顓孫永勛 羅穎嘉 李建國
心電圖是診斷學見習帶教的重點內容之一,是臨床醫(yī)學學生必須掌握的內容,而心電圖理論知識深奧,內容抽象,常規(guī)的教學方式難以收到好的效果。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閱讀心電圖的能力,我們應用新媒體的方法輔助心電圖教學,以期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做到融會貫通,理解心電圖,掌握心電圖。
在中山大學臨床醫(yī)學系2015級本科生中抽取50名學生,隨機分為兩組,每組25名學生;新媒體輔助教學組男性11人,女性14人,平均年齡(20.3±0.5歲);常規(guī)教學組男性12人,女性13人,平均年齡(20.1±0.4歲);分別進行新媒體輔助下的心電圖見習課教學及常規(guī)心電圖見習課教學,研究時間2017年4—12月。
1.2.1 教學方法 常規(guī)教學組進行理論授課及心電圖實訓課,新媒體輔助教學組進行理論授課、心電圖實訓課及新媒體輔助教學。
(1)理論授課:課堂講解心電圖基本理論知識,包括心電圖的基本原理、心電圖各波段形成的原理及意義、心電圖的測量、常見心臟疾病的心電圖特點等,采用大班教學方法。
(2)心電圖實訓課:心電圖實訓課內容包括復習心電圖基本理論知識、示教心電圖機的操作順序、講解心電圖的分析流程,然后采用病例討論法進行心電圖教學,學生匯報病史,然后閱讀心電圖,詳細描述心電圖特點和診斷,圍繞該病例,由其他學生提出問題,進行討論,最后由帶教老師總結。
(3)新媒體方法輔助心電圖教學:建立“逸仙診斷學堂”微信公眾號,讓所有學生關注此公眾號,老師定期在公眾號發(fā)布心電圖理論及疾病心電圖特點的相關文章,采用圖文并茂的方式,文章生動有趣,易于為學生接受和理解,內容包括《如何理解竇性心律的心電圖特點》《如何準確判斷心電軸》《為什么室性QRS波會寬大畸形》《心臟也有江湖》《山地馬拉松之飄忽的P’》《期前收縮心電圖特點總結》等。
1.2.2 效果評價 在心電圖見習完以后進行隨堂小測,題型包括英譯中、簡答、心電圖分析。滿分為100分,大于或等于90分為優(yōu)秀,80~89分為良好,60~79分為及格,小于60分為不及格,優(yōu)秀率=優(yōu)秀人數(shù)/總人數(shù)×100%。
采用SPSS19.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兩組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shù)資料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新媒體輔助教學組及常規(guī)教學組的考核平均成績?yōu)椋?1.8±2.4)分、(85.2±2.5)分,新媒體輔助教學組優(yōu)于常規(guī)教學組(P=0.010);新媒體輔助教學組及常規(guī)教學組的優(yōu)秀率分別為80%、52%,新媒體輔助教學組優(yōu)于常規(guī)教學組(P=0.037)(表1)。
表1 新媒體輔助教學組及常規(guī)教學組成績比較
結果表明應用新媒體的方法輔助心電圖教學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新媒體輔助教學組的考核成績優(yōu)于常規(guī)教學組,新媒體輔助心電圖教學便于理解心電圖的基本知識,有助于提高心電圖見習課教學效果。
心電圖是心血管疾病診斷中最普遍采用的方法和臨床工作中最基礎的檢查工具,是臨床醫(yī)學生必須掌握的診斷學基本內容之一。由于心電理論和向量知識深奧抽象,心電圖形態(tài)特征分散龐雜,枯燥難記,教師授課和學生學習均感到困難。如何激發(fā)學生積極性,提高教學質量一直是心電圖教學研究的課題[1]。近年來應用PBL(problem-based learning)、TBL(team-based learning)、翻轉課堂、多階段強化教學及應用心電向量圖等教學模式,雖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學生學習積極性仍有待提高[2-9]。
新媒體是利用網絡技術、數(shù)字技術,通過無線通信網、互聯(lián)網等渠道,以及手機、電腦等終端,向用戶提供信息服務的傳播形態(tài),有別于傳統(tǒng)的電視、廣播、報刊等傳統(tǒng)媒體。當今社會智能手機的普及、微信的廣泛應用為新媒體輔助教學提供了便利。新媒體應用于醫(yī)學教育,拓展了醫(yī)學教育的廣度及深度,給學生提供了極大的學習自由度,是傳統(tǒng)醫(yī)學教育方式的有益補充[10-13]。
新媒體輔助心電圖教學具有以下優(yōu)點,微信公眾號發(fā)布的心電圖知識具有形象生動的特點,結合示意圖、動畫等形式,形象展示心電圖基本知識,學生對此比較感興趣,易于記憶。另外,另外學生可利用碎片化的時間進行學習,提高了學習效率,充分利用時間。新媒體方式可利用多種方法強化記憶,例如可以利用圖形、文字、口訣及比喻的方式強化記憶,提高學習效果。方便與師生互動,在微信公眾號內學生可以參與評論,提出問題,老師也可以實時解答。方便考核,強化訓練,在教學內容的最后,設置數(shù)個問題或疾病心電圖,考核學生的基本知識及心電圖判讀能力。
總之,應用新媒體的方式輔助心電圖教學,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對本門課程濃厚和旺盛的求知欲,提高了心電圖的教學效果,是一種值得嘗試的教學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