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魏晉清談是魏晉時期特有的學術社交活動,它的內涵與口語教學有實質的關聯(lián),其形式主要有一人主講式,二人論辯式,多人討論式;它還具有知識性,情境性和游戲性的特點。研究魏晉清談,有利于為中學語文口語教學在口語交際知識的教授,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情景環(huán)境的設置等方面注入新的活力。
關鍵詞:魏晉清談 口語交際教學 啟示
從2000年語文教學大綱把“聽話、說話”整合為“口語交際”開始,中學口語交際教學一直處于老師不知怎么教但又不得不教,以至于越教越差的怪圈中。
縱觀中國教育史,魏晉時期的口語訓練不但發(fā)展鼎盛,而且自成體系,其輝煌程度以至于后世無有能與之比肩者,因此研究魏晉時期的“清談”現(xiàn)象,有助于我們從中找到打破口語交際教學怪圈的方法。
一.魏晉清談的含義
唐翼明教授在著作《魏晉清談》中對“魏晉清談”下的定義是:“魏晉時代的貴族知識分子,以探討人生、社會、宇宙的哲理為主要內容,以講究修辭與技巧的談說論辯為基本方式而進行的一種學術社交活動?!盵1]
“清談”是口語活動與社交活動的統(tǒng)一。作為一種口語活動,它要求言談者擁有活躍的邏輯思維,廣博的玄學知識,超強的口語表達能力;作為一種社交活動,它要求提前規(guī)定好言談的內容和范圍,以便保證活動能正常有序進行。
二.清談的形式與特點
“魏晉清談”作為魏晉時期一種獨特的口語現(xiàn)象,雖然發(fā)展鼎盛,自成體系,但是鮮有系統(tǒng)的資料流傳后世,以至于我們無法想象當時的情景。幸而《世說新語》一書中記載了不少關于清談的片段,使我們能窺其當時的盛況。因此,我將以《世說新語》為參考,再輔以其他資料,整理出一些頭緒。
(一)魏晉清談的形式
“清談”作為學術活動,并自成體系,必然有其主要表現(xiàn)形式??v觀《世說新語》全書,魏晉清談大致有以下三種:1.一人主講式;2.二人論辯式;3.多人討論式。
1.一人主講式。如《世說新語·文學》三七條:“三乘佛家滯義,支道林分判,使三乘炳然。諸人在下坐聽,皆云可通?!盵2]這條是說三乘是難解之義,只有支道林能把它們說得明白。支道林說的時候,大家都覺得明白可通。[2]可見一人主講的形式多在講授經(jīng)典文學的場合。
2.二人論辯式。魏晉清談的典型形式是二人論辯式,如《文學》三三條:“殷中軍嘗至劉尹所,清言良久,殷理小屈,游辭不已,劉亦不復答?!盵2]可見當時兩人論辯是隨時隨地都有可能發(fā)生的事情。
3.多人討論式?!段膶W》五三條中記載:“劉洗濯料事,處之下坐,唯通寒暑,神意不接。張欲自發(fā)無端。頃之,長史諸賢來清言??椭饔胁煌ㄌ?,張乃遙于末坐判之,言約旨遠,足暢彼我之懷,一坐皆驚?!盵2]可見當時的談論,每個人都有機會發(fā)表自己的意見,而不僅僅是作客上觀。
總的來說,魏晉清談活動主要有三種參與方式,而最為典型的就是二人論辯式。
(二)魏晉清談的特點
魏晉清談作為一個獨特的口語現(xiàn)象能在文學史上獨樹一幟,必然有其獨特之處。
1.知識性。魏晉士人用清談的形式來進行社交,在對話過程中,思想互相交流碰撞,以期達到互相學習的目的。如《文學》一六條“客問樂令旨不至”,[2]二四條“謝安少時請阮光祿道《白馬論》”,[2]二八條“謝尚造訪殷浩”[2]等,我們不難想象出當時士人子弟以清談進行學習的情景。
2.情境性。清談活動作為學術活動,必定是圍繞某一個主題來進行的,這個主題是由活動發(fā)起人規(guī)定或者由對話雙方協(xié)商而成的。無論是哪種情況,都說明清談活動的產(chǎn)生是具有情境性的。如《世說新語·言語》七一條記載“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起。公大笑樂?!盵2]可見清談活動的主題是根據(jù)當時情形所擬定的。
