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麗
【摘 要】人的一生從出生到死亡,一直都是一個學習的過程,但是人在最開始的階段所受的教育基本上是終生受益的,在幼兒階段養(yǎng)成的行為習慣和行為準則也是可以為一生所遵守的。在現(xiàn)今的生活中,人們有著眾多的社會標準和生活習慣,我們都會從一個人剛出生的時候就開始教給他什么事是能做的,什么事是不能做的,這對尚未形成認知觀念的幼兒來說是至關重要的,但對其的啟蒙教育也不僅僅是在父母的培育之中,幼兒園也是現(xiàn)今很大的一個培養(yǎng)幼兒行為習慣的平臺。
【關鍵詞】幼兒;行為習慣;啟蒙教育
一、前言
很多的人都對社會的犯罪率,青少年的暴力傾向、不良行為等方面有著一定的關注,很多的調(diào)查表明一些孤兒、單親家庭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更容易出現(xiàn)一些錯誤的行為,這都可以歸結為其幼年時所受的行為觀念的教育不完全,由于父母沒有重視對孩子幼兒階段的行為規(guī)范進行指導,這些的孩子在后來的成長過程中的認知和行為出現(xiàn)了一些不符合社會規(guī)范的現(xiàn)象。
二、存在于幼兒行為習慣培養(yǎng)中的誤區(qū)
(一)幼兒的家長過于寵溺幼兒,放縱其行為
在上個世紀,經(jīng)歷過炮火洗禮的中國涅槃重生,經(jīng)歷過艱辛歲月的人們更加珍惜生命,觀念也在潛移默化的轉(zhuǎn)變,造成了人口的快速整長,再加上后來的政策導向使得家庭中新生兒的數(shù)量減少,很多的父母和老人對家中的小孩子則是百般寵愛,孩子要什么就給他買什么,對一些不好的行為習慣更是不管不問,對一些錯誤的做法也是不舍得進行批評,這種無原則的嬌慣造成家長過度關注幼兒身體方面的健康發(fā)展,具體表現(xiàn)在家長為幼兒拼命補充營養(yǎng),覺得自身的主要職責就是讓幼兒吃好、穿好、不生病。這種輕視行為習慣培養(yǎng)的行為導致忽視了幼兒的心理健康,導致幼兒一些心理、行為問題的出現(xiàn)。
(二)幼兒做事缺乏主動性、自理能力較差
現(xiàn)今的小孩子缺乏和人進行交流溝通的能力,很多的時候性格偏于內(nèi)向,對自己的一些行為或者做法有疑問的時候,也不愿意進行和老師的溝通,做事缺乏主動性,不能夠?qū)⒆约旱男袨楸憩F(xiàn)出來,也不善于將自己的優(yōu)勢和長處加以展現(xiàn),一個人的主動性是在日常生活過程中展現(xiàn)的,能夠表現(xiàn)一個人的行為方式,可以為別人對其進行行為指導做出依據(jù),并且幼兒對于自己的行為習慣方面應該積極的進行改正,對老師和家長提出的自己身上的問題保持積極主動的態(tài)度?,F(xiàn)在很多的幼兒自理能力較差,表現(xiàn)在不能夠自己穿衣服、自己吃飯方面,依賴性強,生活自理能力差,以至于不能很好地適應新的環(huán)境。
(三)對其行為的培養(yǎng)方法不當,過于偏向于智力
不得不承認,現(xiàn)在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經(jīng)濟條件也變好了,但是競爭壓力也變得越來越大,市場上的各種培訓班紛亂復雜,很多的家長只想著要將孩子培育成為人之佼佼者,并不考慮孩子的承受能力,將幼兒階段的孩子送去各種輔導班,提高智力,但是卻對幼兒的行為習慣不進行指導,或者是說教育的方法不對,使得整體的教育方向錯誤,不能形成較好的行為習慣。在過度關注幼兒智力開發(fā)的背后,隱藏著情感淡漠、意志薄弱、品德不良、性格孤僻等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危機,其實,在幼兒家庭教育中,幼兒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是幼兒未來成材的十分必要的條件。
