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棟
師:把一盒餅平均分給4個小朋友,每人分得這盒餅的幾分之幾?
師:你是怎樣想的?
生:把一盒餅平均分成4份,每個小朋友分得其中的1份,就是這盒餅的
師:在他的發(fā)言中,我們聽到一個關鍵詞,這盒餅怎么分?
生:(齊)平均分。
師:把“一盒餅”看作單位“1”,平均分成 4份,這樣的1份就可以用分數(shù)表示。想知道盒子里有幾塊餅嗎?假如盒子里有8塊餅,平均分給4個小朋友,每人分得多少塊?
生:8÷4=2(塊)。
師:假如盒子里有4塊餅呢?
生:4÷4=1(塊)。
師:這兩個問題為什么都用除法解決?
生:因為都是把這盒餅平均分給4個人。
師:把一些物體平均分,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計算。(板書:除法)
師:通過剛才的交流,我們發(fā)現(xiàn)分數(shù)、除法都與平均分有關系。那么分數(shù)和除法之間也會有關系嗎?會有怎樣的關系呢?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研究這個問題。
1.設置沖突,激發(fā)學習需求。
師:假如盒子里只有1塊餅,平均分給4個小朋友,每人分得多少塊?怎么列式?
生:1÷4。
師:結果是多少呢?和同桌討論一下。
生:0.25塊。
師:(板書:0.25)想到用小數(shù)表示,很好!還有不同的想法嗎?
生:把1塊餅平均分給4個小朋友,每人分得其中的1份,就是
(課件演示分餅的過程)
2.操作體驗,積累感性認識。
師:把3塊餅平均分給4個小朋友,每人分得多少塊?誰來列式?
生:3÷4。
師:結果會是多少塊?讓我們小組合作來研究一下吧。(出示合作要求,如圖1)
圖1
師:如果你還能想到不同的分法,可以從信封里面取出圓片再分一分。
(學生小組活動,教師巡視指導)
師:哪位同學愿意代表小組上來匯報你們的學習成果?
生:我們小組用畫一畫的方法。我們先把第一塊餅平均分成4份,每人得到塊,再把第二塊、第三塊餅也這樣平均分成4份,每人總共分得3個塊,就是塊。
圖2
生:拼一拼。
師:請你到前面拼給大家看看。
圖3
師:還有不同的分法嗎?
生:我們小組沒有1塊1塊地分,而是3塊疊在一起分的,一起平均分成4份,每人分得其中的1份。
師:剛才,同學們找到兩種不同的分法。有的是1塊1塊分的,每次分得塊,3個塊就是塊;有的是3塊一起分的,每人分得3塊餅的也是塊。(如圖4)比較這兩種分法,你發(fā)現(xiàn)它們有什么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先在小組里說一說。
圖4
生:相同點是都平均分成 4份,結果都一樣。
生:這兩種分法不一樣,有的是1塊1塊分的,有的是3塊一起分的。
3.想象演繹,激發(fā)理性思考。
師:如果把3塊餅平均分給5個小朋友,每人分得多少塊呢?你能像剛才那樣,先說出算式,然后想象出分的過程并得到結果嗎?把你的想法和同桌說一說。
(生討論、反饋。略)
4.關系表達,形成認知表征。
生:被除數(shù)相當于分子,除數(shù)相當于分母。
師:看來,分數(shù)與除法確實有關系。你能用自己的辦法把這樣的關系表示出來嗎?可以在練習紙上試一試。
師:大家的想法都很有創(chuàng)意,有的用文字,有的用符號,有的用字母,它們都體現(xiàn)了分數(shù)與除法的關系。數(shù)學上我們一般用含有字母的式子來表示,以為例,b可以是0嗎?為什么?
生:b不可以是0,因為分母不能為0。
生:我對他說的有補充,因為以前學習的時候我們知道除數(shù)不能為0,所以b不可以是0。
師:你們認同這兩位同學的觀點嗎?(生:同意)看來,這一點很重要,我把它記錄上去。(板書:b≠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