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偉清
【內容摘要】隨著英語中考的改革,英語聽力分值比重增加,對學生的英語聽力要求越來越高。然而現(xiàn)在很多初中學生對英語聽力不夠重視,對于難度稍大的原版英語材料中的聽力練習感到難以駕馭?;诖耍腋鶕约旱慕虒W實踐探索的應對措施希望能給老師們一些啟發(fā)。
【關鍵詞】初中生 英語聽力 策略
前言
隨著英語的國際化和普遍運用,當今社會對人們的英語能力要求也越來越高。北京市中考改革已經在逐步進行,中考英語分值從120分即將降到100分,聽力分值將上升至40分或50分,對學生交際能力的考察尤為重視。
根據《新英語課程標準》,學生們需要在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tài)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5方面注重提升自己的能力。聽說讀寫構成了英語的語言技能,在《新英語課程標準》中對于初中生在畢業(yè)時需要達到的要求作了明確的規(guī)定。其中對初中畢業(yè)生的聽力技能目標的要求是能根據語調和重音理解說話者的意圖;能聽懂有關熟悉話題的談話,并能從中提取信息和觀點;能借助語境克服生詞障礙、理解大意;能聽懂接近正常語速的故事和記敘文,理解故事的因果關系;能在聽的過程中用適當方式做出反應;能針對所聽語段的內容記錄簡單信息。
學習一門語言,聽是前提。眾所周知,嬰兒學習語言都是從聽開始的,只有當聽的積累達到了一定的程度,說才能水到渠成??荚嚫母锏哪康囊彩菫榱俗寣W生們能夠從聽入手,很好地運用這門語言與人交流。所以聽力的重要性顯得尤為重要。然而很多初中學生對于聽力一直視其為攔路虎,簡單的對話能聽明白,一遇到稍微有點難度的對話或短文就無從下手。為了應付改革后的中考英語,更為以后的英語運用,聽力突破迫在眉睫。
一、影響初中生英語聽力的因素
1.學生本身不正確的語音語調習慣
很多初中生不是很注重語音語調,讀單詞和課文都是按照自己的發(fā)音習慣,所以一旦聽力中出現(xiàn)了跟自己發(fā)音不大一樣的單詞就難以一下反應過來,需要在這個詞上停留一兩秒去琢磨,不管這個詞是想出來了還是沒有想出來,最終這個詞后面的內容就受到了影響,以至于影響了對整個對話的正確理解。另外,有時候英語對話中會出現(xiàn)一些連讀、爆破等現(xiàn)象,如果平時學生不注重這方面的訓練,只是一個詞一個詞地按照自己的方式讀英語,這些朗讀技巧都給學生的聽力理解帶來困難。比如說在聽力材料中有這樣一句:I wanna to stay here for 5 days.有些同學對于口語中常把want讀成wanna不清楚的話就會把精力集中弄懂這個詞上而影響了這個句子的整體理解。
2.英美國家文化背景知識積累太少
很多學生由于對英美國家的風土人情、生活習慣等了解得不多,以至于在做聽力材料時碰到相關話題的詞匯不能很好地理解;即便是有時沒有生詞,材料的難度也不大,但由于缺乏相關的背景知識,學生也很難像聽中文那樣流暢。我在給學生們做聽力時做過一次對比:給學生聽一篇有段春節(jié)的文章和一篇復活節(jié)的文章,這兩篇文章我在詞匯方面做了處理,讓他們盡可能難度相當。聽完以后,學生在答題方面表現(xiàn)出的差異還是挺大。對于中國的春節(jié),同學們對北京知識很了解,所以做題時很容易,準確率也很高;而對于那篇復活節(jié)的文章,很多學生就大打折扣,他們對于復活節(jié)的慶祝方式比較模糊,所以做題時也拿捏不定、猶豫不決。
3.學生對自己的聽力自信心不夠
很多學生由于長期以來注重閱讀,對于聽力訓練得很不到位,所以他們會覺得自己的英語聽力能力有限,一聽到稍微有點難度的對話或文段,在內心就產生了恐懼,不能很好的集中注意力,常常越是這樣越容易緊張,他們總是力求把每一個詞都能聽懂,能記下每一個細節(jié)的信息,一旦對話中出現(xiàn)一兩個自己不大熟悉的單詞,就有一種聽不下去的感覺。這樣一來,形成惡性循環(huán),每次一想到聽力,就會潛意識地去拒絕材料去否定自己,自己對聽力能力的自信心逐漸消失殆盡。
4.平常沒有良好的英語聽說氛圍
在中國,許多同學除了在課堂上接觸英語聽說,其他時間幾乎只在閱讀中接觸到英語,用英語口語交流簡直是鳳毛麟角。我們都知道,嬰兒學語言首先就是從聽開始,只有當聽積累到一定程度,他才可以開始與大人實現(xiàn)交流。而現(xiàn)在,除了在英語課堂上英語老師們能給學生們營造一種英語氛圍,帶動學生們一起用英語交流,課外學生們自己根本不想去多說英語。
