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雷
摘 要:本文簡要介紹《中華傳統(tǒng)文化百部經典·孟子》一書編輯出版經過,特別是作者梁濤教授對于本書的反復修改、不斷打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令責編深為感動。該書的編輯出版是責編向作者和各位專家學習的難得機會。
關鍵詞:《中華傳統(tǒng)文化百部經典》 工匠精神 編輯出版
2017年歲末,《中華傳統(tǒng)文化百部經典》首批十本圖書面世。如果說每本書的出版都會有一些故事的話,那么這套書的出版背后卻有著太多的故事。筆者作為《孟子》一書的責任編輯,“百感交集”正可形容此刻的心情。這本書的解讀者是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梁濤教授。
一、叢書編纂緣起與總體要求
早在2014年,國家圖書館即根據中宣部的要求,策劃了《中華傳統(tǒng)文化百部經典》編纂項目,2014年年底,經過文化部向中宣部報送了項目方案。之后成立了專門的《百部經典》辦公室,擬定項目書目,啟動樣書編纂,多次召開《百部經典》座談會、編纂工作匯報會、編委會等,進行書目遴選、撰稿與審定等細致的工作。國家圖書館出版社專門成立《百部經典》編輯室,制定編審工作規(guī)程、從各個編輯室抽調骨干編輯擔任責編等。
叢書陣容擔得起“豪華”二字。顧問包括:饒宗頤、馮其庸、葉嘉瑩、章開阮、張豈之、劉家和、烏丙安、程毅中、陳先達、汝信、李學勤、錢遜、王蒙、樓宇烈、陳鼓應、董光璧、王寧、李致忠、杜維明。編委會主任委員是中央文史館館長、北京大學國學院院長袁行霈先生,副主任委員是中國國家圖書館館長韓永進先生。編委包括:瞿林東、許逸民、陳祖武、郭齊勇、田青、陳來、洪修平、王能憲、萬俊人、廖可斌、張志清、梁濤、李四龍。
本套叢書編纂宗旨可以概括為八個字:激活經典,熔鑄古今。對每部典籍,均設“導讀”“注釋”“點評”三個欄目加以詮釋?!皩ёx”居一書之首,主要介紹作者生平、成書過程、主要內容、歷史地位、時代價值?!白⑨尅苯忉屪衷~、注明難字讀音,串講句子大意,務求簡明扼要。“點評”包括篇末評和旁批兩種形式,撮述要旨,畫龍點睛。
為了保證出版質量,編委會還專門為每本書配備了二至三人組成的審訂組。作者交稿后,首先審訂組審讀。作者根據審訂組意見做修改。出版社專門為每部書稿配備了一名責任編輯和一名特約編輯。特約編輯一般是資深編審。對于初審后基本達到齊清定的書稿,許逸民先生還要審讀并提出意見,然后才是社內三審。印前,袁行霈先生還要審查毛樣書。過完這全部流程,一本書才能進入印制階段。
二、《孟子》一書編輯加工處處體現工匠精神
所謂工匠精神,包括了敬業(yè)、專業(yè)、一絲不茍、追求完美等內涵?!睹献印芬粫木庉嫾庸淖髡摺<?、編輯各個層面上都體現了工匠精神。
(一)審訂組對書稿高標準嚴要求
審訂組為《孟子》一書配備的審訂專家是錢遜、李存山、廖可斌三位先生。審訂組組長錢遜先生提出了很多意見:導讀第一部分“孟子其人”第二點“士的自覺”,錢先生認為,此節(jié)專談士,不及孟子其人,可刪。關于孟子的思想學術,錢先生建議著重講孟子思想的影響:①對儒學發(fā)展的貢獻和影響;②對后世中國人精神品格、中華民族精神的影響。不能限于《孟子》一書和孟子其人的地位,重要的是孟子思想對中華文化和歷史的影響和意義。錢先生又說,孟子人性學說不可限于談性善一點。此點與反對生之為性、明人禽之辨二者宜作為孟子思想精粹加以闡述。說孟子是“人民代言人”拔高了孟子;注釋部分引用古注有點多,應該更通俗一點;建議眉批評更加精簡;壓縮歷史上一些人對孟子批評與質疑的聲音,加強正面解讀。廖可斌老師建議導讀部分談及性善論的意義一段,“其性善論又具有宗教性的功能與作用”這句話最好不提,免得岔開。關于導讀部分述及的仁政與王道,廖老師認為,行仁政首先要有仁心,這是一層;行仁政還要有具體措施,這是另一層。應明確分段,分層論述。針對眉批評,廖老師的意見是,點評文字,應通俗易懂。他還建議有些地方增加串講和注釋。他還專門替梁老師補了一些注,比如“清斯濯纓、濁斯濯足、自取之也”這句,廖老師專門寫了個注釋:“孔子的意思是說,水清,人們就拿來洗帽帶,水濁,人們就拿來洗腳。別人如何對待你,都是由你本身的狀況決定?!绷簼蠋煾鶕徲喗M意見刪減了大量古注,包括趙岐的注、朱熹的注等等。并將“人民代言人”的說法改成了“民眾代言人”。眉批評精簡后更加精彩。
(二)責任編輯與特約編輯對書稿加工一絲不茍
2017年7月本書發(fā)排。為慎重起見,作者選擇的底本是清代阮元的“十三經注疏”。作為責任編輯,首先就是核對原文。對照“十三經注疏”中的“孟子注疏”逐字逐句進行核對,保證文字絕對不能有錯,而標點則根據個人理解不同進行不同的點斷;由于“十三經注疏”是豎排繁體,本書引用原典過程中,保留了不少繁體字和異體字。經與作者梁濤老師溝通,適應本套叢書簡體字版總要求,繁體字改為簡體字,而對異體字則做了保留,力求原汁原味。例如“鄒與魯哄”,梁老師堅持用“鬨”字而不改為“哄”字。