三、幼兒良好行為培養(yǎng)途徑的探索和建議
(一)在游戲中對幼兒的行為習慣進行指導
現(xiàn)在很多的人對幼兒的行為教育存在著兩個極端,不是偏向于寵溺幼兒的一切行為,就是傾向于對幼兒進行嚴格要求,用十分嚴格的態(tài)度對幼兒繼續(xù)寧批評和指導。孩子都會有愛玩的傾向,對幼兒的指導教育更是脫離不了游戲,可以在游戲中對幼兒的行為進行指導,這種方式更能為幼兒所接受,也能夠被那些習慣于溺愛孩子的家長所接受,對幼兒游戲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行為進行觀察,并對一些不合適的地方進行指導和更改,在游戲中幼兒心情愉快,思維活躍,接受能力強。幼兒通過游戲的活動過程,能學會正確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比較容易形成一些良好的品質(zhì),將謙讓、禮貌、和尊重他人的行為在游戲的物品分發(fā)中進行傳播。
(二)注意細節(jié)行為,適時給予肯定以激發(fā)主動性
我們在經(jīng)歷長時間的生活和工作之后,每天都處在一種忙碌的狀態(tài),對一些行為方面的小細節(jié)不能夠及時發(fā)現(xiàn),而行為方面的細節(jié)表現(xiàn)對幼兒來說則是一種試探性的嘗試,如果家長對其這樣的細節(jié)行為不做表示時,幼兒則會對其認為是一種默許的態(tài)度,所以我們要注意到幼兒日常中的細節(jié)行為,并做出一定的評價和指導。在對幼兒的行為做出教育之后,在其下次做出正確的行為之后,一定要對其進行肯定和表揚,幼兒對所受到的肯定和表揚是極為重視的,并鼓勵他們堅持下去。在對幼兒的良好習慣實施表揚的過程中,應該讓幼兒知道什么樣的行為是正確,什么樣的行為是錯誤的,并且鼓勵要及時,這樣才能夠達到預期的效果。
(三)為幼兒樹立行為榜樣,注重行為啟蒙教育
榜樣的力量是巨大的,對成年人尚是如此,則對幼兒來說,榜樣更是一種特別的存在,所有的行為準則都會向這個榜樣看齊,榜樣可以來自老師,也可以是家長或者幼兒園內(nèi)的小朋友,但是家長和老師是最直接的榜樣,必須做到言傳身教、表里如一,在對幼兒提出行為要求之前自己一定要先做到這樣,榜樣所帶來的啟蒙教育比進行干巴巴的說教式的行為教育效果要好的多,幼兒的培養(yǎng),不能只局限于智力的開發(fā),最重要的是全面發(fā)展,才能成就孩子的未來。幼兒是一張白紙并且自身有很強的模仿能力,幼兒在模仿與延續(xù)他人行為習慣的同時,并不具備辨別對錯的能力,這就需要家長端正自己的行為習慣以便幼兒耳濡目染地學到一些良好行為習慣。
四、結語
每個組織或者種群都有著自己的行為準則,這是不允許打破的規(guī)范,所有的動物在幼年階段的學習能力都是最強的。我們要在一個孩子幼兒階段就對其行為習慣進行啟蒙教育,是因為在其認知觀念未形成前,幼兒的可塑性是最高的,可以在其潛意識里就形成一種準則,比如禮讓他人的行為、保持謙遜的態(tài)度等,這是可以讓其一生受益的東西,要對幼兒言傳身教,畢竟父母是其接觸最多的人,父母的行為習慣會對幼兒形成直接性的指導,以父母的行為為標桿,在潛意識層里做出改變。
【參考文獻】
[1]李海芳.如何在家庭教育中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J].教育教學論壇,2010,(19).
[2]紀亞梅.小議幼兒園教學與電子白板的資源互動[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3(2):178-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