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引觀,張慧,徐黛玉,趙正宇,顧曉燕
(1.平湖市第一人民醫(yī)院 呼吸科,浙江 平湖 314200;2.平湖市第一人民醫(yī)院 護理部)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是一種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常見病、多發(fā)病,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該病病死率較高,給患者及其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1]。吸入治療是COPD重要治療方案之一,具有用量少、見效快、使用方便、全身性的不良反應少等優(yōu)點。研究[2-3]顯示,吸入技術可以影響患者的用藥依從性、管理疾病的信心及控制水平。吸入技術好的患者疾病得以控制的概率是吸入技術差者的5.3倍。因此,熟悉吸入劑使用方法與否成為其治療效果好壞的關鍵[4]。我院呼吸科自2016年1月起對三種吸入劑沙美特羅替卡松粉、噻托溴銨粉、布地奈德福莫特羅粉的使用拍攝成視頻,并配上浙江平湖當地方言進行宣教,提高了患者治療效果及依從性,取得了滿意的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1.1 研究對象 2016年2-9月,便利抽樣法選取平湖市某醫(yī)院收治的136例COPD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明確診斷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情趨于穩(wěn)定的患者;(2)無認知障礙,能夠正確地交流表達,有正確的理解力,無溝通障礙;(3)無明顯視力聽力障礙。排除標準:嚴重肝、腎功能不全者;不能良好溝通者,如精神失常、老年癡呆等;本研究經過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并與研究對象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共納入136例COPD患者,根據入院先后順序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68例。觀察組:男59例,女9例;年齡62~84歲,平均(73.74±5.30)歲;文盲26例,小學29例,初中10例,高中1例,本科2例;對照組:男50例,女18例;年齡61~84歲,平均(73.12±7.12)歲;文盲33例,小學25例,初中6例,高中1例,本科3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文化程度等一般資料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 。
1.2 方法
1.2.1 方言版吸入劑視頻的制作 在科室內選取一名專業(yè)知識豐富、具有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理解能力的當地護士,運用浙江平湖當地方言講解上述三種吸入劑(沙美特羅替卡松粉吸入劑、噻托溴銨粉吸入劑、布地奈德福莫特羅粉吸入劑)的療效、使用目的、副作用、正確使用的重要性,通過外觀、剖面圖示介紹藥物的構造及吸入原理、演示使用的方法、檢驗使用是否有效的方法及相關的注意事項。拍攝后經過剪輯、配以柔和的輕音樂,最后由科主任、護理部、護士長共同審核后確定。
1.2.2 觀察組 觀察組患者先觀看拷入平板電腦的視頻,后給予吸入劑模型進行練習。責任護士評估患者的使用方法是否正確,對不合格的再次指導并觀看視頻,每位患者每天觀看1次,共3次。
1.2.3 對照組 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guī)口頭宣教后給予吸入劑模型進行練習,責任護士進行評價指導并糾正,每天宣教1次,共3次。
1.3 評價指標
1.3.1 吸入劑的使用方法合格率 吸入劑的正確使用方法及步驟:(1)打開吸入器;(2)裝藥正確;(3)吸入前呼氣??诓窟h離吸嘴,盡量呼出肺內氣體;(4)吸入方法。將吸嘴置于齒間,用雙唇包住吸嘴用力且深長吸氣,直到不能再吸入為止;(5)吸入后屏氣時間。移開吸入劑裝置,屏住呼吸5~10 s,然后慢慢呼氣;(6)吸入后漱口。關閉或處置好吸入器,用水反復漱口至少3次,吐出漱口液,不要咽下。上述步驟全部正確的為合格。合格率(%)=合格人數/總人數×100%。
1.3.2 口腔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 相關口咽部并發(fā)癥最常見的是真菌感染、聲音嘶啞、咽炎、口干等。責任護士如發(fā)現(xiàn)患者口腔白斑、聲音嘶啞、口咽部疼痛、口干等癥狀體征,則考慮吸入劑相關的口咽部并發(fā)癥,對口腔白斑的患者采集咽拭子培養(yǎng),結果顯示白色念珠菌為真菌感染,但需要臨床醫(yī)生診斷排除本身疾病導致的口咽部真菌感染??谇缓喜Y發(fā)生率(%)=口腔合并癥發(fā)生人數/總人數×100%。
1.3.3 吸入劑依從性 采用研究者自行設計的吸入劑依從性問卷,內容包括5個題項:(1)出院后,您是否堅持使用吸入劑;(2)您是否知道吸入劑治療的重要性;(3)當您的病情穩(wěn)定時是否可自行停藥;(4)家人能否督促您使用吸入劑;(5)您和您的家人能否承受吸入劑治療的費用。5個題項全部回答“是”,提示患者的依從性較好;有1個題項回答“否”,提示患者依從性較差。
