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 越,姚子昂,陳豐嘉,彭宇鑫,吳海歌*
(大連大學 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遼寧省海洋藥物開發(f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大連海洋生物技術重點實驗室,遼寧 大連 116622)
藻酸鹽是細菌細胞壁及海帶等褐藻類植物細胞壁的主要成分之一[1],由β-D-甘露糖醛酸(mannuronic acid,M)和α-L-古洛糖醛酸(glucuronic acid,G)兩種單體組成[2]。這些單體以3種不同的方式通過α-1,4糖苷鍵鏈接,從而形成一種無支鏈的線性嵌段共聚物[3],分為聚β-D-甘露糖醛酸(polyM),聚α-L-古洛糖醛酸(polyG)和雜聚物(polyMG)[4]。其分子結構式如下:
其降解產物藻酸鹽寡糖較藻酸鹽相比具有分子質量低、水溶性好、易吸收等優(yōu)點,其表現(xiàn)出多種生物活性而引起廣泛關注,如抗腫瘤活性、抗凝血活性、降血壓功能、免疫調節(jié)活性、促進植物生長等[5-10]。本文主要對近幾年藻酸鹽寡糖制備工藝及其生物活性進行概述,因此對其生物活性的研究對未來新藥的開發(fā)和臨床治療奠定理論基礎,且對不同領域的應用具有重要意義。
化學降解法是藻酸鹽寡糖早期發(fā)現(xiàn)的傳統(tǒng)的制備方法。其中酸降解法主要使用的有機酸有甲酸、草酸、無機酸、鹽酸、硫酸。1966年,HAUG A等[11]在100℃條件下用濃度為1 mol/L草酸水解藻酸鹽,約有1/3的藻酸鹽溶解。通過調節(jié)pH(2.85)分離得到可溶和不可溶的兩種組分,經過鑒定得知可溶組分80%~90%為甘露糖醛酸片段;不可溶組分80%~90%為古羅糖醛酸片段。LI H B等[12]還研究了氧化降解法作為藻酸鹽寡糖的制備工藝,以H2O2為氧化劑,濃度為6%,調節(jié)pH為酸性環(huán)境,反應溫度為60℃,反應時間為8 h,降解效率最高;在藻酸鹽制備過程中,以正丁醇/甲酸/水(4∶6∶1,V/V)為洗脫液分離低聚糖,樣品采用硅膠柱進行二次分離,質譜分析結果顯示,聚合度為1 000~8 000 Da的寡糖基本得到分離。該方法較傳統(tǒng)的酸降解法有污染排放少的優(yōu)勢。雖然化學降解法的成本低,技術也比較成熟,但存在的問題也十分明顯,如反應劇烈,設備維護成本較高,特別是對環(huán)境的污染較為嚴重,且產量較低,致使化學降解法如今并不常用。
物理降解法主要是通過高溫、輻射等方法降解藻酸鹽,NAGASAWA N等[13]將藻酸鹽固體和藻酸鹽水溶液利用60Coγ射線處理,于20~500 kGy劑量范圍內研究了γ射線對褐藻膠的影響。結果表明,藻酸鹽水溶液降解程度明顯高于直接處理固體藻酸鹽。高度降解的藻酸鹽伴隨著顏色發(fā)生變化,該現(xiàn)象表明降解過程中在吡喃糖環(huán)中形成了雙鍵。AIDA T M等[14]在2010年對藻酸鹽進行水熱處理(180~240℃)。結果表明,藻酸鹽在高溫條件下降解,藻酸鹽被降解為藻酸鹽寡糖、單糖、最終還產生了甲酸、乙酸、乳酸和羥基乙酸等有機羧酸。HU T等[15]將從藻酸鹽水解產物中分餾的聚古羅糖醛酸溶解在稀氨水中,然后在微波輻射(1 600 W)條件下在130℃水解15 min以產生古羅糖醛酸寡糖混合物。通過Bio-Gel P6柱分離寡糖混合物,得到聚合度為1~10的古洛糖醛酸寡糖。