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豐霞
(解放軍第224醫(yī)院五官科, 黑龍江 佳木斯 154002)
選取2014年2月至2017年10月期間在我院就診的兒童前牙外傷需要行松牙固定的患兒81例(共168顆前牙),年齡7~12歲,男50例,女31例。其中完全脫位牙齒23顆,部分脫位82顆,嵌入型脫位15顆,松動牙48顆(松動度均大于Ⅱ度)。外傷后就診時間在0.5~12 h內,傷牙形態(tài)正常,不伴有明顯冠折。X線檢查顯示患牙無根折。將所有患兒按就診時間進行編號,然后隨機抽取編號對應患兒,分為3組。傳統(tǒng)牙弓夾板治療組27例56顆牙,方絲弓托槽矯治器治療組(方絲弓組)28例57顆牙,固定纖維樹脂牙弓夾板治療組(樹脂夾板組)26例55顆。3組患者一般資料間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表1)。本研究獲得本院醫(yī)學研究倫理委員會的批準。
表1 各組患兒一般資料比較
標準方絲弓托槽(超薄型,杭州新亞齒科材料有限公司);托槽黏合劑,0.25 mm不銹鋼結扎絲,不銹鋼方絲以及流動樹脂(3M公司);Biosplint固定纖維(法國碧蘭公司)。
治療前詢問患兒病史、既往史和過敏史。治療前先進行X線檢查(包括根尖片和全景片),了解牙根、牙周和骨質狀態(tài)。常規(guī)消毒、局麻,處理軟組織損傷,將松動或脫位牙復位。移位不明顯的恒前牙可不必復位。對于完全脫位牙先用生理鹽水反復沖洗,但注意須盡可能保留牙根面殘余牙周膜。
牙弓夾板組:使用小號牙弓夾板,根據(jù)需要結扎牙的個數(shù)選擇合適的夾板長度,標準為外傷牙兩側有1~3顆鄰牙為基牙。采用不銹鋼結扎絲通過牙齦乳頭,將外傷牙和基牙與夾板結扎固定。
方絲弓組:選擇患牙近遠中1~3顆鄰牙作為基牙,棉卷保護及隔濕口唇黏膜后,對需固定的患牙及基牙的唇面中1/3處進行酸蝕,約15 s后沖洗,并吹干牙面,在患牙與基牙唇面粘接托槽,并注意托槽的高度盡量一致。弓絲彎制注意與托槽槽溝走行一致,不對牙齒施加任何不利的外力,用結扎絲將彎制好的弓絲結扎在托槽中。結扎時先結扎支抗牙,然后結扎外傷牙。
記錄治療前和治療6個月時的牙周指數(shù):牙齦指數(shù)和菌斑指數(shù);6個月后治療效果評價標準: ① 治愈:固定裝置拆除后患牙無叩痛,咀嚼功能良好,穩(wěn)固無松動,X線影像未見根尖陰影及牙槽骨吸收,脫位牙為牙周膜愈合; ② 好轉:固定裝置拆除后檢查牙齒松動≤Ⅰ度,能行使基本咀嚼功能,無叩痛,X線片示牙根吸收不明顯,少于1/3,脫位牙可為骨性愈合; ③ 失?。夯佳拦潭o效,松動度無好轉,沒有咬合和咀嚼功能,X線片顯示根尖有明顯陰影,牙根發(fā)生大面積吸收。治愈和好轉均為治療有效。
使用SPSS 17.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牙周指數(shù)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經(jīng)單因素方差分析后多組間兩兩比較采用t檢驗,有效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組治療前的菌斑指數(shù)和牙齦指數(shù)評分間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各組菌斑指數(shù)與牙齦指數(shù)均明顯低于治療前(P<0.05)。但方絲弓組與樹脂夾板組的菌斑指數(shù)及牙齦指數(shù)均顯著低于牙弓夾板組(P均<0.05),方絲弓組與樹脂夾板組之間無明顯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見表2。
