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波
[摘 要] 生活是最重要的教育資源,在中職德育教學中,以中職辦學目標與學生全面發(fā)展為出發(fā)點,將德育生活化,具有積極的教學意義。結合中職德育教學實際,對如何開展中職生活化德育進行探討研究,并提出實施生活化德育的建議。
[關 鍵 詞] 中職德育;學生管理;生活化德育
[中圖分類號] G711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24-0205-01
一、引言
從功能本質來看,人的道德來源于生活,用以調節(jié)人與人、人與社會的關系,因此道德品質養(yǎng)成離不開生活。中職德育教學中,以學生日常生活為中心,使德育扎根于學生的基本生活,將學生放在主體地位,這是中職生活化德育的核心思想。生活化德育以生活為基礎和起點,在生活中養(yǎng)成,這體現(xiàn)了中職德育的情境性與實踐性。中職德育生活化的開展需要結合多元因素進行分析,從最可行的視角構建實施環(huán)境,進而開展適合中職生特點的生活化德育。
二、中職學生管理中生活化德育的必要性與可行性
(一)必要性分析
中職德育是一項系統(tǒng)的教育工程,需要長期的實踐積累與知識內化。道德是在生活中總結的規(guī)范,道德教育也需要結合生活來實施。結合中職德育特點,生活化德育能夠增強中職生自信,引導學生形成健康的人格。生活化德育還能夠促使學生結合生活經(jīng)歷與社會實踐,形成崇高的職業(yè)道德,通過生活的鍛煉,能使學生社會生存能力大大提升,自我價值也得到進一步實現(xiàn)。此外,生活化德育鋪就了中職生的后續(xù)發(fā)展道路,促進學生加強自我控制能力,使自身的行為得到社會認可。因此,中職德育中開展生活化德育教育具有較高的必要性。
(二)可行性分析
結合中職院校德育教育的實踐教學可知,中職教學特點為德育生活化開展實施創(chuàng)造了有利的條件,使其具備較高的可行性。具體表現(xiàn)為:一是中職教學中簡單易懂、豐富充實的教材內容為生活化德育提供了有利條件;二是中職相對寬松的育人環(huán)境為德育生活化開展創(chuàng)造了條件;三是中職人才培養(yǎng)模式與德育生活化具有相容性,尤其是工學結合與校企合作,為德育生活化實施提供了實踐條件。
三、開展生活化德育的實踐建議
(一)構建適合中職教育的生活化德育模式
首先,結合中職教育制定生活化德育目標體系,即整體目標為培養(yǎng)高素質、高標準的社會主義勞動技術人才,分層目標為針對人的道德素質養(yǎng)成階段制定針對性的目標,即對道德具有正確的認識,形成具有個性化的道德感情,建立適合自己的道德意志發(fā)展,養(yǎng)成良好的道德信念,最終形成自身的道德行為習慣。其次,建立適合中職教育的生活化德育內容體系,將社會基本道德規(guī)范、心理素質、工匠精神、職業(yè)指導、就業(yè)指導、創(chuàng)業(yè)教育等內容整合起來,并積極設計、實施“中職學生素質拓展計劃”。再次,結合生活化德育設計合理的評價體系,建立德育學分制,將學生的德育理論課與實踐活動結合起來,并納入日常行為規(guī)范中。
(二)確保過程質量,開展主題實踐活動
從學生入學開始便開展入學教育,將這一階段的生活化德育主題設置為“懂規(guī)矩守規(guī)范做學校的主人公”,具體包括對學校的了解與熟悉,對校規(guī)的宣講,對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的正確指導等。在學生專業(yè)課學習中,結合專業(yè)教學設計生活化德育教育,主題可設置為“我的專業(yè)我選擇、我喜歡”,主要針對專業(yè)讓學生有正確的認識,并引領學生在頂崗實習、企業(yè)參觀、人才市場了解等活動中提高專業(yè)認可度,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工匠精神。結合學生的在校生活,設計“講文明、講禮貌、行為美、形象佳”的主題活動,通過建設班級文化、校園文化,利用隱性教育資源實現(xiàn)學生日常生活中的德育教育。
德育課堂教學中,可組織“五講五愛、守誠信、講公德”主題活動,引導學生心中秉承誠實守信的信念。在日常在校生活中,借助社會熱點教育資源,開展“正確樹立并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活動,引導學生思想,指導學生行為,使學生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在學生的實習階段,開展“立業(yè)教育”,展示職業(yè)教育成果,組織“創(chuàng)業(yè)你行我也行”主題活動,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樹立積極、樂觀的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態(tài)度。此外,還應充分發(fā)揮校園德育教育資源,開展“感恩教育”主題活動,比如,學校廣播、主題班會、宣傳欄、黑板報等。豐富學生的日常生活,開展“體驗教育”主題活動,讓學生在生活體驗中形成良好的綜合素質。
(三)貼近學生生活,靈活運用德育方法,拓展生活化德育途徑
中職德育教育不僅需要在課堂教學,還需要運用多種德育方法,對課堂進行拓展,開拓第二課堂。生活化德育中需關注生活過程,認可學生在生活化德育中的主體地位,合理引導學生健康的生活習慣和合理的消費行為,引導學生參與并體驗社會生活,關注和指導學生的同伴交往生活,指導學生的學習生活。在生活化德育途徑拓展中,學??山Y合自身情況簡述實踐體驗基地,引領學生參與各種特色德育活動,比如家庭生活中的體驗、學習生活中的體驗、社會生活中的體驗等。生活化德育的方法選擇需結合實際情況,比如情境陶冶法、實際鍛煉法、價值澄清法、沖突引導法、角色扮演法等。
參考文獻:
[1]石紅英.中職德育課程的生活化教學研究[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7(9).
[2]馬瑗.叩開德育生活之門:“中職德育教學生活化”探析[J].教育(文摘版),2016(6):3.
[3]李玉剛.“生活體驗教學法”在中職德育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科學(全文版),2017(1):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