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振杰
【摘要】目的 :觀察加味血府逐瘀丸治療胸痹(冠心病)氣滯血瘀證的臨床療效。方法: 將所有納入的病例隨機分成二組,治療組應用加味血府逐瘀丸,對照組用用心舒寧片,兩組皆以8周為療程。結果 在絞痛發(fā)作次數減少、臨床癥狀緩解、血脂檢測結果變化、心電圖改善、左心室功能好轉方面,治療組均優(yōu)于對照組,且顯效率和總有效率均有顯著性差異(P<0.05)。結論: 加味血府逐瘀丸治療胸痹(冠心?。鉁鲎C療效顯著。
【關鍵詞】加味血府逐瘀丸;胸痹氣滯血瘀證
【中圖分類號】R259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05.14..02
胸痹(冠心?。鉁鲎C為臨床常見病,對患者生活質量危害嚴重。加味血府逐瘀丸為鄒平縣中醫(yī)院研發(fā)的臨床驗方制劑,由桃仁、郁金、紅花、川芎等中藥精制而成,功能活血化瘀、理氣止痛,主治胸痹(冠心病)。筆者采用辨證與辨病相結合的療法,用加味血府逐瘀丸治療胸痹(冠心?。鉁鲎C取得顯著療效。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共納入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確診治療的胸痹(冠心?。鉁鲎C的患920例者。所有納入研究病例依來院就診順序按3:2隨機分入對照組和治療組。治療組552例,男336例,女216例,年齡45~67歲,平均(57.2±8.3)歲;對照組368例,男223例,女145例,年齡44~68歲,平均(57.3±8.4)歲。比較兩組病例的基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西醫(yī)診斷標準
依照《缺血性心臟病的命名及診斷標準》而制定[1]:①勞累性心絞痛:臨床特征主要為心絞痛發(fā)作是由勞累或增加心肌耗氧量的其他誘因激發(fā)的短時發(fā)作,舌下含化硝酸甘油或適當休息后多數迅速消失;發(fā)作時其心電圖特征多數病人出現暫時心肌缺血引起的ST段壓低達≥0.1 mv,T波低下及偶有出現T波倒置,發(fā)作后恢復慢。②自發(fā)性心絞痛:其臨床特征主要為心絞痛發(fā)作不以心肌需氧量的增加為誘因,發(fā)作持續(xù)時間較長,程度較重,并且不易為含化硝酸甘油緩解,血清酶沒有明顯變化;心電圖見暫時性的S-T段壓低或T波改變。
1.3 中醫(yī)診斷標準
胸痹氣滯血瘀證的辨證診斷標準[2]:胸痛、胸悶,脹滿,心悸,胸部隱痛陣發(fā),痛有定處刺痛、絞痛,痛引肩背或臂內側,遇情志不遂時容易誘發(fā)或加重;唇舌紫黯,脈澀。
1.4 納入標準
所有納入研究病例均符合西醫(yī)冠心病心絞痛的診斷標準及胸痹氣滯血瘀證的辨證診斷標準,同意接受治療方案。
1.5 排除標準
證實為重度心肺功能不全及肝、腎、造血系統等重度原發(fā)性疾病者,對本藥過敏或未按規(guī)定用藥而無法判斷療效者,資料不全等影響療效判斷者。
2 方 法
治療方法治療組服用加味血府逐瘀丸,每次9g,每日3次;對照組給予口服心舒寧片治療,每次7片,每日3次;兩組療程均為8周。在保證治療安全的前提下,不合并用對療效有影響的藥物;如果必需合并用其它藥物,嚴格只應用限定的藥物,包括硝酸鹽制劑、鈣離子拮抗劑、β-受體阻滯劑、阿司匹林等;以保證組間的均衡性,避免干擾試驗結果。
2.1 觀察指標[3]
臨床癥狀詳細觀察治療前、治療后和治療中的臨床癥狀,記錄心絞痛發(fā)作的時間、次數、持續(xù)時間、程度、硝酸甘油用量,以及患者的心率、血壓和體征、舌苔、脈象的變化,每周各一次。
血脂用藥前、中、后分別進行血脂檢查。
