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簡·奧斯汀是英國著名女性小說家,她的作品主要關注鄉(xiāng)紳家庭女性的婚姻生活。在《傲慢與偏見》一書中,她以女性獨特的視角描繪了19世紀中產(chǎn)階級婦女不同的婚姻觀。本文結合簡·奧斯汀的經(jīng)歷為切入點,簡述書中的婚姻觀及其她對婚姻的觀點。
關鍵詞:《傲慢與偏見》;簡·奧斯??;婚姻觀
一、簡·奧斯汀生平簡介
簡·奧斯汀(1775-1817)是英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女作家之一。她出生在英國南部漢普郡的一個鄉(xiāng)村牧師家里,并未在正規(guī)學校讀過書,在家里接受父母的指導學習。終身未婚,但她的作品無一不在探討愛情與婚姻。簡·奧斯汀20歲左右開始寫作,共發(fā)表了6部長篇小說。1811 年出版的《理智與情感》是她的處女作,隨后又接連發(fā)表了《傲慢與偏見》(1813)、《曼斯菲爾德花園》(1814)和《愛瑪》(1815)等。
奧斯汀生長在十八世紀末十九世紀初封建保守勢力較強的英國鄉(xiāng)村,婦女生活圈子十分狹小,與之交往的都是鄉(xiāng)紳貴族的紳士淑女。奧斯汀以敏銳的觀察力洞察者她身邊的人與事,其中她最關注的是婦女的命運。愛情與婚姻幾乎是她所有小說的主題,在她最著名的代表作《傲慢與偏見》中尤為顯著。
二、《傲慢與偏見》中不同類型的婚姻觀
1、愛情至上婚姻觀
書中伊麗莎白與達西的愛情一直被世人所稱贊,他們的愛情也是書中的主線。伊麗莎白出生于中產(chǎn)階級家庭,聰明伶俐,有主見,是貝內(nèi)特先生最驕傲的女兒。在愛情和婚姻面前,她一直堅持自己的內(nèi)心,追尋自己想要的伴侶。她和達西先生相識并不是一個完美的邂逅。最初,達西由于受到禮儀至上的觀念束縛,對伊麗莎白及其一家人都沒有好感,認為他們粗魯且毫無教養(yǎng)。同樣地,伊麗莎白也排斥達西,認為他過于傲慢自大,態(tài)度冷淡,看不起所有人??稍谥饾u的相處過程中,達西慢慢愛上她。當達西向她表白時,伊麗莎白毫不猶豫地拒絕了他。伊麗莎白并不會因為金錢和地位去嫁給一個人,這也表達了奧斯汀對女性人格獨立和權利平等的追求。同時,伊麗莎白也是一個理性的姑娘,她在解開對達西的誤會后,理性思考,重新審視達西,并在最后認清了自己的心,勇于面對阻撓她的一切力量,捍衛(wèi)自己的愛情,和達西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伊麗莎白與達西的婚姻最能代表奧斯汀的婚姻觀,也是她理想中的婚姻。
2、現(xiàn)實婚姻觀
在《傲慢與偏見》一書中,因現(xiàn)實和金錢所結合的婚姻并不少,其中最典型的是柯林斯和夏洛特。在奧斯汀所處的當時社會里,婦女一般只有兩種好出路,一是當家庭教師,二是嫁人。嫁到有錢有地位的人家,是年輕小姐得到并保持社會與經(jīng)濟地位的理想途徑。
奧斯汀從柯林斯一出場就把他描述成一個愚蠢的人,他既傲慢又恭順,既自負也謙卑。柯林斯從未認為婚姻應是愛情的產(chǎn)物,他為結婚而結婚,尋得一名妻子是他的全部目的。而夏洛特雖善良聰慧,受過良好的教育,但外貌并不出眾,家境并不顯赫,面對冷酷的事實,嫁人是她唯一的出路。所以看似并不和諧的二人,最終結為夫妻,走到一起??铝炙古c夏洛特的婚姻完全是出于雙方對現(xiàn)實生活的需求,柯林斯需要的只是一位明事理的妻子,而夏洛特則需要的是一個屬于自己的家。這種屈于現(xiàn)實的婚姻態(tài)度是奧斯汀最憎惡的,在小說中,作者通過伊麗莎白之口表述了自己的不贊同。
3、盲目婚姻觀
莉迪亞是貝內(nèi)特家中的小女兒,她愛慕虛榮,仗著年輕,總想嫁給有錢又有風度的男人。威克漢姆是老達西先生管家的兒子,風流嗜賭,滿嘴謊言,想著通過婚姻發(fā)財,曾為了錢財誘拐達西的妹妹。當莉迪亞在舞會上遇到英俊瀟灑的軍官威克漢姆后,便迅速向他靠攏,威克漢姆這種膚淺且虛偽的人正中莉迪亞的胃口。他們兩個人的結合是盲目的,毫無理智,莉迪亞喜歡的是威克漢姆軍官的地位與金錢,威克漢姆喜歡的是莉迪亞的年輕與身體。兩個受欲望所驅使下在一起,毫無理性地私奔,引起了軒然大波。達西不計前嫌地幫助莉迪亞與威克漢姆完婚,才使他們沒有身敗名裂。因一時沖動,盲目追求享樂的婚姻,注定不會有好的結局。在書中結尾,他們爭吵不斷,以借錢為生。威克漢姆和莉迪亞這樣對及其盲目、毫無責任感的婚姻觀是簡·奧斯汀所批判的。
三、簡·奧斯汀的婚姻觀
1、尊重是婚姻的前提
在書中,奧斯汀反復強調(diào)尊重在愛情與婚姻中的重要性。伊麗莎白出身于中產(chǎn)家庭,家境一般,但她毫不猶豫地拒絕了達西的第一次求婚,因為她并不認為她得到了達西的尊重,而事實上當時的達西也并未真正給予伊麗莎白尊重。直到達西用實際行動向伊麗莎白表示自己的改變,他們才最終走到了一起。
2、理性的婚姻是圓滿的
奧斯汀推崇理性的婚姻,在她的筆下,理智與情感并存的婚姻是幸福的。簡與賓利雖互相愛慕,但并未沖動地直接在一起,而是跟隨理智,過程雖有波折,但結局是完美的。相反,莉迪亞不顧家人反對和威克漢姆私奔,看似是對愛情和自由的追求,實際上卻是跟隨了欲望,并不是理性的選擇。
3、金錢是婚姻的保障
面包與愛情的選擇是古今中外共有的難題,在奧斯汀看來,沒有愛情的婚姻不會幸福,但是沒有金錢保障的婚姻寸步難行。在19世紀的英國,女性沒有財產(chǎn)繼承權,因此能擁有一份經(jīng)濟有保障的婚姻對她們來說非常重要。賓利與簡、達西與伊麗莎白幸福的婚姻都是以穩(wěn)定的經(jīng)濟收入作為基礎,這也是簡·奧斯汀想要通過書中多對婚姻所傳達的觀點。
參考文獻
[1]Jane Austen.Pride and Prejudice [M].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Press,1996
[2][英]簡·奧斯汀.傲慢與偏見[M].孫致禮譯.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2017
[3]朱虹,簡·奧斯汀研究[M].北京.中國文聯(lián)出版社.1985
[4]頡敬東.簡·奧斯汀《傲慢與偏見》中的婚姻觀[J].鎮(zhèn)江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
作者簡介:
李靜(1996-),女,籍貫:河南溫縣,河南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2015級英語教育專業(yè)在讀本科生
(作者單位:河南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