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菊琴 張雷
摘要:小學階段作為學生學習起步的初級階段,從當前小學教育教學管理的現(xiàn)狀來看,可以清楚地看到,對于教師行為的規(guī)范和約束還存在著一定的不足之處。本文就當前小學教育教學管理中的教師行為規(guī)范和教師行為的進一步約束提出了自己的見解。小學生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往往喜歡模仿周圍的人的一些行為和語言。作為和小學生接觸相對較多的小學教師來說,應該清楚地看到,這些小學教師的行為就成為了小學生模仿的對象,所以說,使小學教師能夠在學校期間保持良好的行為規(guī)范,不僅僅是對于教師行為的一種有效約束,更多的是對于培育小學生樹立良好示范。
關鍵詞:小學教育教學 教師行為
《小學新課程標準》中指出:“一切為了學生的發(fā)展?!边@是課程改革的主旨,也是教師展開教學活動的主旨。教師的角色改變了,觀念改變了,教學活動中的行為也就隨之改變了,這種改變包括語言、動作、教法、流程等。新課程倡導學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學習中開拓智力、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向著全面發(fā)展的方向提升。
一、抓好基礎教育,創(chuàng)學校特色
基礎和特色好比兩個翅膀,只有兩個翅膀都硬了,學校才會騰飛。小學教育是基礎教育,夯實基礎,就是圍繞“身體鍛煉好,行為習慣好,文化基礎好”這三個方面,分解出許多具體要求進行訓練。當今,尤其要加強日常行為規(guī)范的教育,常抓不懈,齊抓共管,一抓到底。科學文化知識的教育不能放松,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傳授不能放松。在任何時候都要向課堂教學要效益。如果在小學階段,應該讀的沒有讀,應該看的沒有看,應該做的沒有做,那將是學生終身的缺失、終身的遺憾。我們要為學生的終身負責,使所有的學生都能“學會寫字、學會讀書、學會唱歌、學會做操、學會掃地、學會負責、學會合作、學會探究”。
二、抓好教學管理,提升教學質量
教學質量的提升是要通過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地實現(xiàn)質量的提升。根據(jù)國外現(xiàn)代的教學管理相關的成功經(jīng)驗,要想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必須要有效地聯(lián)合校內的所有成員、家長、社會,積極的參與到小學教育教學管理中。我國在對學校的管理上做得還不夠,這不僅對教學管理造成了一定的偏差,還對教學質量的提升也有一定的影響。因而,要想真正的發(fā)揮教學管理的有效作用,必須要動員各方面的力量,有機地結合起來積極地參與到學校的教育教學管理中去。要想做好管理工作,需要注意以下兩點:(1)加強學校領導的重視,積極調動校內的各個力量,力爭與家長、社會取得及時的聯(lián)系、溝通、交流,讓他們參與到學校管理工作中。(2)在校內要建立健全的教學監(jiān)督組織、制度等,從而為教學改革提供有效的、可靠的、適用的改進意見。
三、加強對教師的管理,促進和諧發(fā)展
學校的一切工作以教學為主,教師在教學中處于主導地位,教學質量的高低歸根到底取決于他們,因此,教學管理的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對教師的管理。而對教師的培訓、進修與評價又是教師管理的重要方面。在對教師的培訓與進修的管理方面,我們應注意把教師的長期脫產(chǎn)校外進修與校內進修提高結合起來。國家和有關部門要建立多種多樣的培訓、進修機構,并從制度上予以保證。
對于教師的管理,主要是加強對教師的培訓、進修、評價等。通常情況下,要加強對教師長期脫產(chǎn)校外與校內進修的有機結合。通過國家和有關的教育部門制定、建立多樣化培訓機構等,促使其從制度上給予一定的保證。就目前來講,部分學校、教師受到一定條件的制約,想要進行脫產(chǎn)校外進修存在一定的困難性,所以,針對教師的進修一定要加強校內的進修。學校也可以是定期、定時請有關的專業(yè)人士到校內為教師培訓,負責他們的進修任務,盡可能地提升并形成一定的制度。同時,還要在校內充分利用在職進修,常見的有講座、教研會、老帶新、個別性的指導等。對于教師的評價方面,學校要建立規(guī)范的校內校外的教師評價機構,還要制定合理、科學的評價標準,促使形成完整的評價機制,以提升教師的工作水平。在管理方面,尤其是加強對教學質量的提升。學校要全面落實、貫徹黨制定的教育方針,各學校根據(jù)自身的具體情況提升素質教育的高質量。因而,在教學管理過程中,注重教育教學質量,樹立以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服務的管理思想,尤其是教育教學行政管理應更加注重這點。
在目前,由于種種條件的限制,對一些學校的一些教師來說,脫產(chǎn)校外進修存在著不少困難,因此,我們應加強校內進修。學校要有專人負責教師培訓、進修、提高,并要形成制度。要充分利用校內在職進修的多種形式,如新任教師進修、以老帶新、個別指導、舉辦講座、觀摩教學、組織教學研究會等等。在對教師的評價方面,要建立評價的組織機構,包括校外的教師評價機構和校內的教師評價機構;要制定各種評價標準,使教師評價科學化;要加強形成性評價,使評價真正起到發(fā)現(xiàn)問題和提高教師水平的作用。教學管理要在提高教學質量上下功夫。辦好學校的主要工作,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提高素質教育質量。因此,教學管理要在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上下功夫,學校管理應樹立管理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服務的思想,根據(jù)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需要從事教學管理,特別是從事教育教學行政管理,就更要注意這一點。
成功的管理,除了有一套科學規(guī)范的管理制度之外,更需要從人的情感需要和發(fā)展的角度來思考管理的方法。我們的管理在追求“工作認認真真、一絲不茍”的同時,更追求“工作創(chuàng)新有效,和諧共處”的境界,以給我們工作的環(huán)境空間營造一種舒緩、寬松、和諧的氛圍。在管理中,我們積極營造一個尊重人、信任人的環(huán)境。學校領導與教師交往,做教師的知心朋友;關心教師的生活,盡力提高教師的物質待遇。學校領導給予教師充分的信任,放手讓教師發(fā)揮創(chuàng)新才能,讓教師愉快地工作、學習和生活,從而增強了教師的自我管理意識和對領導的信任感,達到了“管”是為了“不管”的更高的管理境界。
總之,對小學的教育教學管理,不僅僅要制定合理、科學、規(guī)范化的教育教學管理制度,更重要的是要從情感上分析和思考管理。通過有效的管理,為師生提供和諧、民主、輕松的教學環(huán)境,以提升教師的教學質量、學生的學習能力,最終增強師生的自我管理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