之后通過電噴霧電離質譜、核磁共振氫譜(Hnuclearmagnetic resonance,H-NMR、核磁共振碳譜(C-NMR)和二維核磁共振譜(D-NMR)光譜技術進一步分析每個組分。結果表明微波降解法獲得的寡糖的化學結構與酸水解法得到的寡糖化學結構相同,這種微波降解方法不僅方便,耗時少,環(huán)境友好,而且與常規(guī)酸水解法相比,還可以高產率(71%)制備古羅糖醛酸寡糖。物理法降解褐藻膠制備褐藻膠寡糖具有操作簡單、反應迅速、無環(huán)境污染等優(yōu)勢,相比于化學法制備藻酸鹽寡糖有非常明顯的優(yōu)勢。
藻酸鹽裂解酶已從包括海洋藻類,海洋軟體動物,以及多種微生物中發(fā)現(xiàn),主要是以β消去機制裂解藻酸鹽,在非還原末段形成雙鍵,并在波長235 nm處有強烈的紫外吸收。根據(jù)裂解酶對底物的專一性來分可以分為Poly M酶、Poly G酶、Poly MG酶三種。ZHU B等[16]從新分離的海洋細菌粘質沙雷氏菌NJ-07中純化出具有高比活性和pH穩(wěn)定性的新型polyM特異性藻酸鹽裂解酶AlgNJ-07。分子質量為25 kDa,并且在40℃、pH9.0條件下對海藻酸鈉顯示出2 742.5 U/mg的最大活性。此外,AlgNJ-07在8.0~10.0的pH范圍內可保留95%以上的活性,表明其具有優(yōu)異的pH穩(wěn)定性,它還顯示出對polyM嵌段的高活性和親和力,并且對polyG嵌段沒有活性,這表明它是嚴格的polyM特異性藻酸鹽裂解酶。ZHU B等[17]在另一項研究中又從新分離的海洋菌株Cellulophagasp.中純化出一種具有高活性(24 038 U/mg)的新藻酸鹽裂解酶NJ-1。該酶在50℃和pH8.0下最具活性,并且在寬pH范圍(6.0~10.0)和低于40℃的溫度條件下保持穩(wěn)定。它對海藻酸鈉,雜聚MG嵌段(polyMG),均聚M嵌段(polyM)和均聚G嵌段(polyG)具有廣泛的底物特異性,并且對polyG以及polyMG具有比polyM更高的親和力和。降解產物的TLC和MS光譜分析表明它將藻酸鈉完全水解成低聚合度(degree of polymerization,DP)的低聚糖。與化學降解法和物理降解法相比酶解法的反應條件更加溫和,而且無論在產量還是環(huán)境友好方面都具有非常大優(yōu)勢,因此酶解法是如今降解藻酸鹽的最常用且有效的方法。
ZHOU R等[18]研究了藻酸鹽寡糖對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β-淀粉樣蛋白(amyloid β-protein,Aβ)誘導的神經炎癥和小膠質細胞吞噬Aβ作用的影響。發(fā)現(xiàn)了在LPS/Aβ刺激之前用藻酸鹽寡糖對Bv2小膠質細胞預處理后,可以顯著抑制神經炎癥的發(fā)生;并且除了對神經炎癥的抑制作用外,研究還發(fā)現(xiàn)藻酸鹽寡糖可通過與小膠質細胞中TLR4的相互作用促進對Aβ的吞噬作用。KIM M J等[19]利用酶解制備的藻酸鹽寡糖對LPS誘導RAW 264.7細胞的抗炎作用進行研究發(fā)現(xiàn),藻酸鹽寡糖以劑量依賴的方式降低了一氧化氮的合成和促炎細胞因子的分泌,如腫瘤壞死因子,白細胞介素IL等產生。此外,在小鼠實驗中,發(fā)現(xiàn)寡糖處理樣品減少了小鼠耳水腫的形成。這些結果表明,褐藻膠寡糖具有優(yōu)良的抗炎效果。
