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湖北普通高校招生錄取工作正式開始。不少高考成績不理想的學生意欲復讀,準備來年再戰(zhàn)。不過,面對一年每生近兩萬元的相關收益,復讀學校亦非來者不拒,武漢國華學校就從今年開始明確拒絕“游戲成癮”學生。
該校2018年7月9日發(fā)布了《武漢國華學校針對“游戲成癮”學生從嚴招錄的通知》,并將其貼在大門口。通知中規(guī)定,該校2018年高復招生將對沉迷于游戲的學生不錄和從嚴招錄,在校期間禁用手機,對于在校學生沉迷王者榮耀、“吃雞”等成癮性、暴力性網絡游戲,一經發(fā)現將直接砸機并做勸退處理。
該校校長劉邵陽表示,這類學生給學校的管理和教育帶來很大困難,甚至帶壞了學風,不僅他們自身無法通過復讀考上大學,還會影響到其他學生的正常學習,讓學??嗖豢把浴K?,學校從今年開始,將和每個入校學生都簽署“拒絕網游協(xié)議”。這份協(xié)議一式兩份,學校、學生和家長全部簽字,學校和家長各執(zhí)一份。對于此項新規(guī),家長大多表示支持。
拒收“游戲成癮”復讀生是偏見在作怪
自從國家明令禁止公辦學校開辦復讀班,對于高考落榜或者成績不甚理想的學生來說,民辦性質的復讀學校就成為唯一的選擇。這時候,復讀學校不僅是考生賴以實現理想的唯一平臺,也承載著全家人的希望。而如涉事學校所為,因為學生“游戲成癮”就將其拒之門外,可以說是讓相關考生在遭受高考打擊之后,又遭遇了另一種拒絕。
師之道,在于傳道授業(yè)解惑。復讀學校雖然重點在提高成績,但這并不意味著就要放棄作為學校應該具有的對學生的教化職責。要知道,提高分數除了需要學校嚴格管理,更需要學校教給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幫助學生提高自律性。很難想象,一個動輒“砸機并做勸退處理”的學校除了對學生采取高壓管理,還能有耐心教給學生如何提高自律性。
拒收“游戲成癮”復讀生的背后,還是社會和民眾對“游戲成癮”的茫然無措和偏見。在其《通知》中,赫然指出“世界衛(wèi)生組織已于近日正式將‘游戲障礙列入最新版‘精神疾病范圍”,并建議“家長對出現‘游戲障礙的學生及時陪護到正規(guī)醫(yī)療機構物質依賴科進行科學診治”。在其“好心”背后,掩蓋不住的仍是對“游戲成癮”復讀生的歧視和對其求學權利的漠視。要求一所以提分為己任的復讀學校對網癮少年進行矯正自然不現實,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復讀學校可以理直氣壯侵犯其求學的權利,以及放棄學校該有的教化育人的職責。
對“游戲成癮”學生應有適當限制
復讀本身就是目的性非常明確的行為,有人為了考出更好的成績,有人為了彌補去年的遺憾,考上心儀的學校。要實現目標,當然要有一定的付出,有時候正常的個人嗜好尚且要暫時讓路,更不用說沉迷游戲這種不良嗜好了。所以大多數家長都贊同這所學校的做法,是有道理的,因為這本身就是學校負責任的表現。
難道說學校不管孩子,愛玩游戲玩游戲,喜歡夜不歸宿就夜不歸宿,才是好的嗎?當然不是,學校不管,才是對孩子的不負責任。尤其是大部分具有成癮性的東西,同時也都有傳染性。就好像抽煙一樣,身邊的人都抽煙,不抽的那個人,很快也會開始抽。游戲也一樣,一個班20個人,18個人沉迷游戲,剩下那兩個恐怕用不了多久,也會陷入其中。所以,學校這么做,不僅是對成癮的學生負責,也是對其他未成癮的學生負責。
“游戲成癮”是精神障礙,是疾病,這個觀念在今天已經得到越來越多人的認可。但同時,我們也確實缺乏有效的手段,對游戲成癮加以預防和治療。在這樣的情況下,除了那些明顯不合理的措施,多做一些嘗試,未嘗不是好事。而且從法律角度講,未成年人,尤其是不具備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孩子,家長、學校、社會都應該對其進行一些正向的限制,不能一切都由著孩子的喜好來,以免孩子走上歧途,那時候再想挽救,就會變得困難得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