本研究對研究對象進行宣教后的第4天,對兩組患者吸入劑使用方法的合格率、口腔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進行調查;共發(fā)放問卷140份,回收有效問卷136例,問卷的有效回收率為97.1%。在出院后2周由專職護士通過電話回訪方式對兩組患者吸入劑依從性進行調查;電話回訪136例患者,回訪有效率為100%。
觀察組患者吸入劑使用的合格率為88.2%(60/68),對照組患者吸入劑使用的合格率為42.6%(29/68),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31.25,P<0.01);觀察組患者吸入劑的依從性較好者占85.3%(58/68),對照組依從性較好者占為50%(34/68),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19.35,P<0.01)。觀察組口腔并發(fā)癥的總發(fā)生率為2.9%,對照組口腔并發(fā)癥的總發(fā)生率為13.2%,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28),具體口腔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吸入劑使用后口腔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N=136,n(%)]
3.1 吸入劑方言視頻宣教能提高患者對吸入劑使用方法的合格率 在臨床護理工作中,患者如何正確使用吸入劑的健康教育直接途徑來自護士,護士即是藥物的執(zhí)行者,又是藥物的宣教者。但基層醫(yī)院護理人力資源嚴重短缺,護士平時忙于治療,進行健康教育的時間有限。大多數基層醫(yī)院都選用傳統(tǒng)的健康宣教即口頭宣教的模式,但每個護理人員在專業(yè)知識的掌握程度、理解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溝通能力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異,使宣教的內容標準不一;而且這種模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僅健康教育效果不好,并增加了護士的工作量?;鶎俞t(yī)院收治的大多來自農村的老年人,他們的總體文化水平較低、聽不懂普通話、但對當地方言的接受度較高。方言視頻宣教改變了傳統(tǒng)的單一口頭宣教模式,集聲音、圖像于一體,具有視聽兼?zhèn)洹⒙暻椴⒚?、圖文并茂、形象生動、傳播迅速及時可重復等特點[5],使被教育者不受文化程度的限制,易于理解和接受。讓患者掌握一定的知識后,護士進行健康教育時,不再是一種單向的知識傳授,而是有問有答、雙向互動的過程。調動了患者學習的積極性,激發(fā)了患者的求知欲,使被動學習變?yōu)橹鲃訉W習,提高了學習效果[6]。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吸入劑使用方法的合格率為88.2%,而對照組吸入劑使用方法的合格率只有42.6%。這表明方言視頻的宣教較常規(guī)的口頭宣教,提高了患者正確使用吸入劑的合格率,保證了藥物的吸收效果。
3.2 吸入劑方言視頻宣教能降低患者口腔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吸入制劑相關的口腔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為2.9%;而對照組吸入制劑相關的口腔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13.2%。口腔并發(fā)癥發(fā)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吸入劑使用方法不正確、漱口不到位或根本不漱口;從而導致藥物起不到相應的作用還增加了藥物的副作用。觀察組患者通過觀看方言視頻,認識到漱口的重要性,使得口腔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明顯降低。
3.3 吸入劑方言視頻宣教能提高患者對吸入劑的依從性 COPD病程長,復發(fā)率高,嚴重影響著患者的生活質量,而正確使用吸入劑能減少藥物的不良反應和復發(fā)的次數,改善肺功能,提高生活質量。因此,對使用干粉吸入劑治療的依從性將直接關系到疾病的療效[7]。中國是輸液大國,患者對輸液的依從性普遍較高,尤其在基層醫(yī)院,但吸入劑不同于輸液,絕大多數患者認為輸液效果肯定比吸入劑效果好,因此會對與吸入劑持懷疑態(tài)度。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中有58位患者依從性好,占85.3%,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50%。因患者對吸入劑的使用方法不當,增加了口腔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使患者對吸入劑失去信心,有時會自行停藥,從而使患者對吸入劑的依從性降低。通過方言視頻宣教,提高了患者對吸入劑使用方法的合格率,從而認可了吸入劑的有效性,提高了患者對吸入劑治療的依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