關注其心理健康, 對其實行恰當?shù)男睦硎鑼? 以改善其負面情緒, 提升康復鍛煉依從性;實行功能鍛煉需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 并囑咐患者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還需重視社會和家庭對患者功能鍛煉的影響, 爭取贏得社會和家庭的支持, 讓家屬督促患者持續(xù)進行功能鍛煉;在患者出院后需對其進行一段時間的隨訪, 以給予其持續(xù)健康指導, 了解其康復情況[7-9]。本次實驗表明, 對斷指再植患者實行護理干預可有效促進其指功能的恢復, 患者指功能恢復優(yōu)良率高達73.5%, 術后2周的Harris評分和Barthel指數(shù)評分均較術前顯著提升, 且以上指標均優(yōu)于單用常規(guī)護理的患者, 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本次實驗結(jié)果類似于黃慧等[10]的實驗結(jié)果。
綜上所述, 護理干預在斷指再植患者術后功能鍛煉中具有積極的應用效果, 適宜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