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雅玲
摘要:博物館陳列環(huán)境以及氣氛的好壞,對陳列物的美感會產(chǎn)生極為重要且直接的影響,燈光的運用在一定程度上會對博物館陳列良好環(huán)境、氣氛的營造產(chǎn)生巨大作用。因此,本文探究了博物館燈光設計的步驟、運用原則,以供參考。
關鍵詞:博物館;陳列燈光;設計;運用原則
中圖分類號:G26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8)08-0044-02
博物館作為文物陳列、展示和文物保護的重要場館之一,主要展現(xiàn)藏品價值,鉤沉歷史文化,陶冶民族精神。為更好的傳承中華民族精神,提高群眾的精神文化,各級政府對博物館加大了資金投入,這也給展覽陳列設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燈光的運用在展示過程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能適當借助光線,展覽物就能更好地展示給參觀者。
一、博物館燈光設計的步驟
(一)對燈光方案進行全面、合理的設計
首先要進行展覽照明方面的概念設計,和燈光設計的工作人員進行一定的溝通交流,從而確定第一步的燈光設計方案。此外,工作人員也要對博物館的場地、展品等進行詳細的了解,從而不斷完善燈光照明設計方案。在確定了方案在技術層次方面的可行性以后,還要對照明設備進行測量、選擇等,安排技術人員進行現(xiàn)場安裝調試。在對燈光進行了運用以后,也要不定期進行維護,從而避免照明出現(xiàn)問題。
(二)對博物館的現(xiàn)場進行仔細觀察
在設計燈光照明的過程中,也要對現(xiàn)場進行仔細的觀察。太平天國歷史博物館近期在進行陳列改造。在設計的過程中,不能僅僅只依靠博物館所提供的建筑圖紙,必須要根據(jù)整個博物館的展廳情況、裝飾等來進行下一步的工作。設計人員和技術人員必須根據(jù)展廳勘察情況,分析是否和鋪設的線纜相符合。同時,也要盡量避免陳列圖紙和建筑空間產(chǎn)生誤差。
(三)完成場外試驗的工作
在博物館的燈光照明設計當中,場外模擬試驗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部分。工作人員要了解燈光照明的效果,及時和設計人員進行一定的溝通。然后再根據(jù)最后的設計方案進行一定的深化,并且完成場外試驗的工作。通過場外試驗,可以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改進問題。從而保證燈光照明的效果與設計和要求相符合,并且與博物館陳列的效果更好的結合。
(四)進行監(jiān)督和調整
在這個階段,必須要安排工作人員對燈光博物館陳列中的燈光進行監(jiān)督和調整。每天定期進行巡邏,從而保障燈光設備的正常運行。針對燈光設備在安裝和使用過程中產(chǎn)生的問題,要和設計人員、技術人員進行一定的溝通,最終使得博物館陳列視覺形態(tài)更好。最后,也要針對燈光在安裝和調試之后的陳列狀況進行檢查,做好驗收方面的工作。
二、博物館陳列中燈光的運用原則
在博物館的陳列當中,所有的人都會把目光放在所展覽的產(chǎn)品方面,仔細觀看展覽品。然而對于燈光的照射和原理,卻很少進行研究。一些工作人員可能會因為不夠專業(yè),從而忽略對燈光的科學運用,更沒有發(fā)揮出燈光的作用和效果。為了使得展覽品的特性被更好的發(fā)揮出來,必須了解燈具的型號和選擇,對燈光進行一定的調整。筆者針對博物館燈光的運用原則進行了分析,具體如下。
(一)燈光需要和博物館的教育功能相符
選擇燈光的時候,必須要和博物館的環(huán)境、氛圍相匹配。因為博物館展覽的都是文物、藏品、古董等,其不但提高了參觀者的審美趣味,也對參觀者起到了教育作用。也有一些博物館,展出的藏品非常珍貴,年代跨度很大,體現(xiàn)了我國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而且增強了參觀者的自豪感、認同感。在這個時候,陳列中的燈光就必須是沉穩(wěn)、大氣、端莊的,這樣的燈光能夠展示出藏品的珍貴性,將參觀者帶入氛圍當中。相反,如果工作人員選擇了陰森、晦暗的燈光,或者是過于明亮的燈光,那么就和博物館的藏品所表達的含義相悖了。
(二)燈光需要能保護展覽品
博物館展柜是展品呈現(xiàn)在觀眾面前的最后一道外衣,同時也是對文物保護的最后一道防線,就像人們常說的馬靠鞍裝人靠衣裝一樣,博物館展柜的選擇既要能有效的體現(xiàn)展品最好的狀態(tài),展現(xiàn)出展品的文化氣息和藝術的魅力,又要對展品提供最好的防護。文物展示柜對燈光有什么設計要求呢?
