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穎麗
漫步在靜寧一中校園,一邊是在這里矗立了470多年的古樸莊嚴的文廟建筑群,一邊是高大雄偉的圖書館、教學樓等現(xiàn)代建筑,歷史和現(xiàn)實在這里完美地融合,相得益彰,更引人注目的是這所學校的辦學理念——“德行相修、協(xié)調發(fā)展”。
“德行相修、協(xié)調發(fā)展”不僅僅是這所座落在國家級貧困縣的省級示范性高中——靜寧縣第一中學的辦學理念,更是這所學校校長從教30多年來孜孜以求的目標和無私奉獻的動力源泉?!盀榱藝鲐毨Эh的孩子”,也成了這位校長樸素的教育夢想。他,就是甘肅省特級教師、省“園丁獎”獲得者、省級學科帶頭人、靜寧一中校長崔靜榮。
以言傳教不如以身立教,以智啟教還需以愛施教
1981年,崔靜榮參加工作,30多年來,他努力將教書育人相統(tǒng)一、言傳身教相統(tǒng)一。他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育人因素,培養(yǎng)學生志存高遠、積極向上的品質,促進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去影響和感染每一位學生。
班級管理方面,崔靜榮采取競選班長、發(fā)放家訪信等全面推進班級“民主化、自主化”管理。他所帶班上的學生活潑又有禮貌,學習刻苦又行為文明,班級量化管理考核成績總是名列前茅。對待優(yōu)秀生,他不斷地鞭策與要求;對待后進生,他無微不至地給予關心與激勵;對待特困生,他給予親情般的關愛與鼓勵。他教過的學生無不感慨地說:“我們從崔老師身上學到的不只是知識,更學會了要做一個有愛心的人……”
蘭州交通大學畢業(yè)的呂同強同學,提起崔老師,他很是感激。呂同強在靜寧一中上學時,家境貧困,與奶奶相依為命,崔靜榮得知這一情況后,協(xié)調學校免去了呂同強高中的全部學費,幫助他實現(xiàn)了大學夢。后來,在崔靜榮等人的積極奔走下,還爭取到了多項貧困學生補助項目,2007年8月,由浙江愛心教育基金會資助的珍珠班在學校正式開設,有效緩解了貧困家庭學生上學難的問題,為貧困生實現(xiàn)人生理想鋪就了陽光大道。
在學生面臨高考時,往往出現(xiàn)壓力過大、“兩極分化”現(xiàn)象,有的學生開始厭學。崔靜榮認為首要的不是補“學習”而是補“信心”,只要學生有了自信心,有了積極性,沒有方法也可自找方法。他經(jīng)常放棄休息時間,找學生個別談心,了解學生的心理動態(tài);與家長私下溝通,了解學生家庭狀況,耐心細致地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在他的鼓勵幫助下,曾有多名學生,重拾起學習的信心,揚起理想的風帆,走進了高校的大門。
2014屆珍珠班學生韓儲銀家境貧寒,但他志向高遠,品學兼優(yōu)。三年來,崔靜榮多次找該生談心,談人生理想、談社會責任和擔當、談價值取向和感恩之心等等。經(jīng)過三年的發(fā)展,韓儲銀當年以甘肅理科第三名的成績被清華大學錄取。在清華大學開學典禮上,校長邱勇向全體新生介紹了韓儲銀感人的求學經(jīng)歷,感動了在場的每一個人。
用執(zhí)著詮釋高效,用鉆研詮釋智慧
崔靜榮自參加工作以來,為了不斷提高自己教書育人的水平,真正做好教學的行家里手,他不斷錘煉教學基本功。標準、流利的英語口語是一名英語教師必備的素質,他借助錄音機,通過“聽——說——錄——聽”反復訓練,他的口語表達能力得到了明顯提高。
為了備好每一節(jié)課,崔靜榮查閱資料,請教同行,向學生征詢意見,在備教案的同時,還備學案,由于備課充分,上課自然得心應手,他教過的學生都說:“聽崔老師的課,輕松愉快,是一種享受”。 學好英語,關鍵要提高學生的閱讀與表達能力,豐富詞匯,開闊視野??吹綄W生們手頭資料匱乏,崔靜榮在批改作業(yè)、備課之余,還自編自印閱讀材料。
也正是由于崔靜榮的永不滿足,始終鐘情于講臺,在短短的幾年時間里,他便脫穎而出,成了一名學生歡迎、家長信任的教學能手,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語言生動流暢、思維嚴謹敏捷、方法靈活得當,成為全市最有影響力的英語教師之一。
2001年,崔靜榮趕赴陜西師范大學參加了由教育部主辦的中學英語學科骨干教師國家級的為期半年的培訓,這為他的教育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與動力。
崔靜榮常說:“僅傳授知識并不難,難在發(fā)展學生智力,提高能力上;難在讓學生學到真正的英語知識,讓他們終身受益”。 多年來,他堅持不懈優(yōu)化課堂教學結構,大膽改革傳統(tǒng)教材演繹體系,并結合學校教育教學實際,提出了“改變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法,改善教學環(huán)境,加強學法指導”的“三改一加強”的教改思路,努力開啟學生思維之源,在學習中教學,在教學中研究,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益,他所帶學生先后有100多人在全國中學生英語競賽中獲獎。
從“人民滿意的校長”到“本土教育家”
2007年4月,崔靜榮開始擔任靜寧一中校長。他除了感覺肩上的擔子更沉了外,仍在繼續(xù)思考這樣一些問題:教育的真諦是什么?靜寧一中如何更好得發(fā)展?當時的靜寧一中,硬件建設已經(jīng)初具規(guī)模,學校長期以來秉承的“教師苦教、學生苦學、家長苦供”的“三苦精神”已達極致,這一嚴峻的命題再次擺在他面前:教育要與民族命運相連,要與時代發(fā)展同步,學校要培養(yǎng)的人,一定是一個全面發(fā)展的人,學校教育的終極目標不是單薄的高考分數(shù),而是要為學生提供未來發(fā)展的可能性,為他們有能力有底氣,自信豪邁地走進社會、走向成功提供主動選擇的能力和資本。在反復調研討論中,他進一步厘清了學校的辦學理念,那就是“德行相修、協(xié)調發(fā)展”。
