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宏偉
問:與我老婆相比,我看問題更理性、更全面。最近,我接送孩子多一些,發(fā)現(xiàn)他居然跟他媽媽很像,看問題很極端,很情緒化。雖說孩子看問題不免幼稚,但我希望他盡快成熟起來,學會理性地、更全面地看待問題。請問,有什么好辦法嗎?
答:你可以讓孩子學點哲學。挪威著名作家喬斯坦·賈德說:“每個孩子都是天生的哲學家,因為他們天真好奇、思維活躍。”而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員張侃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孩子在童年時期接觸生活中的簡單哲理,初中以后再學習哲學理論,對身心成長更有益處。
學哲學,看事物更全面。古希臘文中,哲學的含義是“愛智慧”,即追求真理、哲思。哲學反映了較系統(tǒng)的世界觀,是對思辨能力要求較高的一門學科。哲學能幫助孩子學習認識世界的思想方法,讓他們看到事物的多樣性,積極面對人生。
瑞士兒童心理學家讓·皮亞杰曾提出“兒童認知發(fā)展階段理論”,認為只有到了一定的年齡段,思維能力具有更大的靈活性,認知能力達到一定的水平,大腦才能接受較深奧的理論知識。上中學前,孩子的思維模式發(fā)展并不完善,學習系統(tǒng)的理論知識有負擔,并難以理解這些知識。上中學以后,孩子的思維逐漸有了邏輯性,觀察事物不再局限于感知,可以從具體的內容中得出一定的結論,這時讓他們學點哲學理論,能培養(yǎng)他們的思辨能力,考慮問題更周全、更理性。
孩子上中學前,家長可以潛移默化地教他一些簡單的哲理,讓他從經驗中學習哲學。比如孩子考試沒考好,家長不應責備,可以說:“這次沒考好,下次爭取通過努力將題目答對,取得更好的成績?!币源藵B透給孩子“事物不是一成不變的,可以互相轉化”的道理;也可以讓孩子從書本中學哲學,給他講述繪本、童話、國學故事等,教會其為人處世、看待世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這種方式更利于理解和記憶;還可以讓孩子學習小伙伴身上的優(yōu)秀品質或好習慣,知道取長補短的哲學內涵。
上中學后,可讓孩子適當學習系統(tǒng)的哲學原理。青少年時期是孩子成長的關鍵期,家長應將哲學思想融會貫通地傳授給孩子,比如在語文閱讀、寫作中,多培養(yǎng)孩子對生活的感悟能力,在數(shù)學、物理中,傳授給孩子辯證統(tǒng)一的解決問題理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