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丙利
很多具備多年商品餌使用經(jīng)驗的釣友在面對昂貴的商品餌時,心中常有一種沖動或欲望,那就是有朝一日自己也能制作餌料。自制餌料不僅能讓釣者充滿成就感,還能降低釣魚成本,本文針對的就是有較充分的閑暇時間、用餌量較大、有自制餌料想法卻又苦于沒有制餌經(jīng)驗的釣友們。
自制臺釣餌料,我們首先要了解需要哪些常用的原材料,以及它們的性能、作用,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制作出理想的餌料。
一般來說,餌料的常用材料大致分為基礎餌、狀態(tài)餌和添加餌。
一、基礎類材料
(一)麩皮
麩皮即小麥加工成面粉后剩的外皮,它比重小,散化效果好,很多商品餌都是以麩皮為原料制作的。麩皮幾乎沒有黏性,它的特點是可以減少餌料的反水程度,減小餌料的比重。一般來說,高溫季節(jié)、制作輕餌或做“包餌”時,麩皮的用量較大。如果是用于釣輕口魚,為減輕餌料比重,釣者可以購買“輕麩”作原料,它比重極輕,顆粒細膩;如果用于在水庫等大水面釣大魚作底窩誘餌,可以購買粗一點的麩皮。麩皮既可以炒制也可以用熱水燙制,既能作為基礎餌材料也可作為調(diào)整餌料狀態(tài)的材料。
(二)米粉
將大米炒熟、炒香、磨碎,并根據(jù)需要精細過篩,既可做底窩料,又可以摻入其他材料中作基礎材料。
(三)玉米粉
玉米粉是大部分商品餌的主要原料,可以用生粉也可炒熟使用,適合釣鯽魚、鯉魚、草魚、鳊魚及鰱鳙,霧化效果一般。釣者可以到超市購買成品,也可以買干玉米粒炒熟研磨過篩使用。
(四)黃豆粉
黃豆粉即黃豆炒香磨碎后的粉狀材料,屬天然香餌,鯽魚、鯉魚、草魚、鳊魚都愛吃,有一定的黏性,但霧化效果一般,生粉黏度大,熟粉黏度低,可作基礎材料也可做添加材料。
(五)芝麻粉
芝麻炒熟磨粉(注意火候,不可炒糊),具有很濃的香味,適量添加在基礎材料里可以提高香味,也可以用于傳統(tǒng)釣的粘餌釣法中。由于熟芝麻粉含油量較大,在研磨時成粉較困難,可以按比例與熟玉米?;蚴齑竺滓煌心?。
(六)面粉
面粉主要用于增加餌料的黏度,調(diào)整餌料狀態(tài)。燒熟后的面粉有香味,可作基礎材料。
二、狀態(tài)類材料
(一)雪花粉
雪花粉可增加餌料的霧化效果,減小餌料的比重,改善餌料的適口性。雪花粉細膩且霧化效果好,可添加到所有餌料中充當狀態(tài)材料,在商品餌中幾乎都有添加。雪花粉霧化程度高,容易招引小魚搶食,釣者應根據(jù)需要控制比例。
(二)拉絲粉(小麥蛋白)
拉絲粉由面粉中提取,可增加餌料的黏性,減緩餌料的霧化程度,搓餌、拉餌均可使用,只是所用的比例不同。其實,“拉絲粉”是釣魚行業(yè)的稱呼,在食品行業(yè),它被稱作“谷脘粉”。拉絲粉的用量較難把握,加少了餌料難成團,沒到水底就會散化掉,添加過多又容易使餌料變成死面疙瘩,削減霧化效果,誘魚效果下降;餌料如果不霧化,小鯽魚在吃鉤時很容易擋口,造成空竿率增加。所以,釣者在添加時要多試驗,找到一個較好的比例。
(三)膨脹粉
膨脹粉的作用是調(diào)整餌料狀態(tài),增加餌料的松軟度,使其蓬松、比重下降,提高餌料的適口性。它還有一個特點——與餌料混合加水后保水性極強,能使餌料長時間不反水,即使揉搓也能保持狀態(tài)不變。
三、添加類材料
(一)食用香精
食用香精屬調(diào)味型粉末狀材料,如蛋奶香精、玉米香精、草莓香精、菠蘿香精、紅薯香精等。使用食用香精較難把握的是用量以及味型與季節(jié)、魚種的搭配。使用香精應遵循“寧少勿多”的原則,濃度過高容易出現(xiàn)“死窩”現(xiàn)象,釣者應遵循各香精用量的要求。另外,從環(huán)保方面考慮,釣者應使用食用類香精而非化工類香精。
(二)氨基酸
在釣魚過程中,氨基酸被作為釣餌添加劑使用,對魚類有很大誘效,并能改善釣餌適口性,提高攝食率,在冬季天冷、夏季氣壓低時能增進魚的食欲。
(三)核黃素(維生素B2)
核黃素又稱維生素B2,是一種橙黃色粉末,味微苦,微溶于水,在堿性溶液中或遇光易變質(zhì),釣者在配置時應盡量避免陽光暴曬。核黃素具有促進魚類攝食、增強魚類消化、誘魚快、不壞窩等功效,其熒光黃色使釣餌更醒目,可促進鯽魚、鯉魚等多種魚類攝食。
(四)雞精
雞精含有豐富的營養(yǎng)成分,除含有谷氨酸鈉外,更含有多種氨基酸、蛋白質(zhì)和維生素,因其具有很好的鮮味,故可增進魚類的食欲。
(五)蝦粉
從廣義上講,蝦粉就是蝦類動物經(jīng)烘干或晾曬加工而成的粉末狀材料,自身無黏稠性,主要用于增加餌料的腥味。在氣溫較低的早春和深冬時節(jié),在餌料中添加適量蝦粉能夠刺激魚兒的味覺,增加咬鉤率。蝦粉的用量原則是:氣溫低多加,氣溫高少加。因氣溫高時小雜魚多,小魚對腥味更青睞,所以宜少不宜多。
(六)蠶蛹粉
蠶蛹粉有特殊的腥味,鯉魚和鯽魚比較喜歡這種味道。冬季、初春氣溫較低,只有鯽魚活性相對較高,針對這種情況,釣者可在釣餌中添加適量腥型餌料以刺激魚兒進食。
(七)糖類
糖類包括白糖、紅糖、甜蜜素、蜂蜜、葡萄糖等具有香甜成分的顆?;蚍勰畈牧希m量添加一種或幾種,可增加餌料的香甜味,改變餌料味型及適口性,提高上鉤率。因夏季高溫,添加過多糖分容易加速餌料反水,所以夏季應少加,而冬天魚類生理上對糖分需求較大,可適當多用。
(八)色素
食用色素主要是為調(diào)整餌料的顏色使用,增加餌料的視覺效果,因用量很少,釣者可購買小包裝使用。至于餌料配成什么顏色并沒有定律可循,釣者可以參照商品餌進行配制。
上述材料既可以從網(wǎng)上購買,也可以在農(nóng)貿(mào)市場購買加工。農(nóng)村的朋友可以將自家的麥皮、玉米、黃豆、芝麻等在鍋里炒制研磨過篩后備用。
另外,在配置餌料的過程中還要用到一些用具或設備,如研磨材料的小石磨或小電動粉碎機、不同目數(shù)的篩子、電子秤、成品儲藏用具、攪拌盒及攪拌工具等,備齊這些雖然要花費一些銀子,但可以使用很多年,其實是很合算的。
在充分了解以上三大類材料的性能后,釣者不要急于制作成品,應有的放矢地先從調(diào)配基礎餌料入手,把握它的顆粒大小、餌水比例、各種材料所占的比例、入水后霧化的快慢及時間等,并在此基礎上,考慮季節(jié)、魚種、魚的個體與味型及餌料狀態(tài)的關(guān)系,要充分了解各魚種的習性,使配餌更有針對性。
當一種材料用完再次購買時,材料質(zhì)量可能有所變化,這就要求釣者每次使用前要測試其性能情況,把握好材料質(zhì)量才能控制好自制餌的質(zhì)量,這方面筆者是有教訓的。
在把握好餌料的大致狀態(tài)后,釣者要用自制的餌料多去垂釣,發(fā)現(xiàn)問題總結(jié)經(jīng)驗,對照別人使用商品餌料的垂釣效果(排除菜鳥水平),發(fā)現(xiàn)自制餌料的狀態(tài)、味型、顏色、用餌技巧等方面存在哪些不足;還要參照同類商品餌的成分、顆粒大小、餌水比例、入水的霧化速度及味型等發(fā)現(xiàn)不足;成品制成后,也可以請玩臺釣的用餌高手試用,征求意見以利提高。
一旦某種配方經(jīng)長期使用效果顯著,就不要輕易改變。如果水情、魚情、溫度等外因有所變化,釣者可以在原來的基礎上進行必要的微調(diào)。例如:在流水中垂釣或在超過2米深的深水中垂釣,拉絲粉就要適當加大比例,或適當加大餌水比,遇到魚口較稀,雜魚較少的時候,雪花粉可以稍多一點,高溫季節(jié)餌料容易反水,麩皮或輕麩就可以適當多加一點等等。釣者應在釣箱里用小瓶一次帶幾種材料,以便微調(diào)餌料時使用。
自制臺釣餌料的效果重在檢驗,釣者要對每一次試驗結(jié)果進行總結(jié),做好配方記錄,不要因一次或幾次效果不好就輕易自作否定,同樣也不能因幾次爆護就沾沾自喜,應多加試驗和總結(jié),爭取早日形成成熟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