在這一辦學理念的指引下,崔靜榮和同事們一道重構了學校發(fā)展戰(zhàn)略,恪守“以德治校,科研興校,特色立校,質量強?!钡霓k學思路,明確“把學校建設成為全省知名的集示范性、實驗性、開放性于一體的高級中學”的辦學目標,在嘗試“尚德、立德、厚德、弘德”的教育實踐中,走出了一條傳承、探索、創(chuàng)新的發(fā)展之路。
首先,將教育的點點滴滴滲透在樸實的日常行為規(guī)范之中,讓隱性的“德”彰顯顯性的“范”。要求教師的一言一行要給學生做好示范,學校班子成員要給普通教職工做好示范,而校長更要為全體師生做好示范。這樣,學校就有了一個業(yè)務精湛、決策有方的管理團隊,又有一批樂于育人、追求卓越的教師隊伍,積極踐行著立足教育當下,成就學子未來的美好愿景。
其次,要求教師在教育實踐中,努力做到“先育人,后教書;邊教書,邊育人”。在崔靜榮的主持下,學校先后制訂了《新課程導師制》《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學生文明禮儀常規(guī)三十條》等一系列配套的制度,初步使教書育人完美結合有了制度保障,也充分調動了各級人員參與到教育管理中來。
同時,撥開優(yōu)秀生日?!案叻謹?shù)”的障眼法,在多年探索優(yōu)秀生培養(yǎng)機制的過程中,崔靜榮深感拔尖必先育德,關注他們品德修養(yǎng)與心理健康。他經(jīng)常深入實驗班科任教師中,鼓勵他們用自己的學識、閱歷、經(jīng)驗、德行點燃學生對真善美的渴求,潤物細無聲地轉化為學生們的日常行為,讓一屆又一屆的年輕人成為優(yōu)化學校全面育人生態(tài)的排頭兵,成為實現(xiàn)民族夢想的正能量。
近年來,先后有400多名學生在國家、省、市舉辦的各科競賽中獲獎;為北大、清華培養(yǎng)了42名優(yōu)秀學子,這在一個國扶貧困縣大縣、偏僻小城實屬不易。
此外,崔靜榮還確立了“教師發(fā)展學?!钡乃悸?,狠抓教師隊伍建設、注重師德修養(yǎng),用案例,直擊教師生存現(xiàn)狀;用行動,解除教師職業(yè)困惑;用反思,釋放教師工作熱情;用教研,激發(fā)教師教學智慧。
先后邀請全國知名教育專家來學校做專題報告;支持一線教師走出校門,相繼走向美國,臺灣、香港、上海、北京等國家和地區(qū)參加培訓交流,讓教師真切感受當今風起云涌的教育教學改革,領略名校風采和課改方略,借此來開闊他們的教育視野,點燃新的教育理念,為學校全面推進課改注入不竭動力。
在教育教學改革中,崔靜榮還力主將國家課程校本化、教學模式校本化、育人機制多元化。他清楚地意識到,教改不是運動,不是追風,而是要在借鑒教改先進理念的基礎上,讓教育力求凸顯特色、回歸本質,力求實現(xiàn)教育理念、教學特色、教學模式的本土化。通過“創(chuàng)設高效課堂為目標,以導學案為載體,以教學模式為保障”的課堂教學研究,在教師個性探究、學校教學研討、教研總結升華的基礎上,學校形成了以“練為主線”,以“目標引領——自學探究——合作釋疑——精講點撥——鞏固訓練——拓展應用”為基本特色的 “一線六步”課堂教學模式。
與此同時,崔靜榮還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他要求學校將各學科三年教材一次訂購,組織教師在充分研究教材體系、章節(jié)結構、模塊功能的基礎上,結合校情、學情整合重組課程資源,調整內容順序,在確保減時增效的基礎上,編寫出符合學校教學實情的課程體系,凸顯特色,初見成效。2013年,英語、化學學科被市局授予首批“平?jīng)鍪兄行W學科教研基地”建設單位。
在他的主持下,學校率先在音體美學科開展跨年級、跨班級模塊選課制,成功打破了固有行政班的建制,為學生因材施教、特長教育搭建了良好的發(fā)展平臺,并通過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豐富學生的業(yè)余生活,力求使更多的學子培養(yǎng)一項特長,并使學校成為學生個性發(fā)展的樂園、生命成長的家園。同時,學校在研究性學習、社會實踐、學分認定、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等方面做出了積極探索,為學??沙掷m(xù)長足發(fā)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學校也先后榮獲“全國中小學思想道德建設先進單位”、“首屆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單位”、“第四屆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省級特色示范?!?、“省級德育示范校”、“省級文明單位”等稱號。崔靜榮本人也多次受到各級黨委、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的褒獎。
優(yōu)秀高尚的師德修養(yǎng),嫻熟精巧的教學方法,嚴謹細致的教研作風,科學有效的管理措施,使崔靜榮深受學生的歡迎、同仁的尊重和社會的贊譽,是校內外廣泛認可的“本土教育家”。
勤奮著,創(chuàng)新著,崔靜榮一直在路上。
編輯: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