HU X K等[20]將藻酸鹽裂解酶制備分子質量不同的藻酸鹽寡糖,利用藻酸鹽寡糖及其硫酸化的衍生物對tsFT210細胞作用,結果表明,兩類物質對tsFT210細胞都不具有毒性作用;之后該實驗使用了不同分子質量的藻酸鹽寡糖及藻酸鹽寡糖的衍生物直接作用于昆明小鼠,發(fā)現(xiàn)分子質量3 798 kDa且硫酸化程度為1.3的藻酸鹽寡糖具有良好的抗腫瘤活性,且50 mg/kg藻酸鹽寡糖對S180細胞的抑制效率為66.0%,100 mg/kg的和藻酸鹽寡糖對S180細胞的抑制效率為70.4%。故通過該實驗可判斷藻酸鹽寡糖及藻酸鹽硫酸化衍生物可以通過調節(jié)機體的免疫系統(tǒng)從而間接的達到了抗腫瘤的目的。CHEN J等[21]使用藻酸鹽裂解酶制備的藻酸鹽寡糖,通過尺寸排阻色譜將寡糖進行分級,得到4種不同聚合度的寡糖命名為DP2、DP3、DP4和DP5,其中DP5對骨肉瘤細胞表現(xiàn)出抗腫瘤的功能。可以看出藻酸鹽寡糖具有良好的抗腫瘤活性,在未來可以作為腫瘤治療的潛在性藥物,具有可觀的發(fā)展前景。
HOU W等[22]采用完全隨機的方法,將863例細菌性陰道病患者分為甲硝唑治療組,藻酸鹽寡糖抗菌凝膠治療組以及聯(lián)合治療組三組。從有效率、和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兩方面評價,藻酸鹽寡糖以高效率和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表現(xiàn)出良好的抗菌作用。WU G F等[23]使用氧化降解的藻酸鹽寡糖不同制備濃度加入MRS培養(yǎng)基中,并測試短乳桿菌49的抑菌作用以確定藻酸鹽寡糖的抗氧化活性,結果表明,藻酸鹽70℃,5%(V/V)H2O2和1.5 mg/100 mL作用制備的寡糖,具有最佳的抗菌效果,將不同濃度的低聚糖加入混合啤酒菌株的啤酒中,其中0.25 mg/100 mL的藻酸鹽寡糖可以完全抑制啤酒細菌并防止啤酒的渾濁。T?NDERVIK A等[24]使用一系列致病真菌菌株評價藻酸鹽寡糖干擾真菌生長和增強傳統(tǒng)抗真菌藥物的能力,包括念珠菌和曲霉菌,經光密度測定(OD600nm)藻酸鹽寡糖培養(yǎng)的菌株細胞表現(xiàn)出明顯的劑量依賴性(P<0.005%),在生殖管測定中也顯示出明顯的抑制菌絲生長的效果。掃描電子顯微鏡和原子力顯微鏡結果均表明,藻酸鹽寡糖(2%)顯著破壞真菌生物膜形成,單獨聯(lián)合氟康唑。聯(lián)合治療組細胞表面粗糙度明顯增加(P<0.001)。高通量篩選表明藻酸鹽寡糖具有對制霉菌素、兩性霉素B、氟康唑、咪康唑、伏立康唑或特比萘芬的增效作用。ZHANG S等[25]發(fā)現(xiàn)藻酸鹽寡糖浸泡后的種子種植后可以抗稻瘟病菌,藻酸鹽寡糖可以誘導水稻植物細胞中苯丙氨酸解氨酶,過氧化物酶和過氧化氫酶的酶活性升高,保護植物免受入侵病原體的侵害。利用褐藻寡糖處理,稻瘟病菌引起的病害指數(shù)由17.74%降至10.81%,保護效力為39.06%。這些發(fā)現(xiàn)表明,藻膠寡糖可以作為生物制劑來控制稻瘟病。可見藻酸鹽寡糖具有優(yōu)良的抗菌活性,未來可作為抗菌藥物,具有廣闊的發(fā)展前景。
