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璐
摘要:新課程改革鼓勵學生更多的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合作學習已經成為提高學生成績的重要手段。這種學習方式是對傳統(tǒng)教學的一種突破和補充,已經被越來越多的教師認可和采用,有利于學生主動學習、個性化學習。如何更加有效的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已經成為很多一線教師的努力方向。在新課程理念的引領下,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對以下問題作些探討。
關鍵詞:合作學習;探究;分工;交流
一、小組合作學習的意義
小組合作學習是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相互分工明確的探究性學習方式。這種學習方式有利于學生合作精神的培養(yǎng)、團隊意識和集體觀念,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競爭意識和能力,在小組成員之間相互交流和幫助下,會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發(fā)展。以這種形式進行教學,更夠培養(yǎng)學生處理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得到提升。在學習過程中,教師會對學生的具體表現(xiàn)進行打分,組內成員累積分數(shù)最高的即為優(yōu)勝組,通過組間成員的競爭,會提高做題的質量和速度。我們都知道,在每個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fā)現(xiàn)者、研究者、探險者。在教學中,合作學習以學生為主體,使學生的探究欲望得到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精力自然會更加集中,教師抓住時機將學生引入知識的殿堂,比如:在一節(jié)以深入理解一次函數(shù)的性質、熟練掌握其應用為教學內容和目的的練習課上,首先向學生提出有明確要求的任務“在前面我們已經對一次函數(shù)的性質和應用有了初步的掌握,每個小組編擬一道有關一次函數(shù)的題目;再與其他小組交流,更換題目,分別求解;最后進行總結。”學生明確要求后,馬上就會著手去做,在活動中,根據(jù)已有知識認真求解,同學們爭先恐后,在活動過程中發(fā)現(xiàn)了成員間的不足,更能學習互相的亮點。最后進行了總結,這樣在活動過程中學生。通過小組間的合作學習,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良好的競爭意識。
二、學會科學分組,合理分工
科學分組,合理分工是小組合作學習順利開展,發(fā)揮好小組合作學習功能的前提。要根據(jù)學生的基礎知識、認知能力、學習習慣、性格因素等進行綜合評定,然后按照“異質同組,組間同質”的原則進行分組,每小組4~6人。以便成員之間優(yōu)勢互補,組間進行競爭比較。教師還要根據(jù)學習內容的不同、學生的特長、個性差異合理分工,也可以由合作小組的成員民主協(xié)商,自行分工,充分發(fā)揮小組成員的作用與優(yōu)勢,保證活動的高校開展。合理分組之后,還要選好組長,組長在活動過程中起著組織和帶頭作用,是老師的得力幫手,關乎著合作學習的效率和成敗。我們可以通過毛遂自薦、集體表決的方式選組長,明確對小組長的要求和任務。在班級交流討論中,組內成員輪流發(fā)言,不搞優(yōu)等生的權威,體現(xiàn)學生之間的平等關系,培養(yǎng)學生的信心和積極性。另外,考慮到學生注意力集中時間有限,為了提高學生的興奮點以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合作小組應該至少每學期調整一次,以便讓學生有更寬的交往空間。
三、處理好教師的角色意識,及時對合作過程實施調控
在合作學習中,教師角色的轉變直接影響著學生在小組中的角色。合作交往中教師的主要行為表現(xiàn)在傾聽、交流、協(xié)作、分享,教師應引導學生進行學習,時常參與到學生的學習活動中,因而教師在合作學習中同時扮演了權威、顧問、同伴三種角色。教師應針對班級、小組的具體情況,用恰當?shù)恼Z言,對學生進行恰當?shù)囊龑?,幫助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同時,教師應鼓勵學生更多的參與,及時作出指導和調節(jié),促成高效的互動過程。
四、善于把握合作時機,使學生積極、有效地合作
合作學習的主體是學生,教師應根據(jù)具體情況的需要,選擇最佳時機,積極、有序、有效地組織學生開展合作學習。
1、在重點、難點處進行合作學習。
教學的重點難點往往是學生理解掌握的難點,在這些地方加強合作,有助于教學目標的達成。
例如:《平方差公式》一節(jié)中,經歷平方差的推導過程是滿面學生學習的重點,如何歸納出公式是教學的難點。在教學中,教師先出示四道計算題:
(1)(1+2X)(1-2X)(2)(2a+3)(2a-3)
(3)(100+1)(100-1)(4)(X-6)(X+6)
小組將答案求出,再由教師啟發(fā):請大家觀察一下,找一找其中的規(guī)律?經過幾分鐘后,再組織學生合作交流,教師到組內與學生交流,指出學生的優(yōu)缺點,然后各組選出代表代表全組進行發(fā)言,并引出平方差公式。這里,學生應先有獨立思考的時間,有自己的見解后再合作探究,然后組間交流,將合作探究發(fā)揮到最大作用。
2、在迷惑、混沌處進行合作學習。
教學過程中,當學生思維處于混沌、迷惑狀態(tài)時,組織學生相互交流、辯論,有助于澄清概念,加深理解。
例如:在《多項式除以單項式》一節(jié)中,教師提出問題:(ad+bd)÷d應該怎么做?用學過的知識能否解決,怎樣轉化?引導學生思索,隨之展開討論,然后各組拿出討論結果,再組間交流、辯論……學生在激烈的語言交流中“學他”和“自檢”,經歷由模糊到清晰,螺旋漸進,分化整合的過程,最終形成準確、清晰的建構。
3、在深化、拓展處進行合作學習。
深化、拓展處是再創(chuàng)造的生長點之一,往往具有開放性和綜合性,此時進行合作,有助于擴展學生的思維,激發(fā)學生的靈感,形成獨特的認識。
例如:在《平方差公式》一節(jié)中,在學生發(fā)現(xiàn)了平方差公式后,教師組織學生采取小組合作的形式,利用平方差公式自編應用題,看哪組編得又快又多又好。在討論過程中,教師發(fā)現(xiàn)學生積極主動,編出了不少有特點的題目,但思維角度基本相同,于是便提醒學生從多角度來編題,這樣就使學生在發(fā)散性思維過程中,不僅關注流暢性,還關注變通性,更關注獨創(chuàng)性。
總之,合作學習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能力、合作意識與合作精神,并在愉悅和寬松的氛圍下快樂學習,加深了學習的樂趣,形成了自主探究能力??梢?,有效開展合作學習對學生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以及知識能力的獲取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楊薇.韋特海默的數(shù)學教育思想在數(shù)學教學中的應用[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