心電圖于治療前、治療后和治療中每周檢查一次,觀察各導聯ST段壓低值總和(ΣST)以及ST段壓低導聯數之和(NST)的變化,在患者胸痛不適時優(yōu)先檢查。
左心室功能采用心臟多普勒彩超檢測治療前、后患者左心室舒張末期內徑(LVIDd)、左心室射血分數(LVEF)及心排量(CO)的變化。
安全性用藥前、中、后各統計1次。①一般體檢項目;②肝、腎功能檢查;③血、尿、便常規(guī)檢查;④疑是反應的臨床表現、消除情況、檢測指標異常等。
2.2 療效標準[4]
2.2.1 癥狀療效
①顯效:患者臨床癥狀、體征明顯地改善,證候積分減分率≥75%。②有效:臨床癥狀、體征皆有好轉,證候積分減分率≥40%。③無效:臨床癥狀、體征均沒有明顯改善部分加重,證候積分減分率<40%。
2.2.2 心絞痛療效
①顯效:患者心絞痛發(fā)作次數減少率≥70%,或者同等勞累程度不再引發(fā)心絞痛。②有效:心絞痛發(fā)作次數減少率≥30%。③無效:心絞痛發(fā)作次數減少率<30%。
2.2.3 心電圖療效
①顯效:病人心電圖能恢復到“大致正?!被颉罢P碾妶D”。②有效:病人心電圖相關導聯降低的ST段回升≥0.05 mV,主要導聯T波變淺≥50%或者由平坦轉成直立。③無效:與治療前比較,心電圖基本一致甚至惡化。
2.2.4 左心室功能療效
①顯效:與治療前比較,同等勞力程度不引發(fā)心絞痛,或心絞痛發(fā)作頻率以及硝酸甘油用量減少率≥75%。②有效:與治療前比較,心絞痛發(fā)作頻率以及硝酸甘油用量減少率40%~75%。③無效:心絞痛發(fā)作頻率以及硝酸甘油用量減少率<40%。
3 結 果
3.1 兩組患者經治療后心絞痛療效比較(見表1)
3.2 兩組患者經治療后癥狀體征的療效比較(見表2)
3.3 兩組患者治療后心電圖恢復的療效比較(見表3)
3.4 兩組患者經治療后,左心室功能的療效(見表4)
3.5 LVIDd、LVEF及CO變化情況的比較(見表5)
4 討 論
胸痹(冠心?。鉁鲎C是臨床常見病,對患者生活質量危害性較大;如何改善心肌缺血,有效緩解心絞痛,改善心臟功能,進而防止發(fā)生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臟猝死,是本病臨床研究的重點。在臨床治療胸痹(冠心?。┕ぷ髦?,中醫(yī)中藥有顯著的優(yōu)勢,臨床應用中醫(yī)中藥或者中西醫(yī)相結合治療,對改善心電圖、臨床體征、糾正疾病惡化,有著顯著療效,能體現中醫(yī)藥的治療特色與臨床優(yōu)勢。本課題研究應用加味血府逐瘀丸治療胸痹(冠心?。鉁鲎C的療效;結果表明,加味血府逐瘀丸治療胸痹(冠心病)氣滯血瘀證療效顯著,治療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
參考文獻
[1] 中華中醫(yī)藥學會心病分會.冠心病心絞痛主要證型的辨證診斷標準[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8,(2):154-155.
[2] 吳 朦,胡鏡清,江麗杰,等.冠心病中醫(yī)證分類及其關聯理化指標的研究[J].世界科學技術-中醫(yī)藥現代化,2016(5):776-785.
[3] 王永剛,齊 婧,鐘 偉,等.冠心病中醫(yī)病因病機的認識與探索[J].中醫(yī)雜志,2015,(17):1449-1452.
[4] 許穎智,張軍平,任淑女,等.冠心病心絞痛的中醫(yī)藥干預模式綜合療效評價[J].中華中醫(yī)藥雜志,2017,(08):3809-3811.
[5] 盧紅蓉,杜 松.冠心病病因病機理論研究概述[J].環(huán)球中醫(yī)藥,2015,(21):186-189.
本文編輯:吳宏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