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新霞
在臨床惡性腫瘤疾病中,宮頸癌十分常見,而對其進行早期診斷能夠及早明確患者疾病類型,進而進行有效治療,降低臨床死亡率[1]。而對其進行早期十分重要,能夠顯著降低我國宮頸癌的死亡率[2-5]。本院對彩色多普勒超聲在宮頸癌盆腔淋巴結轉移中的診斷效果進行分析,見本文研究詳細描述。
選取本院收治的200例宮頸癌盆腔淋巴結轉移患者,所有宮頸癌盆腔淋巴結轉移患者的收取時間(2015年10月18日—2017年12月26日),電腦隨機將其分為觀察組(n=100)、對照組(n=100)。
觀察組中,年齡為20~45歲,平均年齡為(32.01±1.02)歲。對照組中,年齡為21~45歲,平均年齡(31.15±1.06)歲。對照組100例和觀察組100例宮頸癌盆腔淋巴結轉移患者各項指標相比,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觀察組采取彩色多普勒超聲,具體措施:選擇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進行操作,叮囑患者在實施檢查前8小時禁食,并保持膀胱處于充盈的狀態(tài),取患者仰臥位實施操作,將探頭頻率設置為3~8 MHz,并根據(jù)患者具體情況選擇一超聲掃查或腹部超聲掃查,對患者整個盆腔進行掃描,對淋巴結的邊緣、大小、形態(tài)以及內(nèi)部回聲情況進行檢查[6]。
對照組實施CT診斷,主要內(nèi)容:在患者實施檢查前,叮囑患者禁食8小時,取患者仰臥位進行操作,將頭部先進,實施向上掃描,直至宮體顯示完畢。待CT平掃完畢后,需指導患者將體位保持不變,由患者注入100 ml對比劑,注射速率為每秒2.5~3.0 ml,實施動脈期掃描,待1 min后實施門靜脈增強掃描,掃描部位包括胸腹部、盆腔以及腹部,待所有掃描完畢后,由臨床專業(yè)醫(yī)生對影像學圖片進行分析[7]。
對比且分析兩組宮頸癌盆腔淋巴結轉移患者的檢出率。
對比且分析兩組宮頸癌盆腔淋巴結轉移患者的誤診率和漏診率。
本次研究中實施SPSS 26.0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對照組以及觀察組宮頸癌盆腔淋巴結轉移患者的檢出率、誤診率和漏診率等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宮頸癌盆腔淋巴結轉移患者診斷符合率為95.00%,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觀察組宮頸癌盆腔淋巴結轉移患者漏診率3.00%、誤診率為2.00%,均低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宮頸癌是多發(fā)以及常見惡性腫瘤,以陰道出血作為早期癥狀,貧血作為晚期癥狀,該疾病具有發(fā)病率高和死亡率高等特點,給臨床治療增加了困難[8]。目前臨床上對于該疾病的治療主要以手術治療為主,但需根據(jù)患者病情具體情況實施針對性的手術治療,進而提高患者治愈率,因此,早期確診患者病情十分重要[9]。
近年來隨著臨床醫(yī)療技術不斷創(chuàng)新以及發(fā)展,彩色多普勒超聲在臨床廣泛應用,能對患者病灶范圍、大小進行觀察,能在治療過程中確定患者淋巴結轉移情況[10],彩色多普勒超聲為臨床應用率較高的一類診斷方式,該方式具有諸多優(yōu)勢,如經(jīng)濟性、安全性、無創(chuàng)傷、無輻射、操作簡便以及可移動性等,將其應用于宮頸癌盆腔淋巴結轉移患者中,能夠取得滿意效果[11]。該方式能夠對患者淋巴結的形態(tài)、內(nèi)部結構、周圍組織器官之間的關系以及淋巴結大小進行清晰的探查,進而明確疾病類型,提高檢出率[12]。
表1 對比兩組宮頸癌盆腔淋巴結轉移患者診斷符合率
表2 對比兩組宮頸癌盆腔淋巴結轉移患者漏診率和誤診率 [n(%)]
經(jīng)研究表明,觀察組宮頸癌盆腔淋巴結轉移患者診斷符合率為95.00%,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宮頸癌盆腔淋巴結轉移患者漏診率3.00%、誤診率為2.00%,均低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彩色多普勒超聲在宮頸癌盆腔淋巴結轉移中具有較高的診斷價值,能夠避免誤診和漏診現(xiàn)象的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