二、幫助初中生突破英語聽力瓶頸的策略
1.系統(tǒng)幫助學生夯實好語音,督促學生通過多練掌握語言拼讀規(guī)則
相當一部分學生語音沒學好,對詞的發(fā)音不到位。所以在初一剛入學時,我們就應該多花時間講授語音,并通過大量的練習讓學生暴漏出問題并及時幫助其更正。在課上,多給學生練的機會,鼓勵學生不要害怕出錯,出現(xiàn)發(fā)音錯誤,老師及時幫助其糾正發(fā)音。我認為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因為有些學生在小學英語學習中留有一些發(fā)音習慣,不是一天兩天就能改變過來的。這就要求老師在初中三年的教學里面要把語音當作一項長期的工作來落實。同時,學生對自己的錯誤發(fā)音要不斷去糾正,課后要多加練習直到發(fā)音正確。相信通過老師的這份堅持和學生的勤奮練習,語音這一關一定可以闖過。另外,學生要多聽外國原版的錄音材料并不斷去模仿去背誦。我們在初一通過新概念英語模仿大賽和課文背誦大賽,收效很大。學生在模仿純正英語的同時也提高了英語的語言運用能力。
2.多讓學生接觸原版聽力閱讀材料,幫助學生積累原汁原味的英語素材。
英語的用途很廣,英語資料也是良莠不齊。對于市面上出現(xiàn)的各種英語聽力突破指南,我們要幫助學生甄別,選取最適合現(xiàn)階段學生的材料。在教學中我們經常會用到一些原版的英文材料,比如說《積極英語聽力教程》、《大家說英語》、《空中英語教室》等,讓學生在聽英語的過程中也接觸到英美國家的文化。另外在英語教學中運用一些教學短片和電臺節(jié)目也為學生提供一個學習英語的平臺。
3.幫助學生培養(yǎng)良好的興趣,樹立自信
在英語課堂中,老師可以通過開展競爭比賽等活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比如分組活動,凡是踴躍回答問題的同學及時給與獎勵。我們會定期給學生開展猜詞游戲,規(guī)定只能說英語,用英語去表達,對于說中文的給與組別扣分,這樣大家都會相互監(jiān)督,共同營造好的英語學習氛圍,最后在課結束時給參與的組別和學生發(fā)棒棒糖。還有我們會采用積分制,匯總一個星期以來回答問題的次數,按照從多到少取班級前十,然后給學生發(fā)小獎品。通過這些方式,學生對英語課堂有了興趣和期待。另外每個學期我們會通過開辦英語嘉年華或英語周活動,在這些活動中開展英語演講比賽、英語歌曲比賽、英語戲劇等項目,學生們在這些英語活動既培養(yǎng)了興趣,也進一步提高了英語聽說能力。
4.多給學生營造英語氛圍,重視英語聽力教學
教材改革一直在進行,方向是使教材的內容貼近生活,更加交際化和實用化,很多學生只有在學校才有機會接觸到英語交際,感受到英語氛圍。所以老師在課程設計方面要多想點子,為學生創(chuàng)設真實的情景,給學生更多的練習機會。
老師在課堂上應該盡可能多地說英語,最好是全英文教學。這樣每天都能給學生一個完整的英語聽說環(huán)境。剛進入初中,一部分學生可能對全英文教學會有些不適應,因為有些詞語聽不懂而影響對話語的理解。老師在這個階段應該注意說話策略,可以把語速放慢,盡量用簡單詞匯來表達,這樣逐漸加快語速,加大詞匯難度,堅持一段時間,當學生的聽力輸入達到一定的程度后,學生的聽力能力會得到一定的提高。其次,要求并鼓勵學生用英語交流,不要怕出錯。只要學生敢張口去用英文表達就及時給與鼓勵。這樣能幫助學生樹立自信,提高學生在英語聽力口語方面的興趣。后記
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對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師需要不斷提高自身的能力,課前做好各種材料的整合工作,課上用自身的魅力盡可能地給學生創(chuàng)設情景。給學生提供盡可能的聽說機會,循序漸進地幫助學生提高英語聽說能力。幫助學生突破聽力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老師和學生的共同堅持。
(作者單位:北京市第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