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香港特約記者 楊偉民 ●陳文 呂克
沒人能想到今年國慶檔電影市場突然遇冷。從9月30日到10月7日,8天分賬票房累計超20億元人民幣,離去年9天29億票房的紀錄差得很遠。但贏家還是有的:港片《無雙》成為口碑最佳作品,票房也后來居上,以近7億元人民幣領跑。與此同時,近年來屢遭口碑失利的張藝謀,其作品《影》獲得少見的7.5高分,但評價兩極分化明顯。
“我們都愛死周潤發(fā)”
由莊文強執(zhí)導、周潤發(fā)(圖一)和郭富城主演的《無雙》10月4日在香港上映,很多港媒欣喜地表示見到了“最好的周潤發(fā)”。香港明報網6日稱,《無雙》獲國慶黃金檔期的三項第一,“票房、口碑及上座率三項指標,《無雙》均占榜首,這個片名起得果真沒錯”?!睹鲌蟆贩Q,電影《無雙》涉及紙鈔和名畫兩個行業(yè)造假,“雖然是造假的故事,但包裹著真實情感——我們都愛死周潤發(fā)銀幕上的英雄形象”。
香港《經濟日報》給《無雙》的“看戲指數”打了四星(滿分六星),認為該片制作野心甚大,布局機關算盡,做到假中有真、真中有假,也諷刺社會風行的各種偽造手段,無論是主角演出、場面設計對港產英雄片的致敬,以及影片布局等,均引起話題。有影評人指出,身為周潤發(fā)影迷的莊文強,在周潤發(fā)飾演的角色身上安插大量致敬周潤發(fā)經典電影《英雄本色》《喋血雙雄》的鏡頭、造型和對白,在人物設定上也努力找回觀眾記憶中港片黃金時代周潤發(fā)的感覺,最終激發(fā)出周潤發(fā)近十年來最好表演,也喚起觀眾對于周潤發(fā)和港片的美好回憶。不過也有觀眾批評近年港產片(或合拍片)靠致敬經典“吃老本”的情況相當嚴重。
張藝謀,一次缺乏靈魂的回歸?
與《無雙》的7億票房相比,張藝謀《影》(圖二)5億稍顯遜色?!半m然票房低于市場預期,但張藝謀依然成為國慶檔贏家,”一位國內電影宣發(fā)人士告訴筆者,“因為老謀子的口碑回來了?!?/p>
《影》是張藝謀第25部作品,他的上一部作品是票房破10億、但口碑坍塌的《長城》。《影》曾在上個月的威尼斯和多倫多電影節(jié)小規(guī)模放映,部分歐美媒體給予上佳評價。爛番茄網站給出91%新鮮度,Metacritic影評網站收錄四家主流媒體打出88分,IMDb上用戶評分為7.2,都屬于不錯的口碑。其中,《好萊塢報道者》贊揚“最令人驚艷的華麗,來自于黑白雙色的世界,源自中國傳統(tǒng)水墨繪畫和西方人也熟知的太極圖,營造出豐富的黑色和灰色的流動之美”?!秶H銀幕》認為,“這是張藝謀在《長城》令人失望的巨獸混搭嘗試之后,終于回歸《英雄》和《十面埋伏》的情感技巧和嚴肅態(tài)度”。不過,即便在多倫多這樣的公開場合,也有獨立影評人如比爾·尚貝斯批評,“《影》前2/3部分處理得非常呆滯,作為一部張藝謀作品來說,缺乏真正靈魂”。《綜藝》也指出,“張藝謀是在重復自己的主題,只是用稍微不同的形式展現,用美麗的影子來代表另一個控制者的回聲”。
在國內,《影》也成為影評人爭論焦點。有評論認為電影與張藝謀以往的電影風格有著很大不同,無論是整體視覺、人物造型還是故事設定,都是張藝謀對自己的突破。也有影評人對張藝謀的美學突破提出質疑,更有人將此理解為這是張藝謀和觀眾之間的一次“賭氣”:既然近年來的“團體操”“鮮艷色彩”“渾厚音樂”都被詬病,這次干脆反其道而行。還有人將批評矛頭對準故事,“主導人物命運走向的,無關乎堅守的價值和信念,全是權力使然”。
《影》領跑金馬獎提名在多重爭議中,《影》依然在金馬獎獲得包括最佳影片等重點獎項在內的12項提名,頒獎典禮將于11月17日舉行。臺灣資深影評人王長安撰文稱,金馬獎入圍名單幾乎全是大陸華語片的天下,每年都有令人驚艷的作品,“像張藝謀導演的《影》,以大場面、大明星鋪陳有如中國山水畫的史詩之作,入圍12個獎項,以最佳影片、導演、男女主角及技術項目壓倒群雄,也是他繼《歸來》之后,再度挑戰(zhàn)金馬獎”。影評人肥羅君認為,“比起電影具體的藝術突破,更重要的是張藝謀回到純粹的藝術創(chuàng)作狀態(tài),減少了商業(yè)桎梏。從這個意義上說,張藝謀也是贏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