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林·克蘭西·霍林 周莉
博物館一般的密西西比河
明尼很快松開了獵狗崽子的尾巴,順坡滾入滿是鱒魚的小溪,在溪水里貪婪地大吃起來。在隨后而來的夏季,突降的暴雨又將它沖回了密西西比河。雖然明尼擁有了長大后的身體和更為強壯的后腿,但依然不是這條年輕河流的對手。四條腿的鱷龜在春季遷徙時或許能踏著河床往上游走,但明尼不行。此刻,它只能在離岸不遠的淺灘上歇一歇,因為河水越發(fā)湍急了。
湍急的河水將明尼裹挾出嶙峋的峽谷,河水自己則被一座小島劈裂開來。重新聚合的河水鯨吞了好幾條像鴉翅河那樣的新河流,使水流增加了一倍。呼嘯的河水把明尼像保齡球一樣投擲了出去,擊翻白沫翻滾的急流中那些大塊的卵石。兩年來,明尼一直希冀能進入與密西西比河相匯的平靜的河流,避開喧囂的大河,卻總是事與愿違,一再退回到河中。
曾經(jīng)的冰川使這片北方的大地上遍布著黏土、沙礫和大石。明尼發(fā)現(xiàn)此時的河水正奔流在卵石河床上。明尼原本可以挖進黏土、沙地或者泥巴里,可現(xiàn)在它發(fā)現(xiàn)自己身下是一塊塊巨大的卵石。回旋的河水裹挾著沙礫,在堅硬的花崗巖和石塊上打磨出了縫隙,明尼鉆了進去。盡管巨石被磨蝕了,但它們只是變成了較小的石塊和更多的沙礫,所以花崗巖依然阻擋著奔流的河水向更深處挖掘。時常會切割出峽谷的密西西比河在這里卻基本上只能在表層流淌。
明尼喜歡聞新的河流匯入密西西比河時的氣味。一些河流帶著木材和樹根濃烈的甜香和澀味,從遠方被腐木染為黃褐色的森林疾行而來;一些河流帶著蔥郁綠草的清香,從平坦的草原緩緩淌來。濕地的溪流無論是氣味還是口感都帶著泥腥味,來自多巖地區(qū)的溪流帶有花崗巖、頁巖和石灰?guī)r的味道,而密西西比這條充滿北方野性的新生河流則帶有銅鐵濃重的金屬味。
一座座城鎮(zhèn)又給大河增添了許多種新的氣味。明尼嗅到過加工木材的小鎮(zhèn)里鋸屑濃得刺鼻的香味。鄉(xiāng)村小鎮(zhèn)則提供了蘋果、番茄和吃剩的卷心菜葉的味道。每當河水飄出這些誘人的味道時,明尼都會緊追不放。但當某些工廠的化學廢料刺痛它的雙眼的時候,備受困擾的明尼就會搜尋帶有林地氣味的水道,并待在其中,因為那里的化學品的味道最淡。
明尼在河底看見了一英里接一英里的焦木。對于明尼來說,這些焦木跟石頭一樣自然。但如果明尼是人類,這些木頭講述的就是一個悲慘的故事了……
多年來,北方的森林以腐木為墊子保護著大地。每個秋季,枯葉飄落。冬日的寒風,將掉落的枝條堆積起來。一到春天,總有老樹交錯倒地,在野蕨和苔蘚下朽爛。這一層陰濕的“海綿”留住了雨水,從中滴淌出的清涼細流使溪水即便在夏天也能持續(xù)流淌。印第安人部落的生死存亡,如同林中搖曳的樹影一樣沒有改變林地半分。由于從林地動物身上得到了大量的毛皮,早先的白人獵手和商人也沒有破壞森林。后來,另一批人來了,一棵棵參天大樹在斧鋸下轟然倒下。密西西比河的烏龜們發(fā)現(xiàn),運往鋸木廠的木料攪亂了它們的河水。運送木料的筏子或順流漂浮,或由汽船推送,筏子的上空盤旋著一群群烏鴉。有時候,木料連成的扭動的巨蛇有城市的三個街區(qū)那么長。