以太平天國歷史博物館為例。展柜整體室內環(huán)境較暗,但是局部燈光又很明亮。這是因為黯淡的環(huán)境才能顯示出文物的神秘感,而明亮燈光是為了突出展品的細節(jié),那么對展柜的燈光設計相應的要求就較高。展覽中,高照度環(huán)境一般選擇高色溫光源;低照度環(huán)境一般選擇低色溫還原,照度值與色溫要匹配。對光源色彩還原能力高低性能的判斷,有個指數(shù)叫做顯色性。一般博物館展覽中,對辨色要求高的展品,光源顯色性必須在90以上;變色要求不高的也要在80以上,對于不同尺寸、不同形式的文物,還有自己特殊的布光要求。
(三)燈光需要考慮參觀者的方便舒適
需要注意的是,參觀者屬于博物館履行社會職能的重點。在設置燈光的時候,必須充分考慮參觀者的視覺感受,使得參觀者感到方便和舒適。如果燈光太刺眼或者讓參觀者感覺不舒服,那么參觀者便不愿意停留觀看。也因此,在對展廳的燈光進行設計的過程中,必須防止使用過多的高度數(shù)照明燈。因為度數(shù)太高的照明度,會使得展廳內過于明亮,過于輝煌,失去博物館的教育功能,而且對參觀者的眼睛也不利。由于人眼的舒適度基本在一千勒克斯左右,如果博物館的燈光照明超過了這個范圍內,就容易使參觀者產(chǎn)生不適感。但是,也不能使得博物館展廳內的燈光太暗。因為太暗的燈光會影響參觀者的觀看,甚至使得參觀者失去觀看興趣。另外,太暗的燈光也有可能使得參觀者在行走的時候發(fā)生意外狀況,所以這也是不合理的。
(四)燈光的選擇需要考慮美觀的特點
在選擇博物館燈光的時候,除了要滿足實用性的特點,也要達到美觀的要求。一般的照明因為只考慮到燈光的亮度,對于燈光帶來的整體效果,卻沒有進行考慮,更沒有注重美觀度。要使得燈光產(chǎn)生美感,需要從燈具的造型,以及燈光對于環(huán)境產(chǎn)生的影響來入手。在陳列的藏品當中,燈具和外觀和特點、位置等如何安排的合理,那么則可以使得光的裝飾性加強,發(fā)揮出燈光的魅力。一般情況下,博物館采用的燈具有吊燈、吸頂燈、壁燈以及軌道燈等等。造型也非常多樣,包含了抽象造型、一般造型、時尚造型等。
此外,燈具材料也是多種多樣,包括了鍍鎳、鍍鉻等,這些燈具都展現(xiàn)出了不同的特點。在對燈具進行選擇的過程中,必須按照博物館展廳的空間、陳列空間的形狀、大小、性質、用途等來進行考慮,從而使得燈具和四周環(huán)境相協(xié)調。舉個例子,法國吉美博物館在展示西藏珍貴藏品的時候,采用了漫射光的形式,使得整體環(huán)境得到了渲染和烘托,也使得柱頭的體量感被削弱,參觀者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藏品上。
要使得燈光發(fā)揮出美觀的特性,除了要對燈具的種類、外形進行選擇,也要研究受光區(qū)域的不同特點。比如光色和被照射區(qū)域的色彩是否搭配,被照射區(qū)域對光線的吸收程度、反射程度等。借助各種受光的區(qū)域,建立一個美觀、大方、適宜的光照環(huán)境,展示出藏品的不同特點。
三、結語
綜上所述,博物館作為重要的公共文化設施,陳列展覽藏品是其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如果博物館陳列中燈光運用不能恰當運用,則室內氣氛無法被烘托,將毫無美感,文化內涵、情感不能得到準確表達,不能勾起觀眾的觀看的欲望,展示文物亦無法得到保護。燈光的正確使用要遵循燈光的設計步驟、運用原則,才能使博物館的展示物更真實、充滿活力,更好地滿足參觀人員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