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旭紅 尹嘉敏 李章波
摘 要:以紅秀一號籽瓜種子為材料,研究了不同濃度NaCl脅迫對該籽瓜種子發(fā)芽率、發(fā)芽勢、發(fā)芽指數、活力指數、相對鹽害率、胚根長、地上鮮重、胚根鮮重、地上干重、胚根干重及側根數的影響。結果表明:濃度為40 mmol/L時,籽瓜的各項測定指標比對照高,即低濃度NaCl脅迫對籽瓜種子萌發(fā)具有促進作用;而隨著NaCl脅迫濃度增大,種子萌發(fā)的抑制作用明顯增強,濃度80~240 mmol/L時,籽瓜各項生長指標都低于對照,即高濃度NaCl脅迫對籽瓜種子萌發(fā)具有抑制作用。
關鍵詞:NaCl脅迫;籽瓜;種子發(fā)芽
文章編號: 1005-2690(2018)05-0095-03 中圖分類號: S651 文獻標志碼: B
籽瓜,即籽用西瓜,是葫蘆科西瓜屬中普通西瓜種的一個栽培變種[1]。籽瓜作為巴彥淖爾地區(qū)的特色經濟作物之一,在瓜類生產中占重要位置,種植面積從20世紀80年代的0.2萬hm2發(fā)展到現(xiàn)在已逾2萬hm2 [2]。
隨著籽瓜栽培面積的不斷擴大,有限耕地面積中適合籽瓜栽培的耕地在逐漸減少。原因是在巴彥淖爾71.3萬hm2可耕地中,不同程度的鹽堿地占總耕地面積的45.2%,其中,輕度鹽堿地占24.1%,中度鹽堿地占13.8%,重度鹽堿地占7.3%,且有逐年增加的趨勢[3]。當前,土壤鹽堿化已經成為本地區(qū)灌溉農業(yè)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鹽堿地不僅影響籽瓜種子的萌發(fā),而且影響籽瓜的正常生長及產量。關于NaCl脅迫對于植物影響的研究,在蕪菁[4]、苦瓜[5]、燕麥[6]、大豆[7]、小麥[8]等方向已有不少,而在籽瓜上的研究報道還不多。
該試驗通過分析不同NaCl濃度處理對紅秀一號籽瓜種子萌發(fā)的影響,旨在對該品種籽瓜種子萌發(fā)階段的耐鹽性進行評價,并為以后相關試驗提供理論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供試籽瓜種子為甘肅華園西甜瓜開發(fā)有限公司選育的籽瓜紅小片雜交種紅秀一號,該品種屬中早熟品種,抗性好,是紅小片籽瓜中產籽量最高的品種;供試NaCl為分析純試劑。
1.2 試驗方法
試驗于2015年11月—2016年7月在河套學院實驗室進行。分別設NaCl濃度為0(CK)、40、80、120、160、200、240 mmol/L 7個處理,每處理設置3次重復。每日觀察記錄種子發(fā)芽數,直至試驗結束,以胚根突破種皮1 mm作為發(fā)芽標準,連續(xù)5 d無萌發(fā)種子視為萌發(fā)結束。
試驗結束前測定發(fā)芽種子胚根長、 側根數、胚根鮮重和胚根干重及地上鮮重、地上干重,統(tǒng)計發(fā)芽率(GP)、發(fā)芽勢(GE)、發(fā)芽指數(GI)、活力指數(VI)及相對鹽害率。
試驗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0分析。
1.3 指標計算方法
參照施月婕、王玉鳳[9]、蘆翔等人研究方法,計算發(fā)芽率(GP)、發(fā)芽勢(GE)、發(fā)芽指數(GI)、活力指數(VI)及相對鹽害率。
2 結果與分析
2.1 NaCl脅迫對紅秀一號籽瓜種子發(fā)芽率的影響
由圖1可知,隨著NaCl濃度的不斷升高,NaCl對籽瓜種子萌發(fā)的抑制作用逐漸增強,籽瓜種子發(fā)芽率總體呈下降趨勢。即在0 mmol/L和40 mmol/L的低濃度NaCl脅迫下,籽瓜種子72 h內發(fā)芽率相近,分別為45.33%和46%。7 d發(fā)芽期結束,40 mmol/L NaCl處理組內種子發(fā)芽率比對照組提高9.99%;當處理濃度大于40 mmol/L時, 發(fā)芽率呈明顯下降趨勢。當NaCl溶液濃度處于120~240 mmol/L時,種子發(fā)芽率下降顯著。濃度為240 mmol/L時,籽瓜種子僅有個別萌發(fā),發(fā)芽率極低。這說明高濃度的NaCl脅迫對籽瓜種子的發(fā)芽有較大的抑制作用。
