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才
藝無止境,學無止境。書貴厚重、貴質(zhì)樸、貴高遠、貴凝練、貴融和。
書法亦猶佛法,悟書當如參禪,市井熙攘煩囂,“閉門即是深山”。沉寂斗室,甘守淡泊,舍卻浮躁,心智自遠,樂浸其中,天地之自寬也。學無止境,書無極至,欲探書之奧妙,當傾畢生之力,必恪守規(guī)矩法度,外師造化自然,融入道德修養(yǎng),寄托平生之感。
李子才 書法作品
李子才 《小楷扇面》 2014年
對于學習古人的書帖其方法不過是摹和臨,摹是學習初級階段的方法,一般進行的時間比較短。而使用時間長、頻率高,甚至伴隨一生的學習方法是臨帖。有“寫到老,學到老,臨帖到老”的說法,據(jù)說書法大家都是這樣做的,此例不少。要經(jīng)常臨帖向古人學習,不斷吸收古人的長處彌補自己的不足,才能使寫字的水平越寫越高。臨有兩種方法:對臨和背臨,拿到一本好的書帖,首先是做臨寫的準備工作,那就是精讀細看。
研究分析字帖里面字的用筆方法和字形的特點,然后照著字帖上的字下筆臨寫,這叫對臨。對臨熟悉以后再背臨,逐步進行。至于臨帖到什么程度好,說法不一。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各有高論。有的說學得越深越透越好,也有的說學得太深太像了不好出來。我認為學得越深越透學到的東西越多,出來的水平越高。當然學深學透既需要時間,更需要毅力。在當今這個科技高度發(fā)達,社會誘惑力極強的時代,必須具備耐得住寂寞的優(yōu)秀素質(zhì)才能做到學深學透,否則將無法堅持到底,只能半途而廢,望洋興嘆了。
在學習書法的道路上,其實有兩條路,一種是現(xiàn)實的路,一種是心路。只有把心路與現(xiàn)實之路合二為一,你才能在這條路上走好。而現(xiàn)實的路有時候是坎坷的、曲折的、狹窄的;有時候是平坦的、筆直的、寬闊的。你一旦踏上了這條路,你是否走得心情舒暢、是否能達到你的目的地,起決定因素的是你的心路。如果你的心路與坎坷、曲折、狹窄、平坦、筆直、寬闊的路段緊緊相融,把坎坷當作平坦,把曲折當作筆直、把狹窄當作寬闊;反之,把平坦視作坎坷、把筆直視作曲折、把寬闊視作狹窄。那么,請相信,距離你要達到的目的地已經(jīng)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