3.游戲性。根據(jù)《世說新語》記載,清談已經(jīng)成為親朋好友聚會上必不可少的游戲節(jié)目。如支道林和許椽諸人的清談,使得“四坐莫不厭心”,“眾人莫不撲舞”,“但共暖詠二家之美,不辯其理之所在”,[2]每個人都沉浸在兩人精彩的論辯技藝中,至于辯論的是什么理,倒成了無關緊要的事情了。又如《言語》二三條:“諸名士共至洛水戲,還,樂令問王夷甫曰:‘今日戲,樂乎?”[2]一個“戲”和一句“樂乎?”正說明當時士人通過清談來進行娛樂活動。
三.對口語交際教學的啟示
通過對魏晉清談含義,形式和特點的分析,我們可以了解到本質是社交活動的清談與現(xiàn)代口語交際教學在一定程度上是一脈相承的,因此我們能從中得到一些啟示。
(一)注重口語交際知識的傳授
魏晉士人想要做一個“清談家”,不僅需要淵博的知識,出色的口才,還需要掌握“清談”的相關知識。因此教師可以在平時的課程中,讓學生逐步掌握主要的口語交際類型的相關知識,如自我介紹、討論、訪談、正式發(fā)言等。在傳授這些知識時,教師可以專門開“口語交際課”,詳細講授一類口語交際知識;也可以將知識穿插在閱讀教學中;還可以在“綜合性學習”中增加口語交際活動板塊。學生對口語交際知識的掌握得越多,越牢固,在進行口語交際時的交際能力和應變能力就越強。
(二)重視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
據(jù)《世說新語·言語》第三條記載,孔文舉十歲跟隨父親前往洛陽,因言語機敏受到陳韙刁難:“小時了了,大必未佳”,[2]他馬上回擊:“想君小時,必當了了?!盵2]可見當時士人已經(jīng)很注重兒童在交際和語言表達能力方面的培養(yǎng)。中學的口語交際教學雖然主要在教室進行,但是教師也要抓住一切機會讓學生鍛煉自己的交際能力。交際場所可以是其他教室,也可以是教師辦公室,有條件的教師甚至可以帶領同學去商場、市場等地方。教師還可以通過布置口頭作業(yè)把口語交際教學延伸至家庭中,讓家長多加配合,這樣雙管齊下才能達到最好效果。
(三)注重情境設置多樣化
情景設置在形式上要多樣化,不能固守辯論、演講、情景對話等老本,可以引入小品,相聲,劇場表演等;情景背景構建要面向生活,商場,電影院,飯店,廁所,大街上等情景都可以考慮其中。魏晉士人相遇即有可能發(fā)生論辯,因此我們也要不拘一格設置情境,不能因循守舊,不思進取。但情境設置多樣化并不代表可以隨意創(chuàng)新,教師要把預設情境跟現(xiàn)實生活緊密聯(lián)系起來,還要根據(jù)中學生的心理特點、認知特點來選擇情境的設置,不能讓口語交際成為“空中樓閣”,也不能為了追求新意而去任意設置情境。
(四)注重趣味性的生成
口語交際教學注重情景環(huán)境設置,因此在情景環(huán)境的設置上,教師要注重趣味性的生成。在情景環(huán)境的營造中可引進現(xiàn)代化手段,增加情景環(huán)境的多樣化,為情景環(huán)境增加聲和色,如學生進行演講時,增加背景音樂,配音,背景板等。有趣味性的口語交際教學,不僅能消除教師的教學疲勞,激發(fā)教師的教學激情,還能大大調動中學生的參與性。
2017年新大綱提出語文核心四大素養(yǎng):語言建構與運用;思維發(fā)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chuàng)造;文化傳承與理解。[3]因此,新課改的教學應當把口語交際教學與課本教學擺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我們不僅要培養(yǎng)會寫好文章的學生,還要培養(yǎng)會說話的學生,培養(yǎng)又能寫又能說的全面人才是我們的最終目的。
參考文獻
[1]唐翼明.魏晉清談[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2:30.
[2]張萬起,劉尚慈.世說新語譯注[M].北京:中華書局,2009:22-100.
[3]教育部.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4-5.
(作者介紹:賴安康,廣西師范大學文學院/新聞傳播學院學科教學(語文)專業(yè)2017級在讀碩士)