由于書稿引文非常多,責編專門核對過整本書中雙引號、單引號用法,就句號在引號里還是在引號外的問題,也專門核對了全部書稿。由于古今地名變化較大,特別是近年來國家撤縣建市力度很大,地名變動較多,這些都需要上網核實。責編還在作者指導下,幫助作者重排了47種主要參考文獻順序,每本書都查了作者生卒年以及著作方式等情況。先分類,后按年代排序,眉目比較清晰。
經驗豐富的特約編輯孫彥編審對于導讀中引用的《孟子》原文,逐句查證了具體出處,確保無誤。逐字逐句核對引文,糾正了原稿錄入中的錯誤。特別是針對導讀中大段引用原文,專門與正文中原典對照,保證文字和標準符號完全一致。還就全書注釋格式統(tǒng)一問題,提出意見。特別是對于注釋中的古代作者,一一括注朝代。對于原典分段問題,也提出個人看法。注釋中,“薛,國名”,孫老師細心加上了古字,變成“薛,古國名”?!斑摚孛?,改為了“邠,古地名”?!把?,國名”,改為了“奄,古國名”。另外對于意思淺顯的句子,孫老師建議不出注釋。一些不常見的詞語,如饔飧,孫老師建議加上拼音yong′sun。孫老師非常注意引文出處,一定要作者查證版本、年代。
(三)作者對書稿不斷打磨,精益求精
從7月發(fā)排至10月見到毛樣書,梁濤老師打磨書稿用力之多、修改之勤,令人感動。
梁老師是個大忙人,但是對這部書稿確實是下了大功夫。全部書稿他自己看過兩遍。樣書又看過一遍。成稿以后不斷修改。特別是3.2章點評的第六點“知言”,刪掉重寫。第七點“贊美孔子”補充強調孟子推崇孔子主要在于兩點,一是孔子在得天下上能夠堅守仁道原則,二是孔子在出仕上能夠堅守義的原則。梁老師對6.5章、7.7章和9.4章的點評改的很細。比如,7.7章有一句注釋:“誰能執(zhí)熱,逝不以濯”,原來注釋是“誰能手持熱物,而不先用冷水洗手”,改為了“誰能手拿熱物,而不先用冷水沖手”。 兩字之改,意思表達更清楚了。9.4章點評部分增加了一段論述孟子對于禪讓的看法,梁老師認為,孟子對堯舜關系的說明,顯得曲折婉轉,更多反映的是他對禪讓問題的謹慎和保守,而這又與他親眼看到燕王噲讓國失敗有關。
到了本書四校階段,責編重點檢查了眉批評文字及出處,以及注釋序號,力求準確無誤。提醒作者幾處眉批評文字不妥,建議修改。如,“勸宣王知大勇而非小勇”,責編根據原典,建議改為“勸宣王好大勇而非小勇”?!叭省⒘x、禮、智、樂,其實皆事親、從兄也”這句,責編按照7.27章原典順序,建議作者調整為“仁、義、智、禮、樂”。
特約編審注意到眉批評多處用的是《趙岐注》,究竟是用《趙岐注》還是《趙岐章句》?傳統(tǒng)上一般是用《趙岐章句》,梁老師最后決定將《趙岐注》改為《章句》。國慶節(jié)前,最早的毛樣書印出來,梁老師又發(fā)現一些不太妥當的地方,就在9月30日、10月2日、10月6日、10月8日又拍照發(fā)給筆者,主要是對該書10.8章某些文字敘述感到不滿意。10月12日,改了一處眉批評:“以德役使,以力強迫”改為“天下有道,以德役使。天下無道,以力強迫”。之后,責編發(fā)現眉批評中“前途倒戈”似應為“前徒倒戈”之誤,另外關于於陵子仲的一段文字和出處也不太準確,請其核實。10月17日,梁老師又改了一處眉批評,“人待我橫逆,反求諸己”加一個則字,變成“人待我橫逆,則反求諸己”。此類修改,不勝枚舉。二校時,梁老師還對每一個眉批評具體放置位置,在哪一段哪一行做了詳細標注。
三、專家學者提出修改意見
一本書的出版,凝聚了太多人的心血。許逸民先生看到導讀中“挑戰(zhàn)孟子的地位”一句,建議改為“挑戰(zhàn)《孟子》的歷史地位”;針對《孟子》導讀中多處提到的“性”字,建議改為“人性”,以免讀者誤解。又提出,書中提到《詩經》,建議改為《詩》,因“十三經”中稱《毛詩》,不稱《詩經》。許先生看得很細,將“今屬廈門”改為了“今屬福建”,將“學官教科書”改為了“官方教科書”,將“尤對《周易》《論語》《孟子》三書有精深研究”改為了“對《周易》《論語》《孟子》三書尤有精深研究”。陳祖武先生看到毛樣書之后,認為文后主要參考文獻中錢穆先生《先秦諸子系年考辨》(商務印書館1935年版)不常見,梁濤老師因此改為了中華書局1985年版的《先秦諸子系年》。袁先生利用國慶放假期間審看了《孟子》樣書,挑出了幾處小毛病。
作為本書責任編輯,有機會向這么多專家學者學習,深感榮幸。值此首批圖書出版之際,記錄下編輯加工的艱辛歷程以及各位專家學者的審讀意見,以做筆者繼續(xù)前行的鞭策,并向各位專家學者特別是本書作者在修改加工書稿過程中的工匠精神表達深深的敬意。
(作者單位系國家圖書館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