2.2 NaCl脅迫對紅秀一號籽瓜種子發(fā)芽勢的影響
種子發(fā)芽勢是反映種子發(fā)芽整齊度的主要指標。由圖1可知,隨著NaCl濃度增大, 紅秀一號籽瓜種子發(fā)芽勢呈下降趨勢。當NaCl濃度為40 mmol/L時,籽瓜種子發(fā)芽勢稍高于對照,為46%。當濃度在40~80 mmol/L時,籽瓜種子發(fā)芽勢下降趨勢最顯著,濃度為80 mmol/L時降至33.3%,說明此濃度下籽瓜種子萌發(fā)受到的抑制作用最明顯。隨著NaCl濃度的增加,種子發(fā)芽勢繼續(xù)降低,當NaCl濃度為240 mmol/L時,籽瓜種子萌發(fā)完全受到抑制,這說明高濃度NaCl脅迫對籽瓜種子的發(fā)芽整齊度和發(fā)芽速度均起到極大的抑制作用。
2.3 NaCl脅迫對籽瓜種子發(fā)芽指數、活力指數的影響
發(fā)芽指數與活力指數兩個指標分別反映種子萌發(fā)的速度和質量。由圖2和圖3可知,當NaCl濃度為40 mmol/L時,籽瓜種子發(fā)芽指數和活力指數兩個指標稍高于對照,且從此濃度開始,隨著NaCl濃度的增加,籽瓜種子活力指數和發(fā)芽指數均呈顯著的下降趨勢。隨著NaCl濃度的不斷增加,籽瓜種子發(fā)芽指數和活力指數兩個指標不斷下降,直到兩個指標為0,說明NaCl濃度增加對籽瓜種子萌發(fā)的抑制作用不斷增強,直至最后不能萌發(fā)。
2.4 NaCl脅迫對籽瓜種子相對鹽害率的影響
由于籽瓜種子對不同濃度NaCl脅迫的敏感度不同,籽瓜種子受到的鹽害程度也不同。由圖4可以得出,NaCl濃度為40 mmol/L時,籽瓜種子萌發(fā)相對鹽害率為負值,這說明低濃度NaCl脅迫可促進籽瓜種子萌發(fā)。隨著NaCl濃度的增加,相對鹽害率逐漸增加,相對鹽害率逐漸變?yōu)檎担@說明籽瓜種子萌發(fā)受到的鹽害作用逐漸增加,籽瓜種子萌發(fā)受到抑制。
2.5 NaCl脅迫對籽瓜種子側根數的影響
由圖5可知,籽瓜種子在萌發(fā)過程中,當NaCl濃度為40 mmol/L時,側根數多于對照,說明低濃度NaCl脅迫促進側根的生長,可能是植物對鹽脅迫的一種適應性反應。當NaCl濃度為80 mmol/L時,籽瓜種子側根數顯著降低,下降幅度超過70%,側根數分化少。當NaCl濃度達到120 mmol/L時,側根數為0,這說明高濃度NaCl對籽瓜種子側根分化抑制作用明顯。
2.6 NaCl脅迫對籽瓜種子胚根長的影響
由圖6可知,隨著NaCl濃度的升高,所有處理胚根長呈下降趨勢,但胚根長的變化差異性顯著。當NaCl濃度為40 mmol/L,胚根長為3.366 7 cm,對照的胚根長為2.962 3 cm,比對照長0.404 4 cm,這說明低濃度NaCl脅迫對胚根的生長具有促進作用。當濃度為80 mmol/L時,胚根長比對照下降0.435 6 cm;隨著濃度升高,胚根長呈直線下降趨勢,當濃度為200 mmol/L甚至更高時,胚根未生長。這表明隨著NaCl濃度的增加,胚根生長逐漸被抑制直到停止生長。
2.7 NaCl脅迫對籽瓜種子胚根鮮重、地上鮮重的影響
由圖7可知,籽瓜種子胚根鮮重下降趨勢較明顯,當NaCl濃度為40~80 mmol/L時下降趨勢較大,這兩個濃度之間鮮重的差值為0.030 2 g;兩個濃度下胚根鮮重又比對照的胚根鮮重低0.003 9 g、0.034 1 g。數據表明,隨著NaCl濃度的增加,NaCl脅迫對籽瓜種子胚根鮮重的抑制作用逐漸增強。
低濃度的NaCl脅迫對地上鮮重的影響遠大于對胚根鮮重的影響。NaCl濃度為40 mmol/L時,地上鮮重為0.205 5 g,比對照的地上鮮重重0.045 1 g;與NaCl濃度80 mmol/L時,地上鮮重相比較重0.035 5 g。在這兩個濃度之間,地上鮮重的下降幅度比胚根鮮重大,這說明低濃度的NaCl脅迫對地上部分的生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當NaCl濃度超過80 mmol/L后,地上鮮重的下降趨勢比胚根鮮重的下降趨勢更明顯、下降幅度更大,這說明高濃度的NaCl脅迫對地上部分比對地下部分的抑制效果更強。
