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19世紀后半葉至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前的歐洲“新藝術”運動中的一支“主力軍”分離派擁有獨特的繪畫理念與主張,古斯塔夫·克里姆特是維也納分離派的杰出領袖和代表畫家,他創(chuàng)造了一種“畫出來的鑲嵌”繪畫,使作品中的繪畫和工藝性達到了極點。本文以克里姆特繪畫風格來分析,并結合自己的創(chuàng)作,淺談克里姆特繪畫風格影響下的個人油畫創(chuàng)作。
關鍵詞:克里姆特;裝飾性;象征性;主觀性
克里姆特是本人最喜歡的藝術家之一,充滿裝飾性趣味的畫面、金碧輝煌的主觀色彩、充滿東方繪畫意蘊的神秘感,使我深深的震撼。本科時期學習了中國畫,研究生學習期間的繪畫方向是油畫,堅守自己所擁有的中國傳統(tǒng)繪畫語言,并加以油畫色彩絢麗的主觀特色,從克里姆特的畫面中借鑒了很多經驗,并義無返顧的把這些寶貴的經驗融入到自己的油畫創(chuàng)作中。
一、裝飾趣味
古斯塔夫.克里姆特在繪畫中不斷地嘗試創(chuàng)新,處處存在充滿趣味的裝飾性構成語言。一方面,他在構圖上常采取平面化的分割處理方式,國畫與西方繪畫的空間表現(xiàn)不同之處在于國畫的二維與油畫的三維,二維也就是平面的感受??死锬诽卦谌宋锸植亢皖^部五官的刻畫上大都選用與中國工筆畫勾線相似的筆法,具有裝飾風味,背景經常采用大塊顏料平涂的方式,再加以幾何圖形的裝飾,使得畫面的主體人物與整體相融合。另一方面,克里姆特十分注重具象和抽象結合,畫家長期以來一直在色塊、圖案、裝飾線等方面不斷地探索,轉變手法,也從不滿足于所獲得的,作品《舞者》以垂直的方式進行構圖,具象寫實手法表現(xiàn)臉孔和手部,背景以簡化的幾何形體來裝飾。畫面主體人物的造型服飾和背景幾何圖案都帶有東方的韻味,使畫中人物獲得了遠遠超過一般肖像畫的特殊氣質。
通過借鑒克里姆特繪畫中的裝飾趣味,創(chuàng)作出油畫作品《春困.喵》。首先,運用現(xiàn)代構成中的平面構成和色彩構成方式構圖,營造了一個二維平面性的繪畫空間;其次,結合傳統(tǒng)線描對主體物貓的深度刻畫,對背景中花和桌子的簡化,創(chuàng)造出帶有裝飾的圖案,形成了既傳統(tǒng)又現(xiàn)代,具有裝飾意味的油畫樣式,使畫面獨具風格;最后,整個畫面構圖飽滿,造型優(yōu)美,線條流暢,表現(xiàn)出極強的裝飾美感。
二、意趣融合
克里姆特受叔本華、尼采和佛洛伊德哲學思想及象征主義藝術的影響,采用象征手法描繪富有哲學意味的畫面??死锬诽刈髌防锏呐猿休d了藝術家的愛欲和死亡等心理本能意識,克里姆特將女性視為性感尤物,發(fā)掘她們體驗愉悅和苦楚、生命和死亡的潛能。試圖在不斷的嘗試中捕捉女性最真實的情感。
油畫創(chuàng)作作品《清晨傾城》描繪的是當代新女性清晨的狀態(tài)。在室內的構圖中一共描繪了三位青春少女。第一位紅色連衣裙少女斜坐在椅子上穿上自己的高跟鞋,柳眉彎彎,眼角微挑,女孩的頸部、手臂和腿部被有意的夸張拉長,使她的身材顯得修長又不失浪漫情懷;第二位少女跪坐在格子布之上,少女眼眸微抬,似乎要與紅色連衣裙少女說些什么,第三位少女隱于鏡子之后只留一半的背影,體現(xiàn)空間的深度,給人想象的空間。少女亭亭玉立的身姿,與花同樣溫柔嬌美,卻帶著新女性的獨立,表現(xiàn)了少女內心世界的溫暖和強大,成為觀者眼中一道亮麗的風景。
畫面中少女的面部和手部的表現(xiàn)手法較為寫實,背景配以窗外遠處的冷色調群山、近處暖色調的室內景致、以及群山間慢慢升起的太陽,仿佛少女的心靈與大自然完美的契合,呈現(xiàn)出女性美與自然美的結合,把美的意義發(fā)揮的淋漓盡致,給人以在現(xiàn)實生活中難以獲得的最為純粹的美的歡愉和享受。少女面部與手部的刻畫運用了類似工筆畫中勾線的表現(xiàn)手法,背景之間進行巧妙的安排,襯托人物形象,表達出明快的節(jié)奏感,以此來增強畫面語言的表現(xiàn)力,增強了畫面的形式美感,并使畫面青春,充滿奮斗精神,更具有豐富、變化之美。
三、主觀色彩
西方繪畫主要是由光和色來表現(xiàn)物象,重再現(xiàn)和重理性是西方繪畫的特色,克里姆特在用色觀念上具有一種主觀傾向,這與中國畫的“尚意”有類似之處??死锬诽氐睦L畫正是由于借鑒了東方藝術元素,使他的創(chuàng)作超出了僅僅“模仿自然”的藝術觀念,在繪畫中加入了更多的主觀因素。主觀色彩的表達在克林姆特的風景畫中最為明顯,克里姆特的風景畫不描繪事物的原始面貌,也不畫大自然的純然狀態(tài),而著重描繪花園、花朵和果實富饒之美,這些景致在克里姆特“馬賽克式的畫法”下越發(fā)顯得花團錦簇,富麗繁華。
油畫作品《暖》描繪的是江南園林式的小景,天空、外圍樹枝的冷與房屋、樹的暖對比表現(xiàn)出光的強烈;用筆方面采用中國畫的線性造型,點線的穿插來表達;顏色的濃淡厚薄方面,天空的顏色要稀薄給人輕飄之感,地面的顏色厚重給人腳踏實地之感等,這些元素在主觀的引導下,與畫面整體氛圍相融合,構成了一種強烈的光影次序。
參考文獻
[1]王婷婷.淺析克里姆特繪畫中的東方藝術元素[J].經典鑒賞.2010-02.P95~96
[2]劉洪波 劉 虹.華麗的悲情———克里姆特的藝術解讀[J].時代文學.2017-12.P238~P239
[3]呂芊溪.克里姆特繪畫對我油畫創(chuàng)作的啟示[D].山東師范大學.2013
[4]周寰.突破傳統(tǒng)的界限_克里姆特藝術作品中綜合材料運用對我的啟示[D].江西師范大學.2016
[5]員旭敏.克里姆特作品精神內涵探究[D].鄭州大學.2014
作者簡介:
王冠楠(1994.3—),女,漢族,籍貫:江蘇鹽城人,齊魯工業(yè)大學(山東省科學院),16級研究生,碩士學位,專業(yè):美術,研究方向:油畫,
(作者單位:山東省濟南市齊魯工業(yè)大學(山東省科學院)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