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磊
摘要:本文筆者對大豆大壟密植栽培技術(shù)進行了詳細研究。為大壟密植栽培技術(shù)的推廣應用提供理論依據(jù)。
關(guān)鍵詞:大豆:大壟密植:高效栽培技術(shù)
大豆大壟密植栽培技術(shù)是由大豆深窄平密技術(shù)與三壟技術(shù)相結(jié)合,經(jīng)過適當改造、嫁接、創(chuàng)新,形成壟距為llOcm或130cm;壟寬97—140cm.壟上3—6行的大壟密。大壟密使植株群體分布更合理,縮小行距以保證植株分布均勻,使株行距盡量保持相等。增大綠色覆蓋面積,提高群體光合作用效益。大壟密植株個體發(fā)育好,葉面積指數(shù)上升快,大壟密群體前期封壟提前10天,后期衰落慢,比較多地獲得光能。干物質(zhì)數(shù)量增加。由于植株密度的加大,大豆產(chǎn)量得到相應提高。
l 深松細整地
種植地選擇地勢平坦,土壤肥沃疏松,有機質(zhì)含量3%以上,保水保肥性好,酸堿性為中性,滲透性好,相對含水量70—80%的沙壤土。秋整地深翻深松,粗耙越冬,春季耢兩遍,耙一遍,做到使耕層土壤細碎、平整達播種狀態(tài)。有條件的秋施肥,在上凍前7—10天深施化肥較好。春季精細耙地后起140cm大壟。
2 良種選擇及處理
良種:選擇適應當?shù)厣鷳B(tài)條件和市場需求,且經(jīng)審定推廣的優(yōu)質(zhì)、抗逆性強、喜密植、抗倒伏的矮稈或半矮稈品種。如合豐25、合豐35、合豐39、紅豐11等。這些品種主莖結(jié)莢為主、節(jié)間短、花多莢密、抗倒伏能力強、耐密植的品種。
種子精選包衣:采取機械清選和人工粒選,剔除病斑粒、蟲食粒及雜質(zhì),達到種子分級標準二級以上,純度不低于98%,凈度不低于99%,發(fā)芽率不低于95%,含水量不高于13%。播前用35%多克福大豆種衣劑按藥種比例1:70進行包衣處理,以防治地下害蟲、苗期害蟲及根部病害。接種根瘤菌。在種子包衣72小時后進行根瘤菌劑的拌種,拌好陰干后即可播種。
3 大壟精量播
播期:地溫穩(wěn)定通過lO℃即可播種。本地區(qū)一般播種時間5月5日~5月15日。
播法:大壟播種,壟寬140cm,壟上6條,苗帶寬15cm.行距45cm.平均苗帶寬23cm。播種密度一般3545萬株/h㎡。
4 平衡深施肥
底肥:每公頃施腐熟的優(yōu)質(zhì)有機肥30—45t,結(jié)合整地一次施入。
種肥:化肥做種肥,每公頃施磷酸二銨lOOkg,硫酸鉀50kg。分層深施于種下7cm和14cm處,切忌種肥同位,以免燒種。
葉面追肥:大豆前期長勢較差時,在大豆初花期,葉面追肥。每公頃用尿素10 kg,加磷酸二氫鉀1.5kg,溶于500 kg水中噴施。對于缺少硼、鉬等元素的地塊結(jié)合噴施葉面肥補充微量元素保花保莢。
5 中耕松土
播后中耕前壟溝深松或趟一犁:中耕進行三次,人工拿一次大草。在大豆第一片真葉展開前進行第一次中耕,達到驅(qū)寒增溫的目的:當大豆出現(xiàn)5片復葉時,開始第二遍中耕,起到碎土、消滅雜草的目的。封壟前開始第三遍中耕,達到通風透光、促進根系生長的目的。
6 化學滅草
化學除草采用土壤處理為主,苗后為輔的原則,選擇安全、殺草譜廣的三元配方。播后苗前:配方(畝):96%金都爾90m1+48%廣滅靈33m1+700/o賽克津20g;90%禾耐斯90 +70%賽克20g+75%寶收lg。苗后莖葉處理,根據(jù)雜草種類選擇單用或混用。配方(畝):12.5%拿撲凈lOOml+25%虎威lOOml;15%精穩(wěn)殺得60m1+25%虎威65ml+48%排草丹lOOml。噴除草劑要求:土壤封閉噴液量每畝20kg左右,噴霧壓力為3—4個,各噴頭噴液量誤差5%以下。藥量準確,噴霧均勻,不重不漏,到頭到邊:苗后噴藥,在大豆l—2片復葉,雜草2—4葉前,且大多數(shù)雜草出齊時施藥。天氣要求相對濕度大于65%,溫度低于27℃,風速小于3級。
7 化學調(diào)控
大豆大壟密植栽培由于群體密度加大,大豆植株生長旺盛,會導致徒長,造成落花落莢,倒伏,嚴重減產(chǎn)。在大豆開花初期選用化控劑大豆豐收寶900g/hm2,加適量水噴施??杀;ūGv,控制株高,防止倒伏,增產(chǎn)效果顯著。
8 病蟲害防治
大豆食心蟲,防治在成蟲盛發(fā)期,用2.5%敵殺死400—450ml/h㎡等殺蟲劑進行防治。大豆蚜蟲,當田間有5%植株卷葉時,用3%啶蟲脒乳油225~300ml/h㎡對適量水噴霧防治:草地螟,草地螟主要發(fā)生在6月中旬至7月中旬,在每百株大豆有30頭以上草地螟幼蟲時,就要進行防治。用2.5%敵殺死400-450ml/h㎡等殺蟲劑進行防治。大豆紅蜘蛛,當田間點片發(fā)生時,用1%苦參堿200ml/h㎡對適量水噴霧防治:灰斑病,當大豆30%出現(xiàn)灰斑病時,在大豆花莢期用40%多菌靈l.5kg/h㎡或70%甲基托布津l.5kg/hm2噴霧防治。
9 收獲
大豆葉片全部脫落,籽粒歸圓呈本品種色澤,含水量低于18%時,用聯(lián)合收獲機進行機械收割。收獲的標準要求割茬不留底莢,不丟枝。田間損失小于3%,收割綜合損失小于1.5%,破碎率小于3%。
參考文獻
[l]胡國華,徐國良,史堅等.大豆機械化大壟壟上行間覆膜栽培技術(shù)[J].農(nóng)業(yè)科技通訊.2015(12):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