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曉蘭 王鋒
摘 要:本文結合檢索過程中遇到的實際案例介紹了若干非本領域相關案件的檢索方法,分析了如何高效地進行跨領域檢索,提出了適用于不同領域之間高效檢索的方法。
關鍵詞:非本領域;檢索;分類;關鍵詞
1.前言
隨著科技的進步,越來越多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涉足不同領域,這也意味著專利申請及技術查重的技術方案將越來越趨向于多元化發(fā)展,那么對于發(fā)明者和有關技術人員來說,就意味著要不斷了解其它領域的知識,從而對這類案件進行跨領域檢索。針對上述情況,筆者淺談一下如何高效進行跨領域檢索。
充分理解案情始終是我們進行跨領域檢索的最關鍵的第一步,只有在我們充分理解案情的基礎上才能確定準確的分類號與關鍵詞,從而進行有效的檢索,以下結合實際案例來分析如何在理解案情的基礎上確定準確的分類號與關鍵詞,從而高效地進行跨領域檢索。
2.高效檢索的方法
a、有效進行追蹤檢索
很多情況下,對于涉及多領域的專利申請和技術查重往往分類號較雜[1],分類員給出的分類號也不精確,檢索人員想從分類表中直接進行查詢也往往無從下手,因此,追蹤檢索不失為一個較好的確定分類號和關鍵詞的手段。檢索人員可通過各類方法進行追蹤檢索,比如,以申請人為入口,通過引證與被引證文獻,或者通過檢索到的一些PCT 文獻查看其檢索報告以及通過查看相關文獻引用的背景技術文獻等,這些都是最常用的追蹤檢索方式,通過這些追蹤文獻,可使我們了解到本申請可涉及的分類號以及行內常用的關鍵詞表達方式,從而有助于我們更有效的進行分類號及關鍵詞的擴展檢索。
b、以“競爭對手” 為入口
對于一些大中型公司申請,如有涉及檢索人員不熟悉的領域,檢索人員可以借助外網(wǎng)等手段去查看本公司有哪些競爭公司,以及其競爭公司是否對該申請涉及的相關技術有所研究,從而可以通過競爭公司作為入口進行檢索,確定準確的分類號及關鍵詞[2],在某些時候,此方法也可提高跨領域檢索的效率。以下為筆者通過競爭公司入口檢索到對比文件的實際案例。
案例:申請?zhí)枺?011102089228 申請人:某A光電公司
案由:本申請有關于一種形成圖案化微結構的設備及方法,用于一光學膜。形成圖案化微結構的設備包括一置放平臺以及一撞擊裝置。置放平臺用于置放欲形成圖案化微結構的對象。撞擊裝置包含一雕刻頭以及至少一撞針,撞針用于撞擊對象的至少一表面,以于對象的表面形成一圖案化微結構。形成圖案化微結構的方法包括利用至少一撞針依序撞擊光學膜的至少一表面,使光學膜的表面產(chǎn)生多個凹洞,藉此于光學膜的表面形成一圖案化微結構。
分析:該案例屬于光學領域,光學領域并不是我的領域所熟悉的內容,并且分類號也比較雜,關鍵詞也較難提煉,并不是統(tǒng)一的行業(yè)術語,由于對該領域不了解,對于關鍵詞也較難擴展。在初期檢索的時候,檢索人員采用傳統(tǒng)的檢索方式,在中文庫及外文庫中都沒有檢索到比較好用的對比文件。后來經(jīng)仔細研究,申請人為某A光電公司,本申請屬于光電領域的申請,于是借助于外網(wǎng)查到另外某B公司對于光學領域的這類圖案化微結構技術也研究的比較多,于是就以B公司為入口進行檢索,最終得到對比文件1,公開號為CN1719315A。
通過該案的檢索,筆者認為競爭公司是一個相對好用的檢索入口,尤其對于自己不熟悉的領域,在分類號較雜以及關鍵詞不容易確定的情況下,通過競爭公司去檢索也許能有不錯的收獲。但此方法對于大中型公司也許更有效果,同時也需要我們檢索人員在前期通過有效途徑了解相關的競爭公司。
3.結語
通過上述案例分析發(fā)現(xiàn)在充分理解案情的基礎上,可利用追蹤等方式確定準確的分類號及關鍵詞,進而合理區(qū)分跨領域的發(fā)明點與公知常識,從而在充分理解案情以及有效檢索的基礎上進行“三性”評判,提高檢索效率。
參考文獻
[1] 花芳.文獻檢索及論文寫作.清華大學出版社,2014年03月
[2] 黃軍左 現(xiàn)代文件檢索及利用.中國石化出版社有限公司,2013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