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丹,谷學梅
廣東省韶關市第一人民醫(yī)院腎病風濕科 (韶關512000)
主題詞 腎功能衰竭,慢性/治療 心力衰竭/治療 血液透析濾過
慢性腎衰竭是一種由多種因素導致的慢性進行性腎功能損傷,其臨床表現(xiàn)主要為酸堿失衡、水電解質紊亂、代謝產(chǎn)物潴留等,往往會累及其他器官[1]。急性心力衰竭是慢性腎衰竭患者受累所致的一種器官功能損傷,一旦腎衰竭患者發(fā)生心力衰竭情況,其死亡風險增高,對患者的生命安全構成嚴重威脅[2-3],因此,臨床上應針對慢性腎衰竭合并急性心力衰竭實施積極治療。血液透析是腎衰竭的主要治療方法,本研究旨在探討血液透析用于腎衰竭合并急性心力衰竭臨床治療的臨床價值,為此,將2013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間在我院接受治療的100例慢性腎衰竭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納入進行隨機對照研究,將采取血液透析治療的患者與未采取血液透析治療的患者作比較。
1 一般資料 2013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間,在我院接受治療的腎衰竭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均符合納入標準:明確診斷為急性心力衰竭,具有慢性腎衰竭病史;對本研究知情同意,自愿參與。排除重癥肺炎患者、慢性肺部疾病患者。本研究事先經(jīng)由醫(yī)院倫理學委員會批準。采取計算機隨機數(shù)字分組法將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觀察組,每組患者50例。對照組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3例,年齡41~72歲,平均年齡(55.16±13.42)歲,包括21例慢性腎小球腎炎,13例慢性腎盂腎炎,5例高血壓腎病,11例腎病綜合征;觀察組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4例,年齡40~74歲,平均年齡(55.78±13.56)歲,包括20例慢性腎小球腎炎,11例慢性腎盂腎炎,6例高血壓腎病,13例腎病綜合征。兩組慢性腎衰竭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guī)內科治療,根據(jù)患者的臨床癥狀、各項檢查情況選擇對癥治療方案,主要包括臥床休養(yǎng)、鎮(zhèn)靜、利尿、擴張血管、強心、輔助吸氧治療。觀察組患者在常規(guī)內科治療基礎上施加血液透析治療,采用尼普洛SURDIAL及SURDIAL55血液透析機及150G濾器,根據(jù)病情選擇血液透析、單純超濾或序貫透析模式,隔天或每天進行1次透析治療,每次持續(xù)2~4h,血流速度為150~200ml/min,同時給予抗凝治療。
3 觀察指標 于患者治療3d后,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心功能指標、腎功能指標,其中,臨床療效劃分顯效、有效、無效,顯效即心功能改善至少2級且臨床癥狀基本消失,有效即心功能改善1級且臨床癥狀均有所緩解,無效即心功能未見改善且臨床癥狀未見緩解[4],總有效率計算將顯效、有效病例納入;心功能指標包括左心射血分數(shù)(LVEF)、N末端腦鈉肽前體(NT-proBNP),腎功能指標包括血肌酐、尿素氮。
1 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96%,對照組總有效率82%,兩組比較,觀察組更高(P<0.05),見表1。
2 兩組患者的心功能指標比較 治療后,兩組患者的左心射血分數(shù)、NT-proBNP均明顯優(yōu)于治療前(P<0.05),而在治療后兩組比較,觀察組的左心射血分數(shù)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其NT-proBNP表達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比較[例(%)]
注:與對照組相比,*P<0.05
表2 兩組患者的心功能指標比較
注:與治療前相比,#P<0.05;與對照組相比,*P<0.05
3 兩組患者的腎功能指標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血肌酐、尿素氮均明顯低于治療前(P<0.05),且其低于對照組治療后(P<0.05),而對照組治療后的血肌酐、尿素氮未見明顯改善(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腎功能指標比較
注:與治療前相比,#P<0.05;與對照組相比,*P<0.05
慢性腎衰竭即腎功能衰竭,主要是指由于多種因素導致的腎功能受損,這種損傷呈進行性發(fā)展,往往會導致腎臟代謝能力減弱,腎臟內環(huán)境不穩(wěn),發(fā)展至終末期即尿毒癥,對患者的生命安全構成嚴重威脅[5-6]。由于慢性腎衰竭患者的腎臟代謝能力較弱,多種代謝產(chǎn)物往往會在機體內潴留,水電解質發(fā)生紊亂,長此以往,容易累及多個器官或組織,其中,心臟是腎衰竭患者的常見受累器官,患者受到水電解質紊亂、酸堿失衡等影響,心臟負荷加重,心功能容易出現(xiàn)損傷,引發(fā)急性心力衰竭,加重了患者的病情,使患者的死亡風險增高[7-10],因此,臨床上應針對慢性腎衰竭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實施積極有效的治療,以挽救患者生命。
現(xiàn)階段,臨床上針對急性心力衰竭多采取常規(guī)內科治療方案,即采取臥床休養(yǎng)、鎮(zhèn)靜、利尿、擴張血管、強心、輔助吸氧等措施,可在一定程度上延緩患者的心功能受損進展,但對于腎衰竭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而言,其療效并不理想,患者機體內潴留情況未予以解除,心臟負荷未能有效減輕,對心功能的改善作用不夠理想[11-13]。血液透析是臨床上治療慢性腎衰的主要方法,屬于腎臟替代治療手段,可對慢性腎衰竭患者血液中的毒素有效清除,減少機體內毒素堆積和代謝產(chǎn)物潴留,有利于減輕患者的腎臟損傷,進一步減輕患者的心臟負荷,使其心功能得以改善,但臨床上關于血液透析用于腎衰竭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尚有待商榷[14-16]。另有報道,結腸透析可使病人血尿素氮下降,血清肌酐穩(wěn)定或下降,酸堿紊亂、電解質紊亂糾正,因而促進腸道尿毒素的排泄,有助于延緩CRF的進展和惡化[17]。
本研究為探討血液透析用于慢性腎衰竭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對100例慢性腎衰竭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進行隨機對照研究,研究發(fā)現(xiàn),觀察組患者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96%)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其心功能指標方面,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左心射血分數(shù)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其NT-proBNP表達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同時,在腎功能指標方面,觀察組在治療后的血肌酐、尿素氮較治療前明顯改善(P<0.05),而對照組腎功能指標未見明顯改善(P>0.05),充分說明血液透析用于腎衰竭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療中,不僅可改善患者的心功能,還可改善患者的腎功能,有利于解除患者機體內潴留情況,改善預后。
綜上所述,在腎衰竭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臨床治療中,對患者實施血液透析治療,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可對患者的心功能和腎功能起到更加顯著的改善作用,有利于改善患者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