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魯貴卿
從前有兩個和尚,分別住在相鄰兩座山上的廟里。兩山之間有一條河,兩個和尚每天都會早上下山去河邊挑水,久而久之,他們便成為好朋友了。
就這樣,在每天的挑水中,時間不知不覺過了5年。突然有一天,東山的和尚沒來挑水,西山的和尚想:“他大概睡過頭了。”哪知第二天,東山的和尚還是沒有下山挑水。第三天還是一樣。一個星期過去了,西山的和尚心想:“我的朋友可能生病了,我要過去看望他,看看能幫上什么忙?!?/p>
當他爬上東邊山上,看到他的老朋友時,很是吃驚,因為他的老朋友正氣定神閑地在廟前打太極拳,一點也不像很久沒喝水的人。他好奇地問:“你已經一個星期沒有下山挑水了,你喝什么啊?”東山的和尚帶他來到后院,指著旁邊一口井說:“這5年來,我每天做完功課后,都會抽空挖這口井。即使有時很忙,能挖多少就算多少。如今,終于讓我挖出水了,我就不必再下山挑水,我可以有更多時間練我喜歡的太極拳了?!?/p>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8小時內工作干得再好,那也只是“挑水”。一定要記得利用下班后的時間不斷充實自己,挖一口屬于自己的井,培養(yǎng)自己某一方面的能力。
挖一口屬于自己的井,就會有更多時間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拓寬人生的空間。
現今社會,智能手機的出現,似乎改變了人們的生活。不知從什么時候起,地鐵、公交、車站等公共場合,抬眼望去,人人都在埋頭看手機,或者聊天,或者瀏覽新聞,或者看視頻,沉浸在手機的世界中。
或許有人會說,我每天拿著手機,是在瀏覽新聞資訊、在接受新聞信息,這有助于我的工作和生活。網絡資訊確實對我們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幫助,但如果你每天把大量的時間耗費在網絡資訊上,對自己的成長發(fā)展,沒有任何益處。
一個人的成長需要在某一個領域進行持續(xù)學習,如同挖井,只有堅持不斷地在同一個地方深挖,才能挖到深處的清泉。如果我們東一鏟子,西一鏟子,只能是如同猴子掰玉米,掰一個丟一個,到最后,什么也學不到,什么也記不住,空耗寶貴的時間和生命。每天拿出一些時間,去挖出屬于自己的一口井,當我們挑水挑累的時候,就可以在自家的院子里,喝到清澈的泉水。
挖一口屬于我們自己的水井,是把工作做到最優(yōu),培養(yǎng)某一方面的特長。這樣,我們就會成為某個領域最有發(fā)言權的人。
挖一口屬于我們自己的水井,是發(fā)展自己的興趣愛好,去練習繪畫、書法、歌唱……在工作之余,為自己的心靈尋到歸處。這樣,當我們日漸老去的時候,不會因為逐漸告別職場舞臺而無所適從。
利用下班后的時間不斷充實自己,挖一口屬于自己的井。昨天的努力是今天的收獲,今天的努力就是未來的希望。當年齡逐漸增長,我們挑不動水時,仍然還會有水喝。別忘了現在就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