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寶祥
【摘要】目的 探究外周切割球囊治療外周血管狹窄的早期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2016年7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進行外周切割球囊治療的患者30例,進行外周血管狹窄治療,觀察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療效。結果 外周切割球囊手術治療后30例外周血管狹窄患者的狹窄處均擴張成功,狹窄部位直徑恢復到正常直徑標準的95%左右,在進行治療后均無并發(fā)癥現(xiàn)象出現(xiàn)。結論 外周切割球囊治療外周血管狹窄的臨床效果顯著,具有廣泛臨床應用價值。
【關鍵詞】早期療效;外周血管狹窄;外周切割球囊治
【中圖分類號】R65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05.14..02
外周血管狹窄疾病是一種血管外科常見的臨床多發(fā)病,切割球囊是近幾年來新出的一種冠脈介入治療器械,可以預防和減輕手術后的外周血管狹窄疾病的并發(fā)癥幾率以及術后發(fā)生血管在狹窄現(xiàn)象。外周切割球囊(Perpheral Cutting Balloon)是專門針對外周血管狹窄疾病的治療手段,在臨床療效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1]。本文探究外周切割球囊治療外周血管狹窄的早期臨床療效情況,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7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進行外周切割球囊治療的患者30例,男性12例,女性18例,年齡4380歲,主要病癥見表1。其中30條肢體,40處狹窄,狹窄段:7例1處狹窄,10例2處狹窄,8例3處狹窄,5例4處狹窄;狹窄段長度最長3.5 cm,最短0.6 cm。
1.2 方法
對30例患者進行患肢穿刺,確定狹窄部位在上肢動化脈的靜脈進行穿刺,下肢由上向下從側股動脈穿刺,在進行穿刺操作期間,注意鞘管位置與狹窄處的距離不能太近。鞘管在狹窄處緩慢增壓710atm(切忌超過12atm,1atm=10.108kPa),在球囊得到從充分的擴張后,每次保持時間2560 s。如果遇見多個狹窄段時,應采取由遠至近的擴張手法,同時根據(jù)具體情況對球囊的位置做好及時的調整。手術后,根據(jù)患者的實際病情狀況進行靜脈肝抗凝治療,注意調節(jié)肝素的劑量;主要是為了預防傷口切割處內膜受損形成血栓,以及內膜生長減緩從而影響切割處的覆蓋情況。為調整凝血處于標準化狀態(tài)(2.0左右)患者則需要服用華法林鈉片。術后進行定期訪問(15個月),確?;颊咝g后的恢復情況,無并發(fā)癥出現(xiàn)。
1.3 判定標準
外周血管狹窄處恢復為正常標準的90%~100%,人工動靜脈血流量升高,下肢動脈狹窄患者疼痛狀況減輕。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試驗,采用t(或t)檢測,計數(shù)數(shù)據(jù)組間比較采用四個表卡方檢測,計數(shù)資料使用x2檢測。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性[2]。
2 結 果
外周切割球囊手術治療后,30例患者的狹窄處均擴張成功,狹窄部位直徑恢復到正常直徑標準的95%左右。10例下肢動脈狹窄患者疼痛狀況明顯減輕,皮膚溫度和足部動脈均得到明顯的恢復;8例腎功能不全患者,人工動靜脈瘺血流量明顯升高(>240 mL/min),血液透析治療順利進行;多各狹窄位置的患者均采用上述方式效果顯著,術后3~5月復查均無并發(fā)癥現(xiàn)象出現(xiàn),恢復情況良好。
3 討 論
外周血管疾病,病變主要侵犯中、小動脈,伴行靜脈亦多有病變,但程度較輕,為一自身免疫性疾病。病變動脈縮窄變硬,血管全層呈非化膿性炎癥。對外周血管疾病的治療主要是改善血流,減緩疼痛,抑制疾病進展,在針對外周血管狹窄治療方式,我國目前最常用的是介入治療和人工血管轉流等。在使用外周切割球囊(Perpheral Cutting Balloon PCB)手術治療,取得了較好的臨床療效[3]。外周切割球囊手術治療的優(yōu)點包括:PCB在進行血管狹窄為擴展時,球囊所需要的壓力較小,避免手術時與管壁的碰觸所造成的創(chuàng)傷;普通球囊進行血管擴張術后會引發(fā)血管腔內炎癥的發(fā)生,為患者術后恢復造成影響,而PCB在進行擴張手術后,血管腔內炎癥情況不明顯,避免了血管術后出現(xiàn)在狹窄現(xiàn)象;遇見多段血管狹窄和直徑較為相近的狹窄段時,PCB通??梢赃M行同時治療和多個支架的置入,有效的縮短了手術用時。
本文探究的外周切割球囊治療外周血管狹窄的臨床療效情況,30例患者的狹窄處均擴張成功,狹窄部位直徑恢復到正常直徑標準的95%左右。均無并發(fā)癥現(xiàn)象出現(xiàn),恢復情況良好,具有廣泛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洪鈺錕,遲路湘,宋治遠,等.血管內超聲用于外周動脈狹窄診斷、治療的臨床價值[J].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11,33(8):853-856.
[2] 田 碩,黃新天.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血管腔內治療的研究進展[J].中國現(xiàn)代普通外科進展,2011,14(4):302-305.
[3] 王愛林,孟 昕,秦 巍,等.切割球囊擴張治療膝下動脈狹窄[J].中國血管外科雜志(電子版),2014,6(2):96-98.
本文編輯:王雨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