表2 不同固定方式患者的牙周指數(shù)
a:P<0.05,與牙弓夾板組比較
拆除固定裝置后定期復查至6個月,方絲弓組和樹脂夾板組的治療有效率均明顯高于牙弓夾板組(P均<0.05);樹脂夾板組治療有效率也顯著高于方絲弓組 (χ2=3.239,P<0.05)。見表3。
表3 不同固定方式的臨床療效比較
a:P<0.05,與牙弓夾板組比較;b:P<0.05,與方絲弓組比較
年輕恒牙外傷脫位后的有效固定有利于外傷牙的預后[6-7]。牙周固定術是通過固定裝置把松動牙與相鄰的健康牙連成一個整體,將咬合壓力分散到各個牙齒上,從而減輕每個單獨患牙的負擔。松牙固定強調使牙周組織保持被動靜止狀態(tài),使牙周組織得到生理性休息,有利于患牙根周圍的骨組織再生,促進病變組織愈合。多年以來,傳統(tǒng)牙弓夾板固定術廣泛應用于臨床,是松牙固定的經(jīng)典治療方法。但該裝置容易造成牙齦及牙周組織的再次損傷,另外,自潔作用較差,口腔衛(wèi)生不易維護,導致牙周炎癥指標上升,影響了臨床治療效果。對于年輕恒牙,這種裝置多為成品,不便用于替牙列乳恒牙交替、萌出高度不一的狀態(tài)[4,8]。
方絲弓固定技術和樹脂夾板技術可解決上述問題。這兩種方法操作快捷輕柔、拆除靈活方便,患兒痛苦小易配合,避免了手術復位對牙周組織的二次損傷[5]。但固定矯治器技術固定松牙對托槽粘接和不銹鋼絲的彎制精度要求較高,否則可能形成對患牙不良的牽引力,或引起基牙移位[9-10]。
本研究通過3種方法的對比,從牙周健康和最后療效的角度觀察不同方法的治療預后。結果顯示,3種方法均具有一定療效,由于固定減少了牙齒松動度,較不固定的牙齒能更好地實現(xiàn)清潔操作,并且固定后有利于牙周組織的附著修復,不易受到炎癥刺激,牙齦炎癥減少。因此三種方案都使牙周指數(shù)有所改善,菌斑指數(shù)和牙齦指數(shù)較治療前降低。
但是,采用固定纖維樹脂夾板固定法和方絲弓矯治器固定法,患者牙周恢復程度優(yōu)于傳統(tǒng)牙弓夾板法,菌斑指數(shù)和牙齦指數(shù)相對更低。而方絲弓矯治器法統(tǒng)計數(shù)據(jù)稍遜于樹脂夾板法,但無統(tǒng)計學差異。這應當是因為正畸固定裝置附件多,易導致患兒牙面菌斑堆積,牙齦繼發(fā)炎癥[4]。方絲弓較固定纖維樹脂夾板的材料剛性更大,生物相容性較低,施力固定中對固定牙牙周重建和恢復不利,這也導致了后面的療效統(tǒng)計(根據(jù)X線片和松動度)中方絲弓固定技術的治療有效率低于固定纖維樹脂夾板固定技術(P<0.05)。彈性纖維的樹脂夾板使用操作簡單靈活,對患牙和基牙都不施用不良牽引力,達到“被動固定”的最佳效果[10]。但是對纖維的穩(wěn)定性和粘接材料的性能要求較高,因此,使用生物相容性更好、黏接性能更優(yōu)秀、固定支撐能力更強的新型高分子材料,達到原位固定患牙,促進患牙牙周組織的修復和愈合,進而有利于保存牙髓活力是未來年輕恒牙外傷治療發(fā)展的方向[4,11]。
綜上所述,在兒童牙外傷的松牙固定中,方絲弓托槽固定法與固定纖維的樹脂夾板固定法的牙周健康預后和臨床療效優(yōu)于傳統(tǒng)的牙弓夾板固定法。固定纖維的樹脂夾板固定法相較于方絲弓矯治器固定法可能是一種對于牙周恢復更有優(yōu)勢的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