氧自由基在腫瘤、血栓的形成,以及肝炎、糖尿病、動脈粥樣硬化等疾病的發(fā)生機理中都起到了重要的參與作用,因此使體內的過氧化狀態(tài)降低對疾病的預防和治療都具有重要的意義。FALKEBORG M等[26]用藻酸鹽裂解酶制備藻酸鹽寡糖的基礎上進一步研究其抗氧化活性,結果表明,藻酸鹽寡糖具有清除羥基和超氧化物自由基的活性。藻酸鹽寡糖能夠完全抑制(抑制率100%)乳濁液中脂質的氧化,其效果優(yōu)于抗壞血酸(抑制率89%)。采用大腸桿菌法化和學發(fā)光法研究藻酸鹽寡糖對3種自由基(O2-·、·OH和ABTS·+)的消除作用,發(fā)現(xiàn)分子質量小于1 000 kDa的藻酸鹽寡糖對3種自由基都有較好的消除作用,消除效果與藻酸鹽寡糖濃度成正比,而且寡糖的分子質量大小是影響自由基消除效果的重要因素。ZHANG M J等[27]開發(fā)了一種優(yōu)化酶水解技術,分離得到4種組分,分別進行體外抗氧化研究,結果顯示分子質量為0.84 kDa的寡糖組分有顯著的抗氧化活性,并且羥自由基清除能力與維生素C清除能力相似。WAN J等[28]研究了藻酸鹽寡糖對斷奶仔豬的抗氧化活性,實驗結果表明,藻酸鹽寡糖可通過提高血清過氧化氫酶活性和谷胱甘肽含量來有效提高抗氧化防御特性。藻酸鹽寡糖無毒無害又可作為抗氧化劑,未來在食品工業(yè)、醫(yī)藥、保健、化妝品等方面有一定的前景。
ZHANG Y等[29]采用河南省三個優(yōu)質小麥品種(鄭麥101,129和3596)作為實驗材料,研究了在含有15%聚乙二醇(PEG)6000的水源條件下,藻酸鹽寡糖對小麥幼苗生長和耐旱性的影響,用以提供新型植物抗旱劑在農業(yè)中應用的理論參考。結果表明,噴灑藻酸鹽寡糖可以緩解由干旱引起的三個小麥品種的生長抑制程度,反映出幼苗長度、根長和生物量顯著增加,丙二醛和脯氨酸含量顯著降低,葉綠素含量(鄭麥101除外)和部分抗氧化酶活性升高。UENO M等[30]研究發(fā)現(xiàn)藻酸鹽寡糖能促進作為魚類、貝類和一些甲殼類幼苗食物的兩種藻類微綠球藻(Nannochloropsisoculata)和纖細角毛藻(Chaetoceros gracilis)的生長。研究還發(fā)現(xiàn)藻酸鹽寡糖可以抑制有害鞭尾藻(Kareniamikimotoi)的生長。IWASAKIKI等[31]研究利用棒狀桿菌(Corynebacteriumsp)分泌的裂解酶降解海藻酸鈉,通過超濾膜進行純化,將未降解的藻酸鹽多糖完全去除,得到藻酸鹽二聚糖與八聚糖混合物,以200~3 000 μg/mL的質量濃度范圍內發(fā)現(xiàn)對萵苣根的伸長具有促進作用(約為對照組的2倍)??梢钥闯鲈逅猁}寡糖在農業(yè)方面具有很好的抗旱和促進生長作用,并且可以改善水中藻類的平衡,且藻酸鹽寡糖本身無毒無害,因此可以作為一種新型肥料應用于農業(yè)方面,也可作為水質改善劑用于水中藻類的控制。
在脂蛋白代謝中起關鍵作用的肝低密度脂蛋白受體(low densitylipoprotein receptor,LDLR)通過降低血漿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owdensity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濃度來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YANG J H等[32]的研究發(fā)現(xiàn)藻酸鹽寡糖以劑量和時間依賴的方式增加肝細胞LDLR的表達和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LDL)的細胞內攝取。藻酸鹽寡糖可以增強SREBP-2核轉錄(調節(jié)元件結合蛋白-2,是LDLR基因表達必需的轉錄因子),進而促進LDLR表達,提高清除LDL-C的能力。此外,該研究還發(fā)現(xiàn),藻酸鹽寡糖可以下調前蛋白轉化酶枯草桿菌蛋白酶/溶菌素9(protein convertase subtilisin/lysin 9,PCSK9)的表達,從而降低PCSK9介導的LDLR降解??梢姡逅猁}可在對LDL-C偏高所引起的冠心病、腦卒中和外周動脈病等疾病的預防中發(fā)揮重大作用。