北方的林木為國家建設(shè)提供了急需的木材,但在那段狂熱的日子里,亂砍濫伐很嚴重。人們砍了樹就走,留下連綿許多英里的殘樁。樹木的枝條高高堆起,幼嫩的小樹被連根拔起。火在這里燒了起來,吞噬了森林、城鎮(zhèn),以及成百上千的人。野生動物死了,死鳥從空中掉落。在滿是灰燼的巨大墳場中,焦黑的殘樁是一塊塊墓碑。連古老的林地“海綿”都被焚燒殆盡,導致后來的人們認為北方的溪流春日暴漲而夏季萎縮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農(nóng)夫來到北方,在歷經(jīng)砍伐和燒焦的大地上培植出了農(nóng)作物?;牡厣祥L出了藍莓,原野上響起了牛鈴聲。由一排排高低不齊的焦黑殘樁圍出的田地中有了玩耍的孩童。漸漸地,鋸屑堆上長出了樺樹苗雪白的樹干,那些鋸屑堆所在的地方曾經(jīng)是一間間填不飽的鋸木廠。被斧頭和大火漏掉的小片舊林在山嶺上蔓延開來。長大的孩子們上了大學,他們帶回了新的知識和詞匯——環(huán)境保護。他們在荒廢的林地上重新種植了樹木。為了使用木材,他們砍伐了老樹后會補種上新樹。他們建起堤壩,在水中放養(yǎng)了魚苗。保護野生動物的他們還在灌木林中重新放入了野生鳥類。在荒地中長大的人送給子孫后代的是再度暢游著魚類的河流和湖泊,是能在其中玩耍嬉戲的廣闊綠林……
明尼雖是密西西比河上最古老、最皮實的家族之一的后代,但對往事卻一無所知。不過,它生活的地方是一條兩千五百多英里的“河流博物館長廊”,收集著大量有關(guān)美國的展品——從古代的巖石和化石到瓶蓋、錫罐、飛機部件等。行走于其中的明尼常常在堆起或鋪開的“珍貴館藏”邊停下腳步,琢磨里面是不是有吃的,或者盤算能否進去休息一下。
陸地給這間“河流博物館”的地質(zhì)、植物和動物三個“部門”捐獻了許多標本。動物“部門”保存著眾多的骨骸,有些是最近剛被貓頭鷹捕食的老鼠的骨頭,有些是從最年邁的獵牛者才記得的歲月里遺留下來的北美野牛的骸骨,還有一些是冰期的乳齒象的頭骨化石,那個時期的美洲曾有象群漫步?!安┪镳^”中也擁有人類制造的眾多展品——氣槍、鞋子、彈珠、自行車、橡膠輪胎、形狀各異的金屬等,被覆蓋在泥沙下,散布在河床上。這些早已被上面充滿空氣的世界廢棄并遺忘了的物件,如今成了無數(shù)水中生物的避難所。
因為城市中總有人用東西砸烏龜,明尼經(jīng)常潛入水下。在抵達一處城鎮(zhèn)前,明尼會從“博物館”的眾多存品間走過,但更多的藏品躺在下游,急流將它們推送到了那里。只要走到大量堆積的館藏跟前,明尼就知道水面安全了——城鎮(zhèn)已在上游,它們不得安寧地在一側(cè)或兩側(cè)的河岸上無序地延展著,在喇叭聲和叮當聲中噴著煙,喧鬧地顯示著地位。明尼雖然在聽力方面有些障礙,但也能感覺到城鎮(zhèn)的脈動。它用審慎的態(tài)度觀察所有的城鎮(zhèn),仿佛是一位背負著無數(shù)問題的嚴肅學者,在一處處已不成形的遺跡中朝著歷史走去。它發(fā)現(xiàn)了尖尖的燧(suì)石、黃銅的斧子、錫镴(là)的杯子和燧發(fā)槍,甚至還發(fā)現(xiàn)了一個燒木柴的老式火車頭。
一天,在混雜的展品中穿行時,明尼感到了劇烈的震動。泛著白沫的急流裹著明尼,從生有一雙雙玻璃眼睛的高樓邊翻滾而過。明尼不知道它即將抵達表層淺河的末端——在那里,密西西比河將滑下流經(jīng)途中最高的巖壁,墜跌下去。瀑布就在前方,而明尼毫不知情。
(未完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