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傾城
少年的叛逆來得或遲或早。
他才大一,輔導員已經明確在大會小會上說:你們要規(guī)劃一生的行程了。想出國的,趕緊背2萬單詞刷托福,英語應該是你們的最強項,絕不是后腿;想考研的,現(xiàn)在就要看學校看專業(yè),不要到大三大四慌了手腳;想考公務員的,想考司法證的,全得定一個自己的時間表。實在不知道考什么,那就“平趟”吧,把駕照、各種相關的資格全過一遍——總之,你們不是小孩子,不能混著過了。
而他,恨不能把手里的書一甩,四仰八叉躺下來。他心里有個聲音在喊:這都是套路,成年人編織的無數(shù)個繭,把他們蝴蝶一樣七彩的青春一一抓進去,再出來的就是循規(guī)蹈矩的一生了。我不要成為“套路人”,我可能想鮮衣怒馬,我也許想平平淡淡,我對世界要的不多,世界——你能不能也別來煩我?
如果能夠,他愿意一直混下去——愿意的人多了,輪不上他??傊?,大三大四來得何其迅猛,他考研,一刷失敗,考公,毫無疑問仍是失敗。他在校招的校園里晃了幾圈,甚至沒有遞簡歷的勇氣:是的,他成績平平,沒什么證書,沒參加過什么社會實踐,沒有拿得出手的兼職。他鬧騰過要出國,父親說:何必呢?換個國家玩游戲?現(xiàn)在中國的網速夠快的了,你到美國加拿大,村里的網速還不一定比中國快。只有創(chuàng)業(yè),才符合他的海闊天空,父親嘆口氣:人家都是拿別人錢創(chuàng)業(yè)的,你有什么本事,誰會愿意拿錢給你玩?我是你親爹我都不愿意。
父親對他說:你不小了,要考慮自己的一輩子了——這話真耳熟。唯一的區(qū)別是,四年前,他覺得刺耳;四年后,他整個人都痛得抖起來。最關鍵的是:他發(fā)現(xiàn)自己的愚蠢可笑,他想躲避套路,想避開庸常無味、一眼看到頭的日子,結果,卻鉆進了新的套路:所謂宅男。
要如何逃開那些一眼看到頭的日子,堅決不做套中人?
他說的乃是文學上的名篇,我回他的卻是數(shù)學上的概念:建模。
我問他:你知道什么是建模嗎?建模是在具體實踐之前,把這件事先用模型的方式呈現(xiàn)。
大樓要想成形,建筑師腦子里先有模型,再把模型的框架細節(jié)一一在紙上落實。這模式從何而來?完全指著空中樓閣嗎?或者靈機一動嗎?當然不是,天下沒有什么建筑是完全孤立的、與其他建筑絕對沒有相似之處的。大家都有相似的層高、采取同樣的原理,至少在你看不見的地方,下水管道總是差不多的。你能不能修出一個規(guī)避所有套路的大樓?這意味著,你連樓梯層階高度都得自己設計。
長篇小說如何完成?作家先想出一個概念,這就相當于草圖,再以草圖為基礎,一步步充實豐滿。小說的結構大同小異,單線制、雙線制;敘事手法不過那么些:先抑后揚、背面敷粉……說起來,難免都是套路。可不可以反套路?當然,做文體試驗的作家多的是,但試驗可未必成功,折戟而歸的是大多數(shù)。
最搞笑的是,有些人誤認為自己是創(chuàng)新,其實最后發(fā)現(xiàn)不過出于無知。比如有段時間,《暗算》之類的諜戰(zhàn)劇十分流行,我一個年輕的小作者朋友無比興奮地跟我說:他發(fā)現(xiàn)了一個寫作的盲區(qū),他將深入,勢必一鳴驚人。他說:人家寫的都是我黨深入敵后,他想逆而行之,寫敵人深入我黨。我看了他半天,慢慢地說:寫,是肯定可以寫的,但這不是什么盲區(qū),我小時候這樣題材的作品就很多,什么《黑三角》之類,那時候我們叫它們是“特務片”。
那么,說到人,其實和建筑、和寫作沒有質的區(qū)別。成年之前是從一團肉慢慢到小動物再到人的階段,但成年之后,人就要有全局觀念了:你打算過什么樣的人生?閑云野鶴不是不好,但最好明白,真實的人生就是很瑣碎的。你現(xiàn)在如果能云淡風清過日子,是因為其他人(多半是你的父母)為你處理了所有瑣碎。你想永遠這么逍遙下去,他們得長生不老,如果他們不能,你可能得換到“國家即父母”的地方去,或者得嫁娶一個“親爸親媽型老公老婆”。但這個如何實現(xiàn)?你恐怕得下功夫。你的人生藍圖是竹外桃花三兩枝,那竹枝得你自己種,桃花也得自己栽。
你想賺大錢?沒問題。這是良好的意愿,可喜可賀。但從哪里下手?什么是你的長處什么又是你的短處,你得心里有數(shù)。如果你是天天躺在床上瀏覽網頁的重度手機患者,這事兒就省省吧。你希望自己的人生是碗勵志雞湯,OK,現(xiàn)在就開始三更燈火五更雞吧,才有機會將來把那只吵你起床的雞燉了。
不要千方百計繞開套路了,那都是千百萬人用心血智慧總結出來的人生大道。有些像勾股定理一樣定不可破,有些雖然也只是條條大路通羅馬中的一條——但走的人多,多半說明這條路比較近或者比較平坦。傳統(tǒng)民歌《走西口》可不也唱嗎?“哥哥你走西口,走路要走大路……”
我完全理解年輕人想走“少有人走的道路”的決心,包括我自己,離開公務員世界,進入自負盈虧的王國——但這不是自由,這是一日不做一日不得食的更大約束。但我一點兒也不后悔,因為我現(xiàn)在的狀態(tài),全心傾注于寫作和日常生活,就是我童年幻想的樣子。
在我不知道“建?!边@個詞之前,我為自己的未來建了模,而且終我一生,默默地實現(xiàn)它。
套路就是模型,沒必要百分百吻合,卻也絕無必要為了避免套路而特意繞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