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美國、德國特約記者 張夢旭 青木 ●陳一 柳直 ●本報記者 范凌志 高穎
美國彭博社的“廉價間諜故事”竟然還在推續(xù)集:9日這家媒體聲稱,有新的證據顯示,美國一家主要通信公司曾經在今年8月時在系統(tǒng)中發(fā)現被操縱過的惡意軟件,“這是中國試圖操縱運往美國的芯片的最新證據”。盡管新的故事情節(jié)一如既往地充滿漏洞,盡管被稱受到攻擊的蘋果公司和亞馬遜公司都堅決否認這樣的報道,盡管美國和英國的情報部門都承認,“沒有理由懷疑”相關公司的說法,但這并不能擋住美國政客的借題發(fā)揮。美國參議員盧比奧等人9日“感到震驚”,并向相關公司發(fā)去信件,要求該公司回答一系列問題。這并不令人驚訝,美國《外交政策》雜志說,這些天來,美國幾乎一切事情都要怪罪到中國頭上。
美媒的描述繪聲繪色
彭博社9日報道稱,最新爆料源于一位名叫猶西·阿普爾鮑姆的人,他現在是美國一家大型電信公司的網絡專家。彭博社的報道聲稱,這名前以色列軍隊情報官員提供了文件、分析和其他證據,詳細說明了中國情報官員如何在2013到2015年兩年里要求合同公司在超微公司的服務器主板中放置惡意芯片。在這些主板被提供給美國政府和公司之后,可以向中國偷偷傳輸信息。
報道還稱,猶西·阿普爾鮑姆在對公司設備進行檢查時,發(fā)現了操縱超微軟件的硬件,確定該服務器在工廠制造時被做了手腳,并在8月份將其清除。報道稱,間諜硬件的嵌入非常難檢測出來,這就是美國情報機構投入數十億美元進行破壞式檢查的原因。美國前特工斯諾登曾透露,美國擁有世界一流的間諜技術,可以根據需要向外國出口的設備中植入間諜設備。
然而,彭博社沒有提供這家被侵入的大型通信公司的名字,給出的理由是阿普爾鮑姆與他們簽有保密協議。阿普爾鮑姆也拒絕透露“間諜芯片”是如何被插入服務器的。
這是彭博社炒作“中國間諜芯片”故事的續(xù)集。《彭博商業(yè)周刊》在10月4日的報道中稱,硬件公司超微的供應系統(tǒng)遭到中國軍方情報人員的滲透,它們生產的設備被植入微型芯片,旨在獲取商業(yè)和政府數據。
美國“TechCrunch”網站的評論說,彭博社關于所謂的硬件遭受黑客攻擊的系列報道再起波瀾,之前在報道中點名的公司進行強烈否認和批評者指出報道存在的漏洞后,人們對彭博社的報道持深深懷疑的態(tài)度。新的報道只是為關于硬件遭受黑客攻擊的一系列報道增加了新的內容,但是仍然不能消除第一篇報道中明顯的漏洞,那就是缺少證據。
10日,《環(huán)球時報》記者就此報道真實性詢問阿普爾鮑姆,但他拒絕回應,僅表示“沒有評論”。
德國財經網10日報道說,蘋果公司首席執(zhí)行官蒂姆·庫克正在對上海進行一次意外的訪問,澄清所謂中國的間諜芯片的問題。但與此同時,彭博社的作者仍不放棄他們的觀點,即西方公司的硬件遭到了中國大規(guī)模的侵入?!伴g諜芯片”事件似乎再次擴大。雖然彭博社的最新報道并沒有讓事情變得更加清楚,但有一件事是肯定的:如果不能迅速駁斥這些說法,那么這些說法很容易讓中國芯片產業(yè)受到沖擊。
在接受《環(huán)球時報》記者采訪時,復旦大學網絡空間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沈逸說,彭博社這篇新文章是受到質疑后想為自己找回面子,試圖通過一個有名有姓但沒有實質性證據的消息來源來證明自己的正確。但再多的說法解決不了一個問題:芯片在哪兒。彭博越放話,越說明它說的那些都是謠言類的碎片材料,在美國政府內部都會被認為是不足以構成指責中國的硬證據。