2.8 NaCl脅迫對籽瓜種子胚根干重、地上干重的影響
由圖7可知,隨著NaCl濃度的增加,籽瓜種子的胚根干重總體呈下降趨勢。濃度為0~40 mmol/L時呈上升狀態(tài)但不明顯,當NaCl濃度大于40 mmol/L后,胚根干重隨NaCl濃度增大,下降趨勢顯著,這說明隨著NaCl濃度的增大,對胚根中干物質的積累的抑制作用越強,但低濃度的NaCl脅迫對胚根的生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地上干重也隨著NaCl濃度的增加而呈總體下降趨勢,并且與胚根干重相比下降趨勢更明顯、幅度更大,但在濃度為40 mmol/L時,地上干重明顯高于對照。這說明NaCl脅迫對根的生長發(fā)育抑制作用比對地上部分的生長發(fā)育抑制作用更強,低濃度的NaCl脅迫對地上部分干物質的積累起到更好的促進作用。
3 討論
植物耐鹽性和耐鹽機理存在本質差異,植物能否適應鹽堿生活環(huán)境,首先,取決于種子發(fā)芽期對鹽脅迫的敏感程度,因為種子萌發(fā)期是幼苗成長的關鍵期。大多研究得出低濃度NaCl脅迫對種子萌發(fā)具有一定促進作用、高濃度NaCl脅迫抑制作用增強的結論。其次,發(fā)芽期的耐鹽性與其他生育階段的耐鹽性相關度均在進一步研究中。
本試驗研究發(fā)現(xiàn),紅秀一號籽瓜種子在低濃度NaCl脅迫下,種子萌發(fā)的各項指標均優(yōu)于對照。當處理濃度增大后,種子發(fā)芽率、發(fā)芽勢、發(fā)芽指數、活力指數均呈下降趨勢;相對鹽害率逐漸增加,變?yōu)檎?。因此,低鹽促進紅秀一號籽瓜種子萌發(fā),高鹽抑制種子萌發(fā)的現(xiàn)象與前人研究結論一致。
該試驗揭示了紅秀一號籽瓜種子萌發(fā)期的耐鹽性,為下一步對籽瓜種子多品種NaCl脅迫試驗研究提供數據參考,同時也為該品種的幼苗試驗提供理論依據,并為實現(xiàn)當地鹽堿地作物增產提供前期準備和理論依據。
參考文獻:
[ 1 ] 周鵬,王萍,石磊,等.籽用西瓜SSR體系的建立與優(yōu)化[J].內蒙古農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04):38-43.
[ 2 ] 梁莉,李榮富,李登云,等.內蒙古河套地區(qū)籽瓜新品種引進比較試驗初報[J].中國瓜菜,2012(01):34-36.
[ 3 ] 韓繼旺.巴彥淖爾綜合治理484萬畝鹽堿地[N].內蒙古日報(漢),2015-07-15001.
[ 4 ] 施月婕,高杰,趙建軍.鹽脅迫對蕪菁種子萌發(fā)的影響[J].新疆農業(yè)科學,2011(03):487-492.
[ 5 ] 陳堅,周木虎.鹽脅迫對不同苦瓜品種萌發(fā)及幼苗生長的影響[J].湘潭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04):44-48.
[ 6 ] 蘆翔,汪強,趙惠萍,等.鹽脅迫對不同燕麥品種種子萌發(fā)和出苗影響的研究[J].草業(yè)科學,2009(07):77-81.
[ 7 ] 周妍.鹽脅迫對大豆種子萌發(fā)、離子平衡及可溶性糖含量影響的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4.
[ 8 ] 喬佩,盧存福,李紅梅,等.鹽脅迫對誘變麥種子萌發(fā)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響[J].中國生態(tài)農業(yè)學報,2013(06):720-727.
[ 9 ] 王玉鳳.NaCl脅迫對西瓜種子發(fā)芽的影響[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6(24):6 497-6 499.
(收稿日期:2017-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