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芫祥 王文軍 肖彬
對于產科手術患者, 手術機械性的創(chuàng)傷對機體產生多種炎性因子和致痛物質, 其疼痛在術后6 h麻醉消退后開始上升, 而對于剖宮產術則術后12 、24 h疼痛均維持在較高水平[1-3]。疼痛會嚴重影響患者的心理及生理狀態(tài), 因此術后鎮(zhèn)痛極其重要與必要[4]。常用的芬太尼不良反應較多, 而地佐辛是具有較好鎮(zhèn)痛效果的阿片受體激動-拮抗劑[5]。將本院產科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50例產科手術患者采取地佐辛靜脈鎮(zhèn)痛, 取得了較好效果, 現報告如下。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產科收治的100例產科手術患者, 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成對照組與實驗組, 各50例。對照組年齡19~37歲, 平均年齡(28.3±2.9)歲;手術類型:剖宮產39例, 宮外孕6例, 其他5例。實驗組年齡19~38歲, 平均年齡(28.7±3.1)歲;手術類型:剖宮產40例, 宮外孕7例, 其他3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本院產科手術患者;臨床資料完整;對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標準[5]:精神異常;依從性差;認知障礙;本組研究藥物過敏。
1. 2 方法 所有入組患者均行術后常規(guī)抗感染、補液等基礎治療。實驗組采取地佐辛5 mg于術后1 h行靜脈鎮(zhèn)痛, 對照組采取芬太尼0.1 mg于術后1 h行靜脈鎮(zhèn)痛。
1. 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術后1、2 d鎮(zhèn)痛效果, 術后不同時間段疼痛VAS評分以及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鎮(zhèn)痛效果判定標準[6]:痛感完全消失為顯效;痛感有所緩解為有效;痛感未見緩解甚至加重為無效。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VAS評分標準:分值為0~10分,其中分值越高證明患者疼痛越強烈。
1. 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1 兩組患者術后1、2 d鎮(zhèn)痛效果比較 實驗組術后1、2 d鎮(zhèn)痛總有效率分別為100.00%、96.00%, 均高于對照組的92.00%、84.00%,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患者不同時間段疼痛VAS評分比較 實驗組不同時間段疼痛VA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 2。
2. 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 實驗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2.00%, 低于對照組的20.00%,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 3。
表1 兩組患者術后1、2 d鎮(zhèn)痛效果比較[n(%)]
表2 兩組患者不同時間段疼痛VAS評分比較(±s, 分)
表2 兩組患者不同時間段疼痛VAS評分比較(±s, 分)
注:與對照組比較, aP<0.05
組別 例數 術后6 h 術后12 h 術后24 h 術后48 h 術后72 h實驗組 50 3.51±0.16a 2.75±0.31a 2.53±0.19a 2.04±0.11a 1.31±0.11a對照組 50 4.31±0.27 3.56±0.21 3.31±0.17 3.06±0.14 2.16±0.22 t 18.0242 15.2966 21.6333 40.5094 24.4358 P<0.05 <0.05 <0.05 <0.05 <0.05
表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n(%), %]
隨著患者對醫(yī)療要求的提升, 目前的醫(yī)療水平已經可以保證患者接受較好的診治, 而提高患者治療期間舒適率為目前臨床首要解決目標[7]。研究證明[8], 產科手術術后, 尤其是剖宮產手術, 其切口疼痛較為劇烈, 嚴重影響產婦生理、心理健康。因此術后鎮(zhèn)痛極其重要且必要, 傳統(tǒng)麻醉性鎮(zhèn)痛藥物(如芬太尼), 雖對疼痛作用較強, 但其半衰期較短。而嗎啡類的硬膜外鎮(zhèn)痛藥物雖可參與機體疼痛調節(jié), 但其不良反應較多, 增加了患者術后恢復的痛苦, 臨床安全性較差。κ受體激動劑亦為受體拮抗劑——地佐辛, κ受體牢固, 激動布于大腦、腦干和脊髓中κ受體與拮抗μ受體, 半衰期更長, 可達到2.2~2.8 h, 展現了良好的鎮(zhèn)痛以及鎮(zhèn)靜效果[8]。以激動κ受體產生脊髓鎮(zhèn)痛作用為主要, 具有較小的激動和拮抗雙重作用對μ受體, 不產生典型的μ受體依賴, 成癮性小, 呼吸抑制、惡心嘔吐等發(fā)生率低, 保證了用藥安全[9]。本研究中, 實驗組術后1、2 d鎮(zhèn)痛總有效率分別為100.00%、96.00%, 均高于對照組的92.00%、84.00%,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不同時間段疼痛VA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不良反應率為2.00%, 低于對照組的20.00%,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果證明, 對于產科手術術后患者, 除應用鎮(zhèn)痛藥物外, 還應聯合疼痛護理干預, 有效減少患者不良心理狀態(tài), 降低因心理因素影響所致疼痛感強烈及并發(fā)癥的發(fā)生[10]。本組研究結果與古兵虹等[11]研究結果相近。
綜上所述, 對于產科手術術后需行靜脈鎮(zhèn)痛患者而言,采取地佐辛靜脈鎮(zhèn)痛, 可有效提高鎮(zhèn)痛效果, 降低術后各個時間段的疼痛評分, 減少靜脈鎮(zhèn)痛的不良反應,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