誰在推動這個議題
網絡安全戰(zhàn)略專家摩根·懷特在美國《國會山報》寫道:當彭博社指控中國的報道出現后,立即遭到報道中提到的蘋果、亞馬遜兩家公司的反擊,而且是猛烈反擊。這場爭吵也越過了大西洋,英國情報機構政府通信總部說:“我們注意到了媒體的報道,但是在目前階段,沒有理由懷疑亞馬遜和蘋果公司進行的詳細評估?!敝袊粫駡蟮乐兴f的那樣干事,因為這將會把中國作為制造業(yè)中心的地位置于危險之中。如果他們干了不該干的事時被當場抓著,那么將會在美國激起一場民族主義大合唱,制造業(yè)將會流回美國。
美國《財富》雜志網站的文章稱,在中美貿易戰(zhàn)的討論沸沸揚揚之際,這篇報道的發(fā)布似乎恰逢其時,這讓我想知道,誰推動了這個議題。
9日的最新報道出來后,馬上就有美國國會議員借此說事。兩名參議員馬可·盧比奧和理查德·布盧門撒爾9日向超微公司發(fā)去一封信,要求這家公司在10月17日前就一系列問題進行回應,其中包括超微是否對自己的供應鏈進行了調查以及是如何與美國執(zhí)法機構合作的。
這兩名美國政客在信中稱:“我們對植入的后門造成的危險感到震驚,并嚴肅對待任何可能對國家網絡和供應鏈帶來的威脅。”
中國要有清醒的認識
“美國媒體的指控直指科技產業(yè)的問題”,德國電視一臺10日認為,彭博社報道的背后,是直指中國龐大芯片產業(yè)的影響力。美國人的指控留下一個問題——企業(yè)現在需要考慮他們是否仍然信任在中國生產,如果要在其他地方生產,這是一個難以解決的大問題。
“美國想出讓芯片生產從中國轉回國內的方法”,俄羅斯LiveInternet網援引專家的觀點稱,美國媒體的指控完全是廉價間諜故事,因為指控存在許多漏洞。實際上,美國此舉旨在發(fā)起一項運動,將在中國的芯片和電路板生產轉回美國。鑒于目前中美關系的惡化,美國希望借此向美公司施壓,而間諜活動是最好的借口。
美國《外交政策》雜志稱,如果彭博社的報道情況屬實,那么可能會使硬件制造商放棄中國。但是報道刊出后就遭到了蘋果和亞馬遜兩家公司的堅決否認,都斷然否認了報道中所指出的細節(jié)。像這樣的否認事關重大,因為虛假的公開聲明可能會構成證券欺詐罪。在貿易緊張關系不斷升級的背景下,彭博社的報道和彭斯的演講代表了中美關系受到重大打擊,特朗普政府清楚地表明他們要對北京采取更加強硬的立場。
實際上,其他有關中國間諜、中國黑客的指控近來在美國層出不窮。美國一家網絡安全公司9日公布的最新報告稱,過去半年,中國加大對美國商業(yè)機密的偷盜力度,中國還超越俄羅斯成為支持對西方國家進行網絡攻擊的最大國家。
另據路透社10日報道,當被問及中國是否構成比俄羅斯更大的威脅時,美國聯邦調查局局長稱,“中國在很多方面代表著我們所面臨的最廣泛,最復雜,最長期的反間諜威脅?!?/p>
沈逸認為,這類莫名其妙的指責表明,一股焦慮情緒正在西方國家蔓延,他們開始虛張聲勢,不管證據是不是真實可信,拿來就用,意在對中國施加更大的壓力,干擾中國的戰(zhàn)略發(fā)展節(jié)奏,將中國引入到西方熟悉的對抗、遏制類的場景中去,以打消中國持續(xù)發(fā)展的動力。對此,中國要有清醒的認識,要做適當回應,同時要分清主次,做好自己應該做的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