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婧
現代文在高中語文課本中占有很大的比例,且和學生的現實生活密切相關,因此閱讀現代文能提高學生閱讀能力,促使學生更好地獲得系統(tǒng)知識。《語文課程標準》也提出在語文教學中要引導學生閱讀理論類、實用類、文學類等多種文章,提高語用能力。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指導學生掌握各種自主學習的方法,促使學生更高效地閱讀現代文。
一、圈點批注,品文悟讀
不少教師在教學中迫不及待地分析講解,將知識點灌輸給學生。然而,這種方式無疑剝奪了學生閱讀和思考的能力。教師要提高學生品味文章的能力,如可以指導學生掌握圈點批注的方法,體會字里行間展示出的大文化氣息,挖掘出蘊藏在文字內部的內容。這樣便能讓學生更好地把握住文章的思想精髓。
《江南的冬景》這篇文章的學習重點是讓學生了解郁達夫如何在文章中體現出江南冬天的美景。教師在教學中可以讓學生嘗試采用批注圈點的方法,細細品味文章的文學韻味。教師鼓勵學生在閱讀文章的過程中嘗試劃分文章,將其分成若干部分,并說說作者在每一部分描寫了一個怎樣的畫面,給該畫面取一個名字。同時,如果發(fā)現文章中形象生動的句子,也可以將其劃出來,說說作者寫了哪些景物,這些景物分別有什么特點,作者在看到景物后的感受如何,作者運用了何種表現手法等。在安排了這項學習任務后,學生開始了自主探究,很快便有學生總結出曬日談天、午后交流、小村細雨、江南雪景等畫面,并找到了其中描寫精彩的句子,標注上了自己的閱讀感言。如有學生提出“泊、添、垂暮、畫”等動詞用得十分巧妙等。在教師的帶領下,學生通過自主批注很好地品味了文章的韻味。
教師要給學生留足閱讀的時間,讓學生關注到文章的每一個細節(jié)部分。除了可以讓學生進行批注,還可以讓學生進行互動交流,并匯總學生的批注結果。教師則可以從學生的批注中得到反饋,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并根據情況調整教學方案。
二、問題引領,激起波瀾
學者陶行知提出:“發(fā)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庇纱丝梢娞釂枌τ趯W習極其重要。不少學生往往會因為現代文通俗易懂而忽略了挖掘其中的疑問點,教師可以給學生提出一些問題,引發(fā)學生思考。教師可以抓住文眼、過渡句等文章中比較重要的地方作為切入點提出問題,且所提出的問題要符合學生的學情,這樣才會有更好的效果。
《荷塘月色》一文的教學難點在于要通過這篇文章培養(yǎng)學生鑒賞現代散文的能力,體會文章的語言美。為了促使學生更好地展開自主學習,教師在學生自主閱讀文章的過程中提出了若干問題,引導學生進行主動探究。如提出:“找出這篇文章中暗示了作者情感脈絡的句子,并說說作者在欣賞怎樣的景物時內心產生這些情感,作者的情感線索預示了什么呢?”又如:“作者用怎樣的方法描寫出一幅唯美的荷塘月色的場景?”在學生深入閱讀文章中的某些內容時,教師還可以啟發(fā)學生自主提出問題。如有學生提出疑問:“作者寫了荷塘美景之后,為何還要加上一段古人采蓮的內容呢,這樣的內容是否是多余的呢?”教師則抓住這個機會,啟發(fā)學生圍繞此問題進行討論,掀起課堂的波瀾。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在問題的引領下把握住了文章的情感線索,并抓住了其中的疑問點,更深刻地探究了文章的內容。
教師要懂得用問題引導學生思考,更要引導學生主動發(fā)現問題。教師可以在學生發(fā)生困惑時進行適當的引導,讓學生循著線索進行分析。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學會如何主動挖掘文章中的疑問點。
三、專題研讀,形成能力
專題研讀是一種能促使學生收集信息、篩選信息、分析歸納信息的學習方法,有助于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教師在教學中可以組織學生圍繞文章的內容展開專題研究,并對其研讀活動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
在學生學習《祝?!芬晃臅r,教師鼓勵學生進行專題研讀,向學生提出了探究任務。“在課本中大家曾經學到過不少魯迅的小說作品,嘗試閱讀更多的魯迅小說,并總結一下其中的人物形象,說說魯迅小說中出現的最多的是哪幾類人,是否還可以分成若干小類?!睂W生圍繞該專題任務積極地展開了拓展閱讀。在自主閱讀的過程中,學生嘗試挖掘出其中的重要信息,并對其進行總結。如有學生發(fā)現作者筆下有不少農民的形象,同時也有不少知識分子的形象。教師進而又引導學生對這些人物形象進行細分,說說可以分成哪些小類。如有學生發(fā)現作者筆下的知識分子中有被封建科舉制度毒害之人,但是也有想要改變自己生活的革命者。在這樣的專題閱讀中,學生的學習能力不斷提升,不少學生都圍繞此專題撰寫了小論文。
專題研讀的方法有助于學生進行知識建構,提高語用能力。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撰寫小論文,并將優(yōu)秀的論文拿給其他同學傳閱,啟發(fā)其他學生的思維能力。同時,如果在小論文中發(fā)現一些具有共性的問題,也可以在課堂上組織學生集中討論。
現代文看似簡單,但是如果要讀懂其中的深意,則也并非容易之事。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先促使學生品味鑒賞現代文,然后圍繞其進行思考和領悟,最后嘗試聯系實際學會運用。教師要選擇合適的方法指導學生進行現代文研讀,提高學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