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翠瓊
(佛山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廣東 佛山 528000)
腹腔鏡下根治術具有創(chuàng)傷小、疼痛輕、術后康復快、術后并發(fā)癥少及住院時間短等優(yōu)勢[1]。報道顯示結直腸癌患者存焦慮及抑郁發(fā)病率高達29.0%-50.0%[2],不良負面情緒可導致患者精神緊張,治療及護理配合依從性下降,不利于病情轉(zhuǎn)歸。
將我院肛腸科2017年1月~6月收治的結直腸癌患者25例作為對照組,2017年7~12月收治的結直腸癌患者25例作為觀察組,對照組患者男16例,女9例,年齡42-78歲,平均年齡58.2±10.4歲,臨床分期:Ⅰ期 8例,Ⅱ期 6例,Ⅲ期 6例,Ⅳ期 5例;研究組患者中男14例,女11例,年齡45~81歲,平均年齡58.7±10.9歲,臨床分期:Ⅰ期 7例,Ⅱ期 9例,Ⅲ期 5例,Ⅳ期 4例。2組患者在年齡、性別、臨床分期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對照組圍手術期實施常規(guī)護理,包含:健康教育、輔助檢查、生活護理、??谱o理等。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團體心理治療方案,團體心理指導每周1次,2~3h/次,共2次,由3~4名中級(含)以上護師及1名心理咨詢師構成,包含① 健康教育 向患者介紹結直腸癌的發(fā)生、進展、治療等相關知識,如:結直腸癌發(fā)病的高危因素、進展病理變化、臨床分期與預后關聯(lián)、治療方式、治療毒副反應、造口護理等;② 增強護患信任 團體成員之間互相介紹,互相了解,逐步建立信任關系,團體干預人員逐一做自我介紹,說明擅長領域,增進護患的信任感;③ 心理教育 鼓勵患者積極表達自我情感,分享自我情感調(diào)控方式,負面情緒的應對技巧,逐步啟發(fā)患者積極應對病情的信心;④ 認知-行為 組織團體成員唱經(jīng)典歌曲、教堂感恩歌及勵志歌曲,互相給予共情性支持,互相交流珍愛生命策略,在凈化心靈的同時,建立積極向上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協(xié)助患者緩解癌癥帶來的心理刺激及痛苦情緒,重拾正面信念。最后以團體游戲,如沙盤、國王游戲等,鼓勵患者充分表達感受及需求,獲取更多的團體成員及治療師的社會支持,緩解負面情緒。
采用自我感受量表(SPBS)評價干預前后2組患者的心理負擔狀況,SPBS量表包含心理負擔、家庭負擔、社會負擔、情感負擔、經(jīng)濟負擔、照護體力負擔。
數(shù)據(jù)處理采用SPSS17.0統(tǒng)計學軟件,采用t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SPBS得分 研究組SPBS量表下心理負擔、情感負擔、照護體力負擔及總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同期,p<0.001。詳見表1。
表1 2組患者干預前后SPBS得分比較( ±s,分)
表1 2組患者干預前后SPBS得分比較( ±s,分)
對照組(n=25)研究組(n=25)t值P值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心理負擔24.16±5.8223.55±5.4024.49±6.0417.42±4.164.682<0.001家庭負擔22.81±4.7022.45±4.5022.96±4.8222.13±4.300.6820.415社會負擔20.48±4.6220.05±4.1920.67±4.9619.72±4.181.2800.240情感負擔26.15±6.0425.87±6.1126.48±6.4122.70±4.583.750<0.001經(jīng)濟負擔23.49±5.0823.10±5.1423.60±5.4222.83±5.201.0930.282照護體力負擔25.70±6.4225.48±6.1025.93±6.8023.18±5.054.028<0.001總分76.49±12.8072.33±12.5576.93±13.4260.84±10.494.926<0.001維度
惡性腫瘤患者在團體情境下可更好的宣泄不良情緒,舒緩心理壓力,與患者共同分享疾病基本診斷至治療的應對壓力及抗病經(jīng)驗,可提升應對技巧,提升戰(zhàn)勝疾病的自信心,樹立健康信念。團體心理干預內(nèi)容中的集體探索克服心理障礙的方式,可讓患者正確認識疾病,評價自我,改變自我,進而實現(xiàn)調(diào)節(jié)情緒的目的。團體心理干預中的合唱歌曲,可激勵患者潛在的斗志,平穩(wěn)心理狀況。沙盤游戲可增進患者間的協(xié)作配合,一方面拓展交流能力,密切病友、護士間的聯(lián)系;另外還有助于分散注意力,緩解負面情緒。本研究發(fā)現(xiàn),研究組SPBS量表下心理負擔、情感負擔、照護體力負擔及總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同期,p<0.001。說明團體心理干預可有效改善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術患者的心理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