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凱
設計過剩一直是廠家希望解決的問題,最佳的方案是達到一個平衡狀態(tài),既滿足消費者的使用需求,又能夠降低成本,達到環(huán)保要求。有些車型選擇了小排量加混動的形式,有些車型則直接砍掉了一個氣缸。事實上無論是減缸還是混動,成本都不會降低,環(huán)保達標才是最終目的。就像兩廂車當年在中國遇到的尷尬一樣,三缸車型目前看還是不被大多數人認同,在他們固有的印象里,抖動,動力降低,油耗升高這些顧慮讓消費者望而卻步,但是真的像讓你們想的這樣么?我們找到了目前市場上主流的三款三缸車型,轎車,MPV和SUV,從駕駛感受給大家最直觀的反饋,看看這些車到底是玩具還是工具。
名爵ZS是2017年上市的SUV,作為該品牌第一款互聯(lián)網主題的車型,動力并不是他們重點推廣的賣點,除了1.5T和1.6L排量外,ZS還推出了入門級的搭載1.0T發(fā)動機的車型,這款小排量三缸機也是上汽與通用共同研發(fā)的產品,旨在保證動力輸出的前提下,提高發(fā)動機的效率。最大功率92kW/5200rpm,最大扭矩170Nm/1800-4700rpm,從賬面看與其他四缸機沒有明顯劣勢,配合愛信6AT而沒有采用雙離合。在ZS的起步階段,由于渦輪介入較早,沒有感到滯后與孱弱,干凈利落的加速可以瞬間讓人忘記少了一個氣缸。但實際上它并不是偏向運動的調校,在進入2000rpm以后,發(fā)動機變得穩(wěn)健,變速器對于升擋的時機也會提前,這種舒適和流暢的感覺更像是日系的產品。6AT技術成熟,可以很大程度上彌補三缸機輸出的跳躍,可以說是一個黃金搭檔。故意降擋也不會激發(fā)它的怒吼,換擋邏輯上的限制也讓這款1.0T變得沒那么躁動,能讓消費者把注意力放在更有新意的車載互聯(lián)系統(tǒng)上。
寶馬1系118i搭載了一臺并不陌生的三缸機,在2系,X1和3系上都出現(xiàn)過,1.5T渦輪增壓發(fā)動機最大功率100kW/4400rpm,最大扭矩220Nm/1250rpm,同樣搭配了愛信的6AT變速器,自然也沒有電子換擋桿。三缸,前驅,6AT,這些看起來都不太像傳統(tǒng)寶馬的配置,但畢竟它是一臺寶馬,只要你心里認為它是,同時選擇運動模式。渦輪過早的介入也彌補了動力的損失,不過在正常模式下還是顯得有些心不在焉,雖然1250rpm渦輪就開始工作,但如果想要體驗真正寶馬的動力水平,還是要打開運動模式。此時來自于發(fā)動機的躁動還是會讓你有些興奮,切換到手動模式,把轉速維持在3000rpm,即使它只有三缸,一樣可以體會到加速的敏銳與堅決。油門的反應沒有四缸發(fā)動機那么快,這應該是變速器的調校妥協(xié),不過已經比老款的1系有了進步??傊軒Ыo你原汁原味的寶馬體驗,只要你能真正了解它。
GL6是為了彌補GL8升級后帶來的市場空白,但是上汽通用卻走了一招險棋,全系配備了1.3T三缸發(fā)動機,這款發(fā)動機是通用2020戰(zhàn)略下的產物,為了適應更加嚴格的排放法規(guī),同時還有一款1.0T三缸機,與ZS上的如出一轍。很明顯,這款1.3T發(fā)動機動力指標非常驚人,最大功率達到了120kW/5500rpm,最大扭矩達到了230Nm/1800-4400rpm,可以說跟很多四缸渦輪增壓發(fā)動機相比都不落下風。搭配的變速器是通用自己研發(fā)的6AT,說到通用的變速器,多少都會有所顧忌,好在此次GL6上用上了第三代DSS變速器,把上一代的小毛病徹底改進,沒有拖后腿。別看功率達到了120kW,但是GL6并沒有我們想像的那么生猛,畢竟它是一款針對家庭的MPV,從起步階段到高速巡航,動力的輸出始終平穩(wěn),如果不說基本上感覺不到這是一款三缸機。其實最擔心的還是變速器,不過這次卻讓人格外放心,沒有了以前6AT的頓挫,沒有了對動力莫名其妙的分配,在各種工況下的換擋時機掌握的都很準確,直接帶來的就是根本不像別克的駕駛平順感,由此可見,這款6AT一點也不比愛信和其他大牌產品差。
要說三缸機不抖那是騙人的,受發(fā)動機結構的影響,自身的抖動都不可避免,好在這三款車基本上都把震動留在了發(fā)動機艙內,怠速狀態(tài)下手觸摸發(fā)動機罩,都能感受到一些震動。我們做了一個有趣但無聊的實驗,打開發(fā)動機罩把半瓶礦泉水放在這三款車的發(fā)動機面板上,無一例外,連旋轉加抖動不一會都掉落在發(fā)動機艙里。還好我們又找來一輛四缸工作車,水放上去一樣抖得厲害,這無疑證明了之前的一個誤區(qū),誰說四缸發(fā)動機就不抖了?所以那些叫囂抖動的人可以歇歇了,除非你買一輛純電的車,要不然肯定避免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