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貴娟
那是我站上講臺的第七個年頭,從鎮(zhèn)上一所片區(qū)學校調(diào)到中心學校。來到一個嶄新的環(huán)境,讓多少有些職業(yè)倦怠的我,心中有些小竊喜、新想法,想展示一下自我。于是,我毫不猶豫地接手了領導交給的光榮任務——四(2)班班主任,翻開了工作中新的一頁。
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教學和相處,我蒙了,學生太調(diào)皮,后進生一大把。天啦,這樣的班級,這樣的成績,怎樣完成教學任務,怎樣完成領導出的“考題”?這其中,最讓我頭痛的,要數(shù)那個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被同學們稱為“頂級大王”的邱紅同學。學校對她而言是一片自由之地,想來就來,想走就走,課上時常見不到蹤影。一位好心的同學告訴我:“老師,前邊老師們都從來不管她,你最好也不要管,反正她就那樣,大家都習慣了?!?/p>
學生的話還真讓我陷入了沉思,是隨大流不管她,還是盡到自己的職責?本能告訴我,要想“混”下去,必須向這個“頂級人物”“下手”。
摸清癥結(jié)。我開始留意她,有意無意地關注她,找她交流。我相信,凡事皆出有因,不能只看表象,我決定家訪,通過家訪真正了解癥結(jié)所在。
記憶猶新的是第一次家訪。那天,在同學們的帶領下,我們一路上擺著龍門陣(編者注:聊天),往她家走去。走了20分鐘左右,同學告訴我:“老師,到了?!?/p>
出現(xiàn)在我眼前的是一間低矮破舊的小土墻草屋,要是下一場大雨,一定是“外邊大落,里邊小落,外邊沒落,里邊還在落”,怎能用一個“破舊”形容。那一刻,我心里有點酸酸的,屋外有一位七十多歲的老奶奶正在煮豬草,看來是邱紅的奶奶了。我們上前跟奶奶打招呼并說明來意,奶奶熱情地招呼我們進屋坐下,跟我們聊了起來。原來“頂級大王”的父母在她很小的時候便離異且均外出,家里只有她和年邁體弱的奶奶相依為命。家庭經(jīng)濟困難,缺乏父母的管教和關愛,學習、行為習慣都不夠好,再加上同學們的嘲笑和老師的嫌棄,她最終選擇了逃學、躲避。
我們聊了會,卻一直沒有發(fā)現(xiàn)邱紅的身影。她去哪兒了,不會是躲著我們吧。
不一會兒,同行的學生發(fā)現(xiàn)她的蹤跡,像抓犯人一樣把她“押”到我面前。邱紅露出了恐慌、害怕的眼神,我趕忙讓同學放開她,蹲下身子和她交談,但她始終不愿意開口。我和另外一位同學不停開導,她才低聲囁嚅,她也想去學校,但又害怕,因為老師不喜歡她,同學欺辱她……
內(nèi)生動力,點燃希望。那晚,我難以入眠,家訪的一幕幕不斷地浮現(xiàn)在眼前,我不斷地問自己是管還是不管,要管又怎么管?對于一個渴望上學卻怕上學的孩子,我又能做些什么呢?我決定盡我所能地與她溝通,陪伴她。
家訪是溝通的一種有效方式。于是下午有空,我就帶著班上的同學到她家里家訪,與她交朋友,同祖孫倆一起做飯、拉家常,教她洗衣服、洗頭、整理個人衛(wèi)生,輔導作業(yè),還安排同學叫她一起上學。數(shù)次的家訪交流,終于點燃了她心中重返課堂的火種。她終于和我們達成了“首先做到堅持每天到校上課”的“君子協(xié)議”。
共戰(zhàn)孤單,“攻堅摘帽”。因為長時間被孤立,“頂級大王”的性格非常孤僻。要想改變現(xiàn)狀,同學的幫助是必不可少的,孩子的玩伴永遠是孩子,同學的力量很多時候勝過老師的力量。于是我暗地動員同學用行動去感化她,用愛心去溫暖她,讓同學主動去找她交朋友,并安排成績好、表現(xiàn)好的同學與她同桌,同時請同桌幫她補習功課,讓她感受到同學對她的信任,讓她在愛的環(huán)境中學習、生活,告別孤單。
逐漸地,她不再逃學,上課看我的眼神也不再躲閃,下課主動找老師聊天,找同學玩耍,有時還主動幫助同學,行為也不斷逐漸規(guī)范,成績慢慢提升。不知什么時候,“頂級大王”這稱號已漸漸被大家忘到腦后,她不但摘掉了“頂級大王”的帽子,而且還換來了“乖女孩”的嘖嘖稱贊聲。
她的轉(zhuǎn)變,為整個四(2)班帶來了良好的“羊群效應”,使整個班級出現(xiàn)了轉(zhuǎn)機。一年的精心呵護,細心培養(yǎng),孩子們改掉了以往的惡習,班上學習氛圍逐漸形成,我的教學也輕松了許多,這個班級,這個“家”其樂融融。
六年級畢業(yè)時,每個孩子都考上了理想的中學,當然,我的“頂級大王”也不例外。我的“頂級大王”和我的四(2)班,為自己這幾年的努力和堅持,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作者單位:貴州省遵義市綏陽縣風華鎮(zhèn)風華中心學校)
責任編輯:胡玉敏
huym@zgjszz.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