阿霉素(doxorubicin,DOX)是一種高效的化學治療劑,但其使用劑量受到其心臟毒性的限制。DOX誘導的心臟毒性能使氧化應激反應升高,并導致內質網介導的細胞凋亡。GUO J J等[33]研究表明通過藻酸鹽寡糖預處理可以防止急性DOX心臟毒性,其機理主要是抑制DOX引起的氧化應激和內質網介導的細胞凋亡,因此藻酸鹽寡糖是預防急性DOX心臟毒性有效的化合物。ZHANG Y等[34]研究了藻酸鹽寡糖增效尿素對水稻產量和品質的影響,結果表明,藻酸鹽寡糖增效尿素比普通尿素相比,每穗粒數(shù)增加,產量顯著提高,精米率,整精米率和蛋白質含量均高于不施氮肥處理(對照)和普通尿素處理,其中較普通尿素處理分別增加1.82%、10.83%、7.59%。此外,稻米透明度、膠稠度、堿消值、最高黏度和崩解值也高于對照和普通尿素處理,堊白粒率和堊白度低于對照和普通尿素處理,且與對照相比差異均達顯著水平。綜上,藻酸鹽寡糖增效尿素可促進水稻增產,對水稻品質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海藻酸鈉寡糖在去皮的南美白對蝦的商業(yè)化保藏中也發(fā)揮這重要的作用,MA L K等[35]通過監(jiān)測凍融損失、顏色、質地、肌原纖維蛋白含量、Ca2+-腺苷三磷酸酶(adenosine triphosphatase,ATPase)活性、顯微結構等分析,結果表明藻酸鹽寡糖對脫皮蝦(Litopenaeus vannamei)的解凍損失和質地變量(彈性和咀嚼性)有顯著的抑制作用(P<0.05),化學分析表明海藻酸鈉寡糖處理有效地提高了冷凍蝦肌原纖維蛋白含量和Ca2+-ATPase活性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
藻酸鹽寡糖是褐藻膠的寡聚物,可以通過酸降解法、物理降解法、酶降解法和氧化降解法等方法[36-37]制備,其中化學制備法有生產成本低,生產基礎成熟等優(yōu)點,但缺點也較為明顯如產生三廢、反應劇烈、易腐蝕設備等。物理講解法具有操作簡單、反應迅速、無污染等優(yōu)點,缺點是設備成本高如微波輻射等,對操作人員的危害也較大。所以如今生物法制備藻酸鹽寡糖成為主流,其具有無污染、反應溫和、條件可控,特異性強等特點。
該綜述對藻酸鹽寡糖的的生物活性作用做了詳細和更新的描述,介紹了藻酸鹽寡糖對各種疾病及其對農業(yè)生產,食品和藥物的有益應用發(fā)展。很顯然,藻酸鹽寡糖不僅可用于農業(yè)生產,在食品工業(yè)中,特別是在醫(yī)療應用中都具有廣闊的前景,因此它將是未來極有價值的生物材料,并將為海洋資源添加新的和更高的價值給下一代可持續(xù)發(fā)展。此外,第四次工業(yè)革命正在創(chuàng)造一個新的機會根據(jù)下一代測序和多元組學的原理找出行動機制接近這樣的代謝組學,蛋白質組學,轉錄組學等。雖然有幾項研究體內實驗證實了藻酸鹽寡在不同途徑中的生物學活性,藻酸鹽寡應用于人類重大疾病臨床治療的相關研究大多數(shù)局限于中國。因此未來應進行更多的臨床研究來評估藻酸鹽寡在這個領域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