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沈陽市鐵西區(qū)興工四校 劉 莎
我是一位喜歡“追求美”的中隊輔導員。我認為,世界上從來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我希望中隊里的每一名隊員都能發(fā)現(xiàn)美、分享美、創(chuàng)造美。
記得5年前,孩子們剛入學,我就告訴他們:“每個孩子都是最美的,我愿意用欣賞的眼光去尋找那些美。我希望每個孩子都能掌握一兩門才藝,在學習藝術的過程中,提升對美的認識,將來去欣賞和創(chuàng)造美麗中國、美麗世界。”
我是這樣說的,也一直在這樣做。5年里,我和隊員們共同架起了一道藝術彩虹,那繽紛的色彩、動人的姿態(tài),讓每名隊員都找到了自信。如今,隊員們正閃亮于中隊、學校;未來,他們將閃亮于祖國、世界。
在中國古代,詩詞和音樂密不可分。為了引導隊員們用“藝術”的方式走進詩詞,我倡導他們以中央電視臺《經典詠流傳》的節(jié)目形式,開展傳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活動。在活動中,隊員們可以任意選出自己喜歡的旋律,把詩詞作為歌詞填入曲譜后再唱出來。
于是,中隊每隔一周就舉行一次“經典詠流傳”活動。選主持、寫串詞、安排節(jié)目順序等,都由隊員們自己完成,每兩個月還會舉行一次自由組隊的“小隊PK賽”。
雖然隊員們唱得沒有楊洪基、譚維維等藝術家們專業(yè),但卻有一種青春活力,還把“00后”特有的思維方式和對藝術的理解也融入其中,使活動更具特色和吸引力。
京劇是中華民族的國粹。我校是沈陽市京劇院掛牌的“少兒京劇實踐基地”,這讓隊員們有了學習京劇、弘揚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大好時機。
“小師傅”張宸瑋表演京劇
課余時間,隊員們主動學習京劇常識,學畫“京劇臉譜”,用心體會“生旦凈末丑”的奧妙。隊員張宸瑋從小學習京劇,嗓音開闊嘹亮,一招一式都是真功夫。他自愿當起了隊員們的京劇“小師傅”,還告訴伙伴們:“京劇的唱念做打都美不勝收。我愿意教大家,哪怕唱好一句也行。”為了保證學習質量,他還提出用“擊鼓傳花”的方式確定京劇“小徒弟”。瞧,“小師傅”在前面敲鼓,鼓聲停止,花傳到誰手里,誰就利用課間跟他學京劇,一個月后還要在中隊展演,并由“小師傅”進行點評。
就這樣,京劇藝術之美在鼓聲中傳遍整個中隊。
中隊里有些隊員從小就學舞蹈,民族舞、爵士舞、街舞都會跳,他們很想有機會展示自己的舞姿。于是,他們集體來找我“請愿”,想把課間零散的時間利用起來。我一聽,心中暗喜,但還是建議他們活動時要有組織、有規(guī)模。
隊員們在課余時間跳舞
于是,隊員們自發(fā)組織了“舞蹈協(xié)會”,還選出了“名譽會長”,利用每周三和周五的課間展示舞姿。這些“舞林高手”讓中隊的課間變得生機勃勃。每月最后一個周五,兩個小隊的隊員還會進行“尬舞”。這激發(fā)了更多隊員自告奮勇來跳舞。大家不論輸贏,只為在風格截然不同的舞蹈里,感受生命的律動。
中隊里的“樂器高手”也有不少,他們有的會吹薩克斯管和單簧管,有的會拉小提琴、彈鋼琴,也有的會拉二胡、彈古箏,還有的會敲非洲鼓等冷門樂器。他們都是學校樂團的中堅力量。
為給他們創(chuàng)造展示的空間,中隊每月都會舉行一次演奏與朗誦“共鳴”的比賽,隊員們稱之為“奏誦大會”。自帶配樂團隊是這一活動最大的特色,參賽選手要邀請會演奏樂器的隊員一起合作。
聽著李叔同的《送別》配婉轉的古箏、高爾基的《海燕》配悠揚的小提琴,隊員們沉浸在藝術的海洋里。最令人難忘的一次表演,是有位隊員將李白的《將進酒》配上了非洲鼓,激昂的鼓點與狂放的詩詞有著非同一般的和諧,中非合璧創(chuàng)造出了特殊的魅力。
中國的書法藝術博大精深,寫一手漂亮的字應是當代少先隊員的必備技能。
中隊里就有幾位“小書法家”。他們提出想在中隊舉辦個人書法展后,我立即表示支持。書法展上,有的隊員還提出想要一幅展出的作品作為字帖,拿去臨摹,我想,這就是榜樣的力量!
“小書法家”們展示書法
每年臨近春節(jié),“小書法家”們都會組織 “互贈春聯(lián)”活動。在家長的贊譽中,這項活動持續(xù)了5年。隊員們都把在門框上貼伙伴或自己手寫的春聯(lián)作為一種榮耀。“互贈春聯(lián)”活動讓中隊里其樂融融!
隊員們都喜歡“天高任鳥飛”這句話。因為中隊就是他們眼中的那片天,而一項項藝術活動就如同天空中那道美麗的彩虹。飛行于彩虹之上,他們無比自豪。作為中隊輔導員,我希望每個隊員都能做好自己,用心去渲染屬于自己的那一抹色彩。未來,他們將在更加廣闊的天空中,創(chuàng)造出屬于更多人的彩虹世界!
“快樂王”點睛:
我國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先生提出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16字箴言,告訴人們要懂得欣賞自己創(chuàng)造的美、別人創(chuàng)造的美,將各自之美拼合在一起,就會實現(xiàn)理想中的大同之美?!翱鞓吠酢闭J為,少先隊輔導員是一項創(chuàng)造美的職業(yè)。像劉莎老師這樣既能在中隊里為每一名隊員搭建分享美的平臺,又能引導隊員們欣賞他人之美,還能把創(chuàng)造藝術之美像鋪設彩虹一樣布滿隊員們成長的天空,真是難能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