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西瓜
盛夏到了,所有魚都活躍起來了。若是對象魚,它們無論怎樣活躍我們都歡迎,但若是小雜魚太活躍可就煩人了。如何應付小雜魚的騷擾,以及被孜孜不倦的小雜魚折磨得崩潰的話題也就成了釣友們茶余飯后的主題之一了。
很多釣友應對沒完沒了的小雜魚騷擾常用的辦法無非就是把面餌開得又黏又硬,或者干脆用固態(tài)餌。能最有效地避開小雜魚的騷擾只有固態(tài)魚餌效果最佳,但是固態(tài)魚餌的上魚速度又大大低于面餌,而面餌無論搓得多黏多硬,浮標入水后都會如電擊般抖個不停,安靜之時餌也消失無蹤了。矛盾糾結中,好像真沒什么好辦法了。
我推薦一個小竅門,不吹牛不撒謊,效果看得見。
小雜魚帶來的煩惱無外乎是毫無規(guī)律的紛亂標相,在雜亂無章的各種標相中,不提竿怕丟口,提竿又無一不空。故意調鈍倒是可以減少一些標相,但是犧牲的是寶貴的靈敏度,很可能連好魚口也表現(xiàn)不出來,所以我并不贊成用故意調鈍的方式來規(guī)避小雜魚。
我的做法很簡單——不用含有拉絲粉的餌料。
拉絲粉早已成了調整魚餌狀態(tài)必不可少的輔助品。久而久之,很多釣魚人形成了思維定式:只要涉及到粘合劑、涉及到狀態(tài),都會第一時間聯(lián)想到拉絲粉。我承認,用拉絲粉開餌所能達到的霧化狀態(tài)確實無可比擬,但是拉絲粉有個非常嚴重的缺陷,就是它所產(chǎn)生的植物纖維。所有的事物都是一把雙刃劍,有利的一面達到極致了,不利的一面也就會非常明顯地表現(xiàn)出來了。魚餌中絲絲縷縷的植物纖維在很大的程度上也成了小雜魚鬧鉤的幫兇。小雜魚嘴都比較小,根本不可能吞下整個餌團,它們調戲魚餌的動作就是不斷地啄食,這個時候拉絲粉產(chǎn)生的絲絲縷縷的纖維物就像一個個線頭,小魚們吃不進整個餌團但是能咬住這些小線頭,它們不停地左右撕扯,紛亂的標相就出現(xiàn)了。
想要扭轉這種局面,魚餌中就要少用或者不用拉絲粉??梢蕴娲z粉的東西有不少,比如粘粉或者磁力粘粉。我用的更簡單——家里包餃子用的白面,經(jīng)濟實惠效果一樣。
用白面做粘合劑最重要的一點是白面的比例千萬不能過高,加多了,釣餌的黏度確實提高了,但也變成死面疙瘩了。通常,我用白面開餌時都喜歡開成軟黏餌,以搓餌的時候不沾手為宜。用這種狀態(tài)的魚餌可以確保目標魚吞餌后魚鉤可以輕易刺穿,加之它稍黏,又可以在水下多保持那么一小會兒。用這種餌的直接好處是雜亂的無效標相大大降低了,可做到眼不見心不煩。標相的降低不意味著小魚不來啄食了,而是它們啄食的動作在浮標上的反應很輕微甚至表現(xiàn)不出來。所以,浮標就會安靜許多。
其實,如果小魚真的不喜歡某種面餌,那么用這種餌料釣其他的目標魚效果也不會好。小魚愛吃的東西其他的魚也愛吃,淡水中除了個別嗜葷的魚種和濾食的鰱鳙,其他各種體型的魚種在食物上幾乎都是重合的。所以,在用餌上我并不故意排斥小魚,相反的,我倒會以小魚為風向標或者偵察兵來判斷魚餌。此外,小魚還有一個非常強大的傳播功能,它們龐大的群體在搶食釣餌的過程中總會造成一部分碎屑或霧狀物從鉤上溶解下來,在它們活潑的游動過程中被產(chǎn)生的水流傳播到遠處,告訴遠處覓食的目標魚“這里有食物”。所以,耐心地釣,釣著釣著目標魚就在不經(jīng)意間來了。我們使用一些手段,再加上小魚起